基本信息
開封王家胡同清真寺地址:河南省開封市維中前街王家胡同
郵編:475000
簡介
位於維中前街北王家胡同內,在東大寺北。本坊教民原屬東大寺,因東大寺北的回民老者到東大寺作禮拜很不方便,眾議就近建寺。1937年,眾捐款買李姓地皮,填天然冰窯,開始建寺。計有禮拜殿5間、帶卷棚,是老式起脊房,北講堂6間,水房2間。1942年重修,在大殿上加蓋木樓,重修帶樓水房15間,講堂6間.重修後,規模擴大,設備齊全,成立阿文學校。招學員112名,來自全國各地,尤以豫東為多,一時名盛。1949年,一部分學員畢業,餘部遷至太康。
阿文學校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的阿訇。“文革”期間,大殿闢為合線廠,余房皆為民房。1979年收回,清真寺建築已破爛不堪。教民集款14萬元,1988年動工重建,1989年落成、禮拜殿系阿拉伯式建築,堂皇壯觀。有女學一座,系明代建,歷史悠久。
清真寺歷史
20世紀30年代,該坊教民原先大都在開封東大寺禮拜,但是很不方便,於是眾議在王家胡同內就近建寺。自民國26年(1937年)始,一些虔誠的穆斯林老社頭陳有才、陳士芬、狄進才、丁德義、鄭憲章、杜應武、張榮、許長泰、李耀廷等人開始發起建寺。老社頭狄進才、鄭憲章、狄良臣等人主動承擔起四處籌集捐款的事務。穆斯林們開始捐錢建寺。參加修建王家胡同清真寺的老社頭有:狄彥臣、狄良臣、孫志榮、閆景順、鄭憲章、穆守信、白吉祥、劉金明、周有順、陳清元、李進德、白雲峰、周發祥、曹振生、李珍、劉振興等。
初建的王家胡同清真寺,計有禮拜殿5間(帶卷棚),是老式起脊房。北講堂6間,水房兩間,首任阿訇是李文學老阿訇。清真寺創建之時正值日寇侵華,當時開封已經淪陷,穆斯林一面支持抗戰,一面保衛清真寺。1942年(民國31年),通過老社頭鄭憲章、孫志榮、閆景順、狄良臣等人的積極努力和多方奔走,成功擴建了王家胡同清真寺,在最初落成的大殿上加蓋木樓,重修帶樓水房15間,講堂6間,使一個具有將近300平方米的磚木結構的清真寺矗立於開封城東部。擴建之後的王家胡同清真寺,規模愈顯擴大,設備更加齊全。當時,擴建後的清真寺聘請了開封本地的常榮華阿訇為本寺教長。
“文革”期間,時任王家胡同清真寺教長的沙青超阿訇被打成“右派”,清真寺大殿被闢建為合線廠,水房屋被拆除,就地蓋起民房10間。從此清真寺被占清真寺回響地震救災活動
用。從1978年起,中央開始逐步落實宗教政策,糾正冤假錯案,發還原屬於清真寺的房產,並恢復宗教活動。開封王家胡同清真寺在開封市內是最早提出恢復清真寺,歸還寺產的,同時也是最為曲折,經歷最為坎坷的清真寺之一。
1979年,穆斯林們看到了中央落實宗教政策的檔案,於是開始提出恢復清真寺,收回清真寺的房產。直至1983年,得到開封市順河回族區的同意,清真寺正式開始過正常的宗教生活。是時,寺內建築已破爛不堪,清真寺南廂房被當時的回中居委會占用。當時清真寺可以將寺內南廂房用於宗教事務,居委會也可以用於社區事務。但這種情形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清真寺遺留問題就得到了妥善解決。在此期間,清真寺一直沒有聘請正式阿訇,由本地的王永祥阿訇、賽敏賢阿訇(賽敏賢阿訇系當時河南阿專年紀最小的學生)領拜。
清真寺得到了恢復,寺內的房產也完全歸還了清真寺,原先在清真寺內居住的七八戶居民,也由清真寺出面與相關單位協商,順利地完成了搬遷工作。1988年,清真寺四處集資14萬元,開始動工重建清真寺。1989年落成,占地800多平方米,新建成的禮拜殿系阿拉伯式建築,圓頂猗立,堂皇壯觀。大殿內寬敞明淨,給人以寧靜清心之感,可同時容納300人禮拜。南北講堂為二層樓房,可使用的房屋為34間,計600平方米,有學生教室4個,圖書閱覽室兩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