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農曆正月十五,彝漢人民聚集在楚雄州大姚縣石羊鎮,為感謝傳說中放牧牡羊而找到石羊鹽井的洞庭湖龍女的功績而擺集、趕集。屆時,整個石羊小鎮,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唱戲聲,叫賣聲,嘻笑聲連成一片,人們在選購著自己喜愛的物品,石羊有名的小吃:涼粉、泡辣椒、醃酸菜、酸菜燒餅 比比皆是,當你走入人群中時,就會被人們幸福洋溢的氣氛所消融。
開井節的傳說
也記不得是哪年哪代了,洞庭湖龍王有一個小女兒,姿色艷麗,溫柔賢淑,生得活像
一朵紅山茶花。一天,洞庭湖上風和日麗,波光粼粼。船往如梭,漁歌四和,龍女為人間奇景吸引,悄悄帶了個丫環,到湖崖遊玩,不料滇西洱海龍王路過這裡,看到龍女盈盈玉貌,楚楚梳妝,好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不覺心生邪念,便把龍女攝到洱海,威逼成親。龍女是一個有志氣的姑娘,她任憑洱海龍王軟硬兼施,也寧死不從,洱海龍王惱羞成怒,無計可施,就把龍女趕到深山,讓她去放三百隻羊,直到回心轉意,不準回去水中。於是,龍女趕著羊,在深山放牧;渴了,喝口山水,餓了,吃些野果;白天赤著腳走遍山嶺;夜間,就鑽進草叢裡睡覺。
龍女走啊!走啊!來到了彝山上,這一年,由於洱海龍王作怪,天干地旱,彝家的苦蕎,都曬死。山上幹得起火,野雞,野兔都死光了,彝家連下山換鹽巴的錢都沒有了,水幹了,草枯了,龍女放的羊只剩下一百隻了,龍女決心去找來山泉,解除彝山的旱情。
龍山翻過了九十九座山,爬過了九十九道崖,腳板雞骨被刺破了,鮮血滴在山箐里,山箐里盛開了茶花,汗水滴在山岩上,山岩上長出了靈芝草,龍女吃盡千幸萬苦,汗水滴在深山的泉水,龍女砸開了石鎖嘩嘩的鹽泉流到彝山。彝山得救了,萬物復活了,地里的苦蕎返青了。龍女砍來細藤條,編成背簍,一路上把羊屎掃進背簍,背到苦蕎地里,彝家的苦蕎就地開了花。
彝家山寨的人們都喜歡這個放羊姑娘,親切地叫她放羊嫫,姑娘們織最漂亮的麻布裙送給她,小伙子們吹起蘆笙,竹笛,和放羊嫫唱“梅葛”、“打跳”,小妹妹們都爭著幫放羊嫫去放羊。彝山的旱情解決了,但彝家人仍然沒有鹽巴吃,龍女謝絕了彝家的熱情挽留,又趕著羊子去尋找鹽井,讓彝家山寨的人都能吃上鹽巴。
龍女又翻過九十九道崖,身上的羊皮褂磨通了,麻布裙爛了,龍女攀山岩,爬絕壁,她繼續在深山找,用口嘗著一塊塊砂石,龍女的羊又累死了三十三隻,深山裡虎狼成群,她的羊又被豺狗叨走了三十三隻,只剩下身邊的一人只白綿羊,龍女帶羊滿身傷痕,又飢又餓累得實在走不動了,在一個山崖下睡著了。
一陣清風把龍女吹醒了,起來一看,那隻剩下的牡羊也不見了,她連忙四處找尋,突然,聽到遠處有咩咩的叫聲,龍女顧不得傷痛,沿著山坡跑去,只見那隻牡羊在坡上把頭往裡拱。身子已鑽進土裡半截了,龍女忙拉住羊尾巴往外跑,尾巴斷了,羊還在繼續拱,怎么辦呢?龍女突然一想,羊不是愛吃鹽巴嗎?說不定這裡就有鹽巴。她連忙抓起一把土,塞進嘴裡,果然鹹滋滋的,啊!找到了鹽吵了,龍女高興地一下子撲在地上,用手刨著土,刨啊,刨啊,刨出了一個很深的鹽井。
過了很久很久,彝山的人們還沒有看到放羊嫫回來,就打發青年們帶著挎刀、火藥槍去找,大家找到鹽井旁,龍女已經死了,兩隻手還刨在土裡,身邊那隻牡羊已化為一隻石羊。從此,彝家人民為了紀念放羊嫫,就在石羊旁邊修蓋了一座龍女廟,廟裡塑著的龍女,還穿著彝族姑娘的麻布草裙呢。
年復一年,人們為了感謝龍女的功績,節日也就一年又一年地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