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第一代長鯨號為1868年左右的運輸船“長鯨丸”。1864年,第一代長鯨號建造於英國的格拉斯哥(Glasgow),為996噸的鐵質蒸汽船,此艦原名為“丹巴頓”號,1866年8月12日被德川幕府收購,並改名“長鯨丸”。同時被用為運輸船。此艦最後被用於浮泊倉庫。
第二代長鯨號屬於迅鯨級潛艇母艦。日本在“八八艦隊”的規劃中計畫建造100多條潛艇,這些潛艇作戰需要補給,潛艇母艦的設計就是為了給這些潛艇提供遠洋補給,並給予偵察和指揮通信貧弱的潛艇。每艘潛艇母艦要求能同時補給9艘潛艇。第二代迅鯨級是日本第一型正規設計的潛艇母艦,原計畫按照14500噸的要求設計,但由於華盛頓條約的限制,最後只能按照8500噸來設計。一戰之前,潛艇母艦均改造自商船,之後,由於現代化潛艇大量建造並逐一編入艦隊,建造正式的潛艇母艦成為時勢之需,“迅鯨”級就成為了應時建造的潛艇母艦。兩艦均為長崎造船廠建造,華盛頓條約簽訂後,使得該造船廠工程量銳減,為此還鬧騰了一些時日。該級艦是首批由民間船廠建造的大型軍艦,主要是彌補由於華盛頓條約的簽署,日本的大型艦艇全部停建給民間船廠帶來的損失。長鯨號於1922年3月11日在長崎造船廠動工,1924年3月24日下水,同年8月2日竣工。1945年7月30日遭美軍空襲損毀,1948年在尾道解體。
技術特點
作為條約型艦艇,長鯨號排水量:5160噸(基準)/7678噸(常備);改裝後達到6240噸(基準)/8288噸(常備)。
長鯨動力跟迅鯨幾乎一樣,都採用2台帕森斯式直結式渦輪減速蒸汽機,4座艦本式燃煤鍋爐,彈相比於迅鯨,長鯨只有1座艦本式煤油混燒鍋爐,動力有所下降(18.5節;改裝後將近16節)。
續航力10400海里/14節,能夠滿足潛艇支援需求。
作為潛艇母艦這種支援艦船,長鯨防護幾乎為零。
裝載上有補給用重油1900噸,魚雷27條,潛望鏡3具,都是潛艇急需的物資。
長鯨號改裝前火 力為2座雙聯裝三年式140毫米L/50炮,2座單裝三年式76毫米L/40高炮,2挺7.7毫米機槍
改裝後2座雙聯裝三年式140毫米L/50炮,2座單裝三年式76毫米L/40高炮,4座三聯裝、1座雙聯裝九六式25毫米高炮,4挺13毫米機槍,加裝21號電探,相比較迅鯨,長鯨防空火力增加的更多,這也是戰爭中其能死裡逃生的重要原因。
與迅鯨一樣長鯨搭載一架水上偵察機,用於提供偵查信息。
長鯨號艦員達到399人,比迅鯨還多,主要是後期設備增加,需要有更多人員操作。
性能數據
改裝前 | 改裝後 | |
標準排水量 | 5160噸 | 6240噸 |
航速 | 18.5節 | 16節 |
主火力 | 4門140毫米炮,2門76毫米炮 | 4門140毫米炮,2門76毫米炮 |
副火力 | 2挺7.7毫米機槍 | 14門25毫米高炮,4挺13毫米機槍 |
電子設備 | 21號電探 |
服役事件
服役後,長鯨號立即出任第二艦隊第二潛水戰隊旗艦,此時此艦被編入航空母艦類別,1924年12月1日依據艦艇類別標準改稱為潛艇母艦。
隨著潛艇技術的發展,迅鯨級已經不能為新型潛艇提供補給了。於是在1934-35年,長鯨在吳海軍工廠進行了現代化改裝,改裝後返回現役。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長鯨號擔任第三潛艇艦隊第6戰隊母艦,其率領伊-121,伊-122,伊-123,伊-124四艘潛艇,歷經菲律賓戰役等會戰,竭盡職責,雖然身負重創依然支撐至戰爭結束。
1945年7月30日,美軍航母特混編隊首次空襲舞鶴港口,停泊於該港的長鯨號也因此受損,至戰爭結束時它以輕傷狀態停泊於舞鶴港口,1947年初出任特別運輸艦從事復員運輸,1948年在尾道解體。
總體評價
迅鯨級是日本第一級正式的潛艇母艦,並因此在日本海軍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為華盛頓條約下的產物,與迅鯨號一樣,長鯨號在服役後率領潛艇活躍於太平洋各個角落。太平洋戰爭開始後更是活躍一時,最終活過了戰爭。最後卻也難逃解體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