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阡村

長阡村

長阡村,即墨市通濟街道轄村。位於即墨市城區南部,全村有耕地356畝,其中工業基地占地200畝,村民居住用地156畝,另有城區北部小李村西工業基地200畝。有張、宮、劉等18個姓氏,均為漢族。

基本信息

村莊的由來

長阡村長阡村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張姓從雲南遷來此地安居,因地勢平衍,田地阡陌較長,取村名長阡。同治《即墨縣誌》標有此名。

政區人口

即墨市通濟街道轄村。位於即墨市城區南部,距通濟辦事處2公里。全村有耕地356畝,其中工業基地占地200畝,村民居住用地156畝,另有城區北部小李村西工業基地200畝。2001年全村居民365戶,總人口1247人。2002年人口為132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有張、宮、劉等18個姓氏,均為漢族。

經濟發展

由於該村地處城區地段,1997-2001年先後被國家徵用土地304畝,隨著村辦企業的興起發展,陸續建廠房占地200畝,公路建設用地70畝,村民建房占地156畝,隨著耕地面積的減少,第一產業農業連年萎縮,到2001年已沒有耕地,村民主要從事第二、三產業。至2002年內資企業32個,村集體固定資產1900萬元,企業上交村租金176萬元。200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1545萬元,人均收入5256元。

社會事業

1956年建起長阡村國小,1986年村投資10萬元,建教室27間,可容納260名學生。2002年有衛生室3處,醫務人員5名,為甲級衛生所。至2002年全村共有52人考入大中專院校。

2000年在村莊外圍規劃建設了三個樓區,建設了200多幢二層住宅樓。2002年以市場化運作的方式規劃建設了總建築面積1.95萬平方米的兩個居民小區。村里還拿出1000多萬元,對村莊所有道路進行了硬化、綠化和亮化,將所有的雨污水管道併入了市網,建設了兩個垃圾中轉站,成立了11人的管理隊伍,負責村莊衛生清掃和綠化管理。

2006年該村投資20多萬元,建起了可容納1500多人的文化娛樂廣場;投資30萬元,建設了占地15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場地,購置了健身器材;投資10萬元建設了高標準的籃球場;在村委大樓建了村民文化活動中心、黨員活動室、健身室和擁有3000多冊圖書的圖書室。成立了由38人組成的長阡柳腔劇團和由20多名老年人組成了老年健身活動隊,豐富了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截止到2006年,該村每年拿出70多萬元,為村民發放大米白面食油液化氣;每年投入2.5萬元,為每戶村民辦理了家庭財產保險,一旦發生意外,村民最高可獲得補償3.6萬元;每年為全村120多名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發放生活補助費1200元,並免費為這些老年人進行健康查體;對考上大學本科的學生每人每年一次性補助3000元、專科生每人補助2000元。

村務民主管理

該村注重加強對黨員幹部進行黨風廉政教育,建立健全了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對關係村民利益的重大事務,比如財務收支、工程建設招標、契約簽訂、福利發放等,都通過兩委會、黨員會、村民代表會議的形式研究決定,落實情況都向村民公開,接受民眾監督。截止到2006年,村莊沒有發生一起上訪案件和刑事案件,沒有一名不合格黨員,村莊被授予省綠化先進村莊、省模範衛生先進單位和省特色戲曲之鄉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被評為即墨市經濟發展強村、即墨市“五個好”黨支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