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鈹 | |||||
拼音: | |||||
解釋: | 1.亦作"長�Y"。 2.古兵器之一。劍屬�o長形�o兩面有刃。 |
相關詞條
-
Be[金屬元素鈹]
鈹,原子序數4,原子量9.012182,是最輕的鹼土金屬元素。鈹在地殼中含量為0.001%,主要礦物有綠柱石、矽鈹石和金綠寶石。鈹既能和稀酸反應,也能溶...
基本介紹 發現簡史 礦藏分布 理化性質 套用領域 -
青銅鈹
青銅鈹是古代著名長兵器之一,外形極似短劍,長約30-35厘米,後裝長約3-3.5米的積竹柄或木柄,是一種極其銳利的刺殺兵器。
鈹的介紹 青銅鈹的出土 -
鐵鈹
古代兵器,主要用於直刺和砍殺。
概述 史料記載 -
鈹毒性
金屬鈹毒性大。鈹在地殼的含量為0.0006%,鈹是鋼灰色金屬,熔點(1551K)、沸點(3243K)較高,密度為1.85gcm-3,比鎂稍重,但比鋁還輕...
-
鈹[漢字]
鈹,金屬元素,符號Be,原子序數4。鋼灰色。鈹合金彈性好,質堅硬而輕,可用來制飛機機件和精密儀器等的運動部件。原子能工業中用作中子反射體和反應堆底座等。
詳細解釋 筆順信息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方言集匯 -
銅鈹
銅鈹,古代兵器,首為尖鋒,平脊兩刃,通常長30CM左右,形制極象短劍;後端為扁形或矩形的莖,用以裝柄,一般在莖的近端處開有圓孔,以便穿釘固定。
-
鈹[戰國至漢初普遍使用的古代兵器]
鈹 【pí】,是將短劍裝在長柄之上,類似現代的刺刀,後世叫槍。鈹流行於戰國初期,南北方都有,尤以趙、秦發現最多。這些發現說明了當時戰爭時期鈹身為武器的殺...
介紹 典籍 -
商鞅鈹
商鞅鈹是目前海內外僅有的一件屬於商鞅的鈹器,鈹身中線起脊,莖作編條狀,刃部比較鋒利。近莖處中脊兩側的從部刻有銘文兩行16字:“十六年大良造庶長,鞅之造畢...
-
鈹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 針的下端如寶劍形,兩面有刃。 多用於外科,以刺破癰疽,排出膿血。
簡介 出處 針灸用具九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