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甸

長甸

長甸鎮隸屬於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面積409.2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

地理簡介

長甸鎮

長甸河口斷橋長甸河口斷橋
於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南部。面積409.2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2009年)。轄長甸城1個社區,樺樹甸、小孤山、拉古哨、蘇甸、東陽河.四平、長甸城、河口、台溝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東山139號。是鳳上鐵路的終點,鐵長公路過境。水豐發電廠在境內。

行政區劃代碼

210624105 長甸鎮
210624105001 121 長甸鎮社區
210624105200 121 長甸城村
210624105201 220 台溝村
210624105202 220 拉古哨村
210624105203 220 四平街村
210624105204 220 蘇甸村
210624105205 220 河口村
210624105206 220 東洋河
210624105207 220 樺樹甸村
210624105208 220 小孤山村

歷史沿革

1958年設鄉,後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85年建鎮。1997年,面積409.1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拉古哨、碑碣子、大江口、前進、台溝、長甸城、四平街、河口、上河口、下河口、蘇甸、樣子溝、東陽河、向陽、小孤山、瓦房店、發磨子、樺樹甸子、蒲石河19個村委會和鐵東、鐵西2個居委會。

區內資源

國家級風景區----鴨綠江景區在鎮內有多處景點。國家二類 外貿 經商口岸啞巴溝、上河口,承擔對朝貿易。鎮內林產豐富,乾鮮果久負盛名,燕紅桃 馳名中外,鴨綠江鴨蛋味美,鴨綠江公魚、鯉魚遠近聞名。
長甸鎮小孤山村境內,有東北地區第一座大型抽水蓄能電站。電站工程樞紐建築物主要由下水庫及下水庫泄洪排沙閘壩、上水庫及上水庫鋼筋砼面板堆石壩、上下水庫進出水口,地下廠房洞室系統、地下輸水洞室系統及地面開關站等地面附屬建築物組成。上水庫主壩為鋼筋混凝土面坂堆石壩,最大壩高76.5米,下水庫主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34.1米。上水庫正常蓄水位392米,總庫容1351萬立方米。下水庫正常蓄水位66米,總庫容2905萬立方米,具有日調節能力。電站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安裝4台30萬千瓦的立軸單級可逆輪流式機組,設計年抽水用電量24.1億千瓦時,年發電量18.6億千瓦時。工程總投資45.16億元。總工期為70個月,主體工程工期為59個月,按照計畫,第一台機組2010年1月1日發電,2010年12月最後一台機組投入運行。項目由東北電網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管理,項目資本金占總投資的21%,為9.5億元,由東北電網有限公司自有資金解決,以外資金由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貸款解決。
長甸鎮第一個電腦銷售、維修店 長甸大宇電腦
第一個個體性質的批發部 長甸貿易貨棧超市

其他信息

郵編:118214
電話區號:0415
電話打頭:5621
5622
5623
5624
5625
5627
5628
5629

浙江省臨海市沿江鎮長甸村

長甸村地處臨海市南大門沿江鎮以東,靈江西南岸,東南與西岑村、西北與馬頭山接壤,距臨海市政府約20公里,台州市政府約22公里,黃巖區火車站約3公里,素有“富饒長甸”之稱。村莊歷史

“村北聚沙成壩,長半里許,洪濤拍岸,巨浪滔天,每歲魚基篷檣,雜沓帳楫,參差頒首莘尾,滿載而歸,信足樂也。”這是一句摘自陳氏宗譜中長甸八景之一《北沙魚帆》的其中內容,它系統地概括了明清時期長甸村的水鄉風貌,同時生動地描述了村民們耕作、打魚豐收之年的真實情景。長甸村有所老宅,名為陳家大院,旁有帶點傳奇色彩的炮樓,相傳建立於清朝年間,後因大火遭災,在1930年左右重建。
長甸是坐落在馬頭山下靈江南岸的一個古村落,歷代以來是平原與山川兼有的自然環境、魚米與農商兼顧的生活方式,村民們為此感到富足而自豪。在窮文富武的封建科舉時代,長甸自清朝乾隆年間起一直到宣統末年一共湧現了七位武科舉人,這在當地和周邊鄉鎮引起了不少的轟動。清光緒年間,在這個富足的水鄉村落,湧現了以監生陳鶴年為代表的頭面人物,他當時出任清王朝農工商主事其間,斂財有道,不幾年便成為名冠一方的地方首富。當他財運亨通之時,在村中最繁華的長甸新街獨建規模宏大,風格獨特的六十間樓房,新落成的院落是一座三透四合院住所,整座院落的造型結構、石雕木刻、牆體灰塑等方面都仿照西方的建築風格,因此在人們的視覺中有粗獷豪放的立體效果。在院落的南邊是一片空曠花園,是陳家體閒,娛樂的主要場所。
隨著陳家的產業一天天滾雪球似地擴大,地產從最初界段自結自足的小康,發展成為有著千多畝田地的地方巨富,因此當地鄉民稱陳鶴年為“一千田”之外號。到了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國內抗戰全面爆發,地方治安也處於動盪的局面。此時陳鶴年的兒子陳國泮接替陳家的產業,他為了能有效的保護家產面臨著強盜的洗劫,預防從靈江而上的海盜,馬頭山而下的土匪。因此他出巨資從上海臨得圖紙,在自家四周建了長達六百多米長四米高的圍牆,又在牆內花園的東南角建起了一座堅固耐用的四層碉樓。建成後的碉樓,白天可以登高瞭望,晚上遇襲時可以開槍還擊,以保家族平安。
初看碉樓我們以為五、六十年代建築,當聽了村民的介紹後,才恍然大悟。那座碉樓無論在外部形狀和內部裝飾方面都是超前的建築,局部式樣已接近本世紀的技術水平。整座碉樓高十三米,以塊石、青磚和鋼筋混泥土結構,地面分三層和地下加空層。碉樓的入囗處,是一扇用一公分厚的鋼板製作的鐵門,它用特製的鉸鏈緊緊的與牆體固在一起,能夠抵禦一般的炮火攻擊。碉樓的防護設施方面更是獨樹一幟,每層間都安裝槍眼,用以射擊來犯之敵,碉樓的各岐開設小窗,窗台是以鐵藝打成的歐藝防護欄,既美觀大方,又堅實耐用。碉樓內,廚房設施一應俱全,臥室裝潢更加講究,地鋪高檔雜木地板,三夾板壁櫥,衛生間內裝有水磨石洗臉盆、浴缸、抽水馬桶等現代化的衛生設施。碉樓的建成使陳家大院形成了一座莊園式的建築格局,我們從中看出陳家往日的繁華和興盛。
1950年土地改革後,這座陳家莊園收歸國有,成了當地糧食部門收購糧食的倉庫和業務來往和辦公之處。但是這座莊園經歷了長達一百多年的風雨蒼桑,至今已是千蒼百孔,尤其是“雲娜”與“卡努”颱風的襲擊後,更加破敗不堪,因此修復陳家莊園已迫在眉捷。

經濟交通

該村水陸交通便捷,104國道及上輦-馬頭山複線和在建的甬台溫鐵路貫境而過,距台州火車總站只有3公里,在建的台金高速在境內西岑村均設有道口只有1公里,該村在靈江沿線建有3000噸級碼頭有5座。
境內物產豐富,農產品主要有水稻、竹筍、柑桔、楊梅、西瓜、葡萄等,是臨海市農產品無公害鄉村。上山馮“瑞安福”牌蜜桔,果質甜美可口,是“臨海蜜桔”原產地保護區。附近的西岑村是省級中心村。人傑地靈,文教昌盛,長甸村設有國小一座“長甸國小”。工業以化工、塑膠為支柱產業,涉及機械、模具、五金、船舶等行業。長順船舶、明泰鑄造、盛田洗滌機械等規模以上企業16家。

公交線路

316路 臨海線
水洋村 - 水洋中心校 - 水洋派出所 - 馬頭山景區 - 馬頭山 - 馬頭山街口 - 大洋橋頭 - 長甸 - 長甸渡口 - 長甸造船廠 - 下灣 - 莊頭 - 西岑 - 西岑中學 - 果品廠 - 東岑(下白岩) - 橫架寺 - 前高 - 廟山後 - 蘭道 - 紅光 - 亭山 - 丁家山頭 - 杜歧 (共24站)
317路 臨海線路
崇和門 - 小商品城 - 台州府路口 - 柏葉路口 - 客運中心 - 花街 - 二橋 - 兩水村 - 江鈴(江南醫院) - 里洋村 - 高家村 - 觀測站 - 嶺腳 - 大岙 - 國榮塑業 - 華海集團 - 宏達電鍍廠 - 利莊村 - 老街口 - 汛橋新街 - 汛橋派出所 - 汛東村 - 道頭村 - 楊梅國小 - 楊梅中村 - 楊梅造船廠 - 渡頭村 - 前岙洋 - 青嶺道班 - 孔化岙 - 清潭頭村 - 水洋化工園區 - 馬頭山 - 馬頭山街口 - 大洋橋頭 - 長甸 - 長甸渡口 - 長甸造船廠 - 下灣 - 莊頭 - 西岑 - 西岑中學 - 果品廠 - 東岑(下白岩) - 橫架寺 - 前高 - 廟山後 - 蘭道 - 紅光 - 亭山 - 丁家山頭 - 杜歧(共52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