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相關信息
到近代,昔日古校場又成為實施近代化軍事教育的用武之地。1898年湖南巡撫陳寶箴首創湖湖南武備學堂,不久被迫停辦。1903年巡撫俞廉三在大校場舊址上又恢復武備學堂,為湖南新軍培養了一大批軍事人才,程潛、張輝瓚、魯滌平、譚道源等都畢業於該校。1905年巡撫端方將武備學堂改設為湖南陸軍國小堂。前後辦了5 期,唐生智、賀耀祖、陶峙岳等都畢業於該校。1917年湘督譚延闓又在陸軍國小堂的基礎上創辦湖南陸軍講武堂,不久因南北戰爭爆發而解散。1922年夏,湘軍總司令趙恆惕續辦,開設戰術、地形、築城和兵器等課程。講武堂學生彭德懷、黃公略、王勁修、唐生明等後來分別成為國共兩黨的高級將領。1926年冬,講武堂舊址上又辦起了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即黃埔軍校長沙分校。後來成為解放軍高級將領的鄧華即出自該校。1929年軍校停辦,校舍移作他用,校場周圍民房漸多,形成街道,始有“校正街”、“校橫街”等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