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下荊江裁彎工程

長江下荊江裁彎工程

長江幹流湖北石首至湖南城陵磯一段稱下荊江。彎道蜿蜒,泄洪不暢,歷史上多次發生自然裁彎,對防洪與航運不利。1960年提出下荊江系統裁彎工程規劃,包括中洲子、上車灣及沙灘子3處裁彎。經調查、勘測、計算和科學試驗,進行了裁彎引河設計和新河護岸工程設計 。

工程規劃

長江下荊江裁彎工程規劃 長江下荊江裁彎工程規劃

該河段礙洪礙航嚴重,崩岸劇烈,為了擴大荊江的泄洪能力,改善航運條件,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於1960年編制了下荊江系統裁彎上程規劃。經過比較,選定下荊江系統裁彎工程由沙灘子、中洲子和上車灣3處裁彎工程所組成的南線方案(見圖),實施方法採用引河法。在確定裁彎順序時,經對3個彎道相互影響關係的分析,經過比較和模型試驗研究,居於中間位置的中洲子彎道具備較為理想的地質條件,可起控制河勢、實現較為有利的南線河道方案的作用,並可通過中洲子裁彎取得實踐經驗,遂確定首先實施中洲子裁彎工程。

中洲子裁彎工程包括:①引河開挖工程,②新河護岸工程,③新河北堤工程,④防止調弦河彎狹頸沖穿的護岸工程,⑤新河上下遊河勢控制工程。引河長4.3km,平均彎曲半徑為2300m,老河長36.7km,裁彎比8.5。引河地區的地質情況是:上層黏性土一般厚6m,下層為中值粒徑0.17mm的中細砂。根據荊江水量大、汛期長、水流的挾沙能力較強、裁彎河段的裁彎比較大等特點,以及中洲子引河地區的土質情況,經過河床演變分析計算和模型試驗,引河開挖斷面面積採用原河道斷面面積的1/30,引河設計底寬為30m,開挖深度以將黏性土層挖除為準。引河開挖工程於1966年10月開工,1967年5月竣工,採取人工開挖與水下機械開挖相結合的施工方式,共完成土方186萬立方米。引河過流後,經過1967年汛期水流的沖刷,冬季即成為長江主航道。1968年汛後,引河已發展至預計的寬度、深度,即開始進行新河護岸工程。至1971年汛前,護岸工程基本穩定,共用塊石33萬立方米,完成土方44萬立方米。在引河竣工過流前後,還先後興建了新河北堤工程、調弦河彎狹頸格堤和護岸工程,以及上、下遊河勢控制工程。

上車灣裁彎工程包括引河開挖工程、新河護岸工程和上下遊河勢控制工程。引河長3.5km,平均彎曲半徑為2000m,老河長32.7km,裁彎比9.3。引河地區上層黏性土厚度,上段約30m,中段約20m,下段約4~6m,下層為中值粒徑0.17mm的中細砂。引河斷面設計底寬30m,開挖深度為設計枯水位以下3m,考慮到引河地區上、中、下各段的黏性土層厚度不同,且土質黏性較重,經對引河地區黏性土沖刷速度問題進行專門的試驗研究,並參照中洲子裁彎工程經驗,引河開挖斷面面積採用原河道斷面面積的1/17~1/25。引河開挖工程於1968年12月開工,1969年6月竣工,採用人工開挖、水下機械和爆破相結合的施工方式,共完成土方219萬立方米。引河過流後,經水流的沖刷並採取挖泥和局部爆破鬆動等輔助措施後,於1970年5月成為長江的單線航道,1971年5月成為長江主航道,新河護岸工程和上下遊河勢控制工程也已先後實施。

沙灘子裁彎工程由於未能及時實施,1972年7月發生了自然裁彎。裁彎後的新河線較規劃線偏北2km,河勢沒有實現比較理想的改造。

工程效益

下荊江裁彎工程實施後,經歷了不同洪水,特別是較大洪水的考驗,達到了預期的工程目的:①在防洪方面,裁彎河段上游約200km範圍內的洪水位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沙市水位比裁彎前降低約0.5m,新廠降低0.65m,石首降低1.06m。②在航運方面,中洲子和上車灣兩處裁彎,縮短航程58km,加上沙灘子自然裁彎,下荊江共縮短了78km,原有的礙航淺灘裁掉了4處,航運條件得到了改善。③在農業方面,監利以上河段裁彎以後,經過護岸,抑制了堤岸崩退和農田坍失的嚴重局面,為發展農業生產創造了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