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江原長404千米,今長331千米,寬度一般在2000米左右。河道呈西北、東南向,習慣上 以藕池口為界,分為上荊江和下荊江。上荊江長164千米,河道彎曲並呈周期性展寬,河彎 曲折率〖ZW(〗河道的彎曲程度,通常用河道的長度與彎頸間直線距離的比值--曲折率來表示。曲折率大,河灣大;曲折率小,河道順直。為1.7左右,為順直微曲性河道。水道分歧,汊江發育,心灘和江心洲較多,在荊江18處江心洲中,上荊江即占16處,因而水流分散,具有分汊型河床特色,濱江的枝江縣名即源於此。下荊江江流蜿蜓曲折,河道長度為240千米,而直線距離只有80千米,江流在這裡繞了16個大彎),素有"九曲迴腸"之稱,屬典型的蜿蜒型河道。
下荊江自由河曲極為發育,橫向擺幅達20~40千米,河彎曲折率平均為3,在我國的蜿蜓 性河道中居首位,而其中的孫良洲河彎道河道的長度為10餘千米,直線距離不到500米,曲折率高達25。人們根據河彎的平面形狀,把類似孫良洲這樣的河彎稱為"河環"。
蜿蜒型河道在水流的作用下,河彎的凹岸不斷崩坍,河彎變得更加彎曲。"一彎彎,彎彎變",河道向下游蠕動,河長逐漸增長;河彎繼續自由發展就形成幾乎對穿的河環,河環狹 窄處一旦被洪水沖穿,便發生自然裁彎,河長就迅即縮短。如此周而復始,交替出現,河床就很難穩定下來。據統計,下荊江近100年來,曾發生過十餘起自然裁彎,最近一次為1972年發生的石首縣沙灘子自然裁彎。自然裁彎發生後,江水從河曲頸部通過,成為新河,老河道上下口門淤塞,形成牛軛湖。下荊江兩岸分布了許多牛軛湖,如尺八口、月亮湖、大公湖 、西湖、沙灘子等,正是荊江古河道的殘跡。
下荊江自由河曲之所以特別發育,有其特定的自然和人為原因。首先,下荊江河谷上部為 粘土層,受其限制,河床斷面較窄,而河谷下部為細沙層,沙層頂板又超出枯水位,故易發 生強烈的崩岸,這一河床邊界條件對形成半徑較小的穩定河曲十分有利;其次,汛期洪水和 泥沙從長江分流入洞庭湖主要經上荊江三口,因此,下荊江年內和年際流量變幅較小,又受 洞庭湖出湖流量的回水頂托的影響,使下荊江比降十分平緩、穩定,水流切灘作用減小,有 利於曲流的發展;第三,沿江堤防堵塞了分流穴口,限制了河曲帶的寬度,增大了流量,也 促進了河彎發育。
太過彎曲的河道,不僅徒然增長了航程,而且由於彎道內流速減小,容易淤積成沙洲淺灘 ,阻礙航行;同時,也降低了洪水下泄的能力,容易造成洪水壅塞,引起堤防潰口。因此,進行人工截彎,順直河道,實為必要。1967、1969年水利工作者兩次成功地在下荊江進行了 中洲子和上車灣人工裁彎工程和一處天然裁彎,在穩定河勢、防洪和航朔矯媯加忻饗緣?效益。20年來,長期搖擺不定的中洲子、上車彎河段,已漸漸穩定下來,下荊江的行洪能力 ,也由於彎道的減少而提高,一般可增加4000米3/秒的泄洪量,大大減輕了洪水對荊江大 堤的威脅,下荊江的河道也因之縮短了80千米。
相關詞條
-
荊江
荊江( Ching River 、Ching Chiang、Jing Jiang),中國長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陽縣城陵磯段的別稱。全長360公里。藕...
地理位置 自然資源 旅遊資源 江道特點 相關資料 -
自由河曲
自由河曲又稱“自由曲流”。 沖積平原或河漫灘上自由擺動的河曲。 自由河曲在沖積平原或廣闊的河漫灘上,河床邊界抗侵蝕性弱,河床的彎曲不受谷壁的限制,在沖積...
基本介紹 形成過程 分布地區 -
下荊江裁彎工程
下荊江裁彎工程是長江中游藕池口至城陵磯稱為下荊江。河曲頻寬即蜿蜒型河道在順河流延伸的地帶內,河曲橫向擺動所達到的最大寬度,約20km。
下荊江裁彎工程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河曲帶
河曲帶是指河曲橫向擺動達到的最大寬度順著河流延伸的地帶。
-
中國歷史時期東部平原的水系變遷
中國歷史時期東部平原的水系變遷 正文中國東部平原河流大都發源於西部山區,因而一般含沙量都較高,歷史上經常泛濫決口,加之人工整...
中國歷史時期東部平原的水系變遷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大公湖
的江漢平原。下荊江自由河曲極為發育,橫向擺幅達20~40千米,河彎曲折率...”的大平原。由於長江進入平原後流經古荊州地區,所以,這段河道通稱荊江。荊江從湖北枝城到湖南洞庭湖的出口城陵礬,全長423公里。其中又以藕池口為界...
簡介 地理位置 成因 傳說 -
青居曲流
的曲流。地貌研究其實,在地貌學中,曲流又稱河曲、蛇曲,意指迂迴的河床...的擺動比較自由,如荊江曲流、渭河下游曲流、密西西比河曲流等;深切曲流...全貌。 當河曲極度發展時就切穿曲流頸,裁彎取直,遺留下曲流核形成孤立...
青居曲流 地質概況 相關傳說 地貌研究 -
牛軛湖
,河曲隨之不斷的發展3、河曲愈來愈彎4、河水沖刷與侵蝕最彎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彎取直5、河水從截彎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廢棄6、原有被廢棄的河曲...的白露湖及排湖也是著名的牛軛湖。中國湖北省境內的荊江兩岸,牛軛湖眾多,就是...
牛軛湖形成過程 相關信息 烏梁素海 白露湖及排湖 -
裁彎取直
,河曲頸部愈來愈窄,當水流沖潰河曲頸部後便引起自然裁彎取直。裁彎取直後,廢棄...拓寬,發展成為主槽。在山區的深切河曲,也有可能由於曲頸發生強烈的側蝕而裁彎...河流研究所通過分析下荊江多出裁彎工程實施後河道水文情勢及河道演變規律...
簡介 不同裁彎取直方案對河道行洪影響 山區型河道“裁彎取直”防洪影響 典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