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購房網

可以說,《房地產報》的發展歷程,是我省傳媒產業迅速發展成果的優秀代表之一,並向國內傳媒行業輸出先進的辦報理念。 而此時,《房地產報》擴張的腳步已經走出長春,進入吉林市,稱為省內專業媒體擴張領頭羊。 《房地產報》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不忘企業的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公益事業。

長春購房網

吉林容大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於2007年6月投資創辦購房網,是吉林省唯一的本土房地產入口網站,也是第一強勢房地產平面媒體——《房地產報》的唯一合作網站。
購房網區別於本地其他網媒,彰顯了行業主流媒體的地位。因為擁有自己的新聞中心,配備了專業記者、編輯隊伍,保障了新聞的原創。另外,購房網也獲得了長春市政府領導及相關行業部門的高度認可:長春市市長崔傑、副市長王學戰先後接受購房網現場視頻專訪;長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局長劉海山長春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朱亞福都相繼做客直播間與網民互動。
購房網頁面設定有新聞頻道、新房頻道、二手房頻道、家裝頻道、視頻頻道(GTV)、微博、會員頻道,原創內容豐富,信息量大、種類繁多。
通過視頻拍攝、360度全景照片拍攝、音頻、動漫、各種FLASH形式等各種手段,多維度網上傳播,以新鮮、直觀、生動的形式展現房地產業的發展。
購房網堅信“服務創造價值”,願為廣大網民、房地產企業服務。

房地產報

房地產報基本情況介紹
一. 報社基本情況《房地產報》是隸屬於吉林日報報業集團的子報,每周四出版。報紙初創於2000年1月,稱為《長春房地產周刊》。 2000年,時值中國房地產市場化方興未艾之際,長春市房改也剛剛開始,這一年被稱為長春房地產市場的“市場化元年”。市民由單位分房到自己找房,急需一份能及時反應房地產市場變化的媒體。現任房地產報社總編輯兼社長的劉爽,及時把握當時的市場先機,創辦吉林省唯一的一份房地產行業的專業媒體——《長春房地產周刊》(《房地產報》前身),及時為讀者提供房地產市場的一手諮詢,並見證房地產行業的迅速發展,而報紙本身亦成長為省內發行量最大、信息最權威、影響力最大的專業傳媒,其房地產廣告收入連續3年超越同城都市報,被中國房地產業協會領導稱為“專業媒體的奇蹟”。
歷經十年發展,如今《房地產報》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常態版面由創刊初期的4個版到現在的120個版,期發行量由最初的1萬份升至現在的9.6萬份,報社人員從最初的十幾人發展至百餘人,當之無愧地成為省內發展勢頭最快、實力最強的專業媒體。外省市專業傳媒經常來本報學習其成功經驗,甚至國際友人也曾來本報調研。
專業、權威、準確、實用的辦報理念讓《房地產報》成為購房者置業的首選讀物。如今,每期報紙僅熱線就會接到1.5萬條反饋,全年將近200萬條讀者的電話反饋,相當於2/3的長春市區人口數,“買房就看房地產報”,已經成為長春市購房者的口號。
可以說,《房地產報》的發展歷程,是我省傳媒產業迅速發展成果的優秀代表之一,並向國內傳媒行業輸出先進的辦報理念。
二. 報紙主要業績
1.版面建設做精做專,真正為讀者做好服務。
《房地產報》從創刊之初,內容實用、信息權威、報導公正便成為立報之本,我們既要時刻牢記媒體公正客觀報導的職責,又不忘一份專業媒體與都市報、黨報最大的區別——那就是最好內容,服務讀者。 從創刊之初的4個版,到如今的120個版,《房地產報》版面與欄目設定越來越成熟,內容建設越來越精準,版式設計越來越時尚。《房地產報》目前將內容分為四大版塊——新房諮詢、家裝裝飾、房產投資、房源信息,全面覆蓋與房子相關的各個環節,真正做到“一報在手,安家無憂”。
在內容建設上,《房地產報》已經形成了眾多的精品版面和欄目,例如普及購房知識的“小東幫你問”、幫助購房者找到可心住房的“買房參謀”、幫助購房者入住的“專家驗房”、引領市場聲音的“專題報導”、為購房者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的“樓盤調查”等等。而我們對內容的建設已經成為國內其他媒體紛紛效仿的第一案例。
報紙品質,也從最初的普通新聞紙到現在的“銅版紙+新聞紙”的全彩印刷,報紙品質在同城媒體中位列第一。
實用與權威,公正與客觀,讓《房地產報》深受讀者喜愛,以讀者反饋電話為例,從報紙上市之日的一周內,每周僅讀者登記房源、諮詢房地產信息的熱線電話就達到1.5萬條之多,本報讀者服務熱線也從最初的一兩個人,不斷擴容,直到現在成立了專門的讀者服務部,添置了專業的呼叫平台系統,每天十多個人專門接聽讀者熱線,並申請了“96617”的專號,這在專業媒體中,是絕無僅有的案例。
2. 維護並推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做為一份行業報紙,其責任除了為購房者全心服務外,還兼具維護與推進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責任,這是一份負責人媒體人的職責,是媒體天生被賦予“輿論監督”的神聖使命。
從十年來的發展來看,《房地產報》除了是房地產行業發展的記錄者之外,還是房地產行業發展的輿論監督者,在長春房地產行業每每走到關鍵時間節點的時刻,《房地產報》權威負責的聲音總會成為市場最有力量的影響者。以2008年末的金融危機為例,房地產行業遭到冰凍期,但是《房地產報》以一份專業媒體的責任提出“2009年初必將震盪回暖”的言論,而這一切已經被市場所證實,為業內和讀者所認可,直接促進了房地產行業從谷底復甦,為長春市經濟健康發展貢獻媒體一份力量。
此外,《房地產報》還憑藉報紙自身影響力,多次邀請任志強潘石屹盧鏗單大偉等業內前沿人士來長,與長春房地產行業進行深入交流,促進行業整體進步。
每年,《房地產報》還多次與政府商家聯手舉辦“房展會”,如“西部房展會”、“夏季購房節”,為政府、企業、消費者搭建直接交流溝通交易的平台,使報紙走向立體經營。
可以說,《房地產報》除了直接與間接為社會創造不可忽略的經濟價值之外,還創造了更多的社會效益。
3. 促進媒體市場的健康發展,探索出專業傳媒發展的先進理念。
在媒體價格大戰愈演愈烈的時候,在長春市1元錢可以買4份報紙的時候,《房地產報》率先跳出價格戰,從2008年開始,每份報紙零售價格從1元漲到2元,而發行量不僅未降,反而攀升,讀者更加認識到報紙的價值,也被稱為長春市“價值最高”的報紙。
可以說,《房地產報》為同行業紙媒率先表態,拒絕低級競爭,而應該把內容建設放在首位。此舉讓讀者重新認識了報紙的價值,更為報紙行業提供了“走出印刷越多虧的越多這個怪圈”的機會。這是《房地產報》對省城媒體健康發展做出的應有貢獻。
《房地產報》在專業領域所獲得的成績也獲得了國內權威機構的認可。2008年9月17日,房地產報社長兼總編劉爽榮獲中國房地產期刊優秀總編獎,同時當選為2008—2009年度中國地產雜誌聯盟輪值領導機構副主席。中房協副秘書長何琦出席了本次會議,對《房地產報》提出了至高讚譽,親筆題寫“房地產報,買房者的報!”
而此時,《房地產報》擴張的腳步已經走出長春,進入吉林市,稱為省內專業媒體擴張領頭羊。如今吉林市的《房地產報》已經做到與日報經營業績三分天下的成績,再次創下外地擴張的成功案例。
4. 不忘公益事業,做好企業公民
《房地產報》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不忘企業的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公益事業。
2004年10月30日,“市民喜愛的樓盤”頒獎儀式,聯袂“愛的燭光”孤兒義演募捐活動在中日友好會館舉行,此次活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共捐善款5.3萬餘元,日後在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和關懷中,會有更多的,更深遠的影響。
2006年5月25日《房地產報》向房地產商及員工發出倡議,兒童節送孤兒一份節日禮物,一個行業的善良溫暖了600個沒有父母親的孩子的記憶。
2006年9月6日《房地產報》又興善舉,在吉林省孤兒學校50周年華誕之日“樓市愛心直通車”再次駛進孤兒心中。
2008年5月四川大地震,房地產報三次捐款數十萬元,是省內捐款最多的媒體之一,員工李大鵬親赴災區現場做義工,同時在6月14日春季房交會現場義賣《房地產報》的所有賑災義賣款捐給省慈善總會。
《房地產報》做為一份專業性報紙,即在行業新聞報導的領域做到了及時權威,又在為讀者服務的領域做到了公信盡心,很好地體現了一份優秀媒體應盡的職責——輿論監督與公器。因而,這份報紙成為了讀者信任、主管領導放心、地產行業領導與企業有信心的一份媒體,對市場有著強大影響力。這是迄今為止,在國內其他城市的專業報紙所見不到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從十年來的發展來看,《房地產報》通過積極而創新的探索,為國內傳媒行業如何發展,特別是專業媒體如何發展,提供了一份可供借鑑的優秀案例。在單一行業方面,周報廣告收入超過日報廣告收入,這在全國媒體也是第一個案例,這是一條經過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道路,凝聚了媒體人的心血。
在傳統媒體受到網路等新媒體的挑戰時,《房地產報》的成功經驗尤為珍貴,其所取得的經營成績與社會效益,也值得我們肯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