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影工農兵

長影工農兵

工農兵標識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廠徽,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最有代表性的標誌。就像米高梅的獅吼,索尼哥倫比亞的女神等,工農兵的形象記錄了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文化特色,也印證了長影的發展歷程。 “工農兵”形象代表了勇敢向前,努力拚搏,艱苦奮鬥的精神,是中國廣大人民民眾美好品質的象徵。

名詞解釋

工農兵,是工人、農民和士兵三個詞的合稱。

背景

長影工農兵 長影工農兵

1942年5月2日,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強調“文藝為什麼人的問題。文藝工作者必須到民眾中去、到火熱的鬥爭中去,熟悉工農兵,轉變立足點,為革命事業作出積極貢獻”。1943年10月19日在延安《解放日報》正式發表。

在黨的這一新文藝思想指引下,長春電影製片廠1945年10月1日成立,最初名稱為“東北電影公司”,並將“工農兵”形象作為長春電影製片廠(東北電影公司)的企業標識。4年之後, 1949年4月20日成立的北京電影製片廠、194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上海電影製片廠也先後模仿採用“工農兵”形象作為自身的企業標識。

意義

長影工農兵 長影工農兵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發表,標誌著新文學藝術與工農兵民眾相結合的文藝新時期的開始。“文藝為工農兵服務”,開拓了中國文學藝術史嶄新篇章。直到70年後的今天,這一思想依然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的。”中國直到今天,工農兵的總數依然達到中國13億人口的80%以上,是中國人民大眾的主體人群。

2012年2月,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局長蔡赴朝同志在“全國影視創作座談會”上再次強調:“電影以人民滿意為最高標準,以積極健康的文藝批評為推動力,履行影視文化引領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

長影集團始終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雙百方針,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己任、以提高原創能力為根本、打造更多現實主義影視精品,更好地面向市場、為人民服務。

故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廣播“終戰昭書”宣告無條件投降。在中共長春市委書記周保中的領導和蘇聯紅軍的協助下,中共地下黨員劉健民、趙東黎於8月23日進入遠東最大的電影製片基地——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發動進步職工護廠。由劉健民主持,成立了“東北電影技術者聯盟”和“東北電影演員聯盟”。9月上旬,由張辛實主持,將兩個“聯盟”合併組成“東北電影工作者聯盟”,從日本看守理事和田日出吉、渡瀨成美等人手中接管了“滿映”。經過民主選舉張辛實任總經理、王啟民任副總經理。

1945年10月1日在長春正式成立了“東北電影公司”。在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上的“文藝是為工農兵服務”的新文藝思想指引下, 東北電影公司將“工農兵”形象作為長春電影製片廠(東北電影公司)的企業標識。

1946年4月18日,人民解放軍解放長春。4月23日,舒群、田方、錢筱璋、許珂持東北民主聯軍周保中將軍簽署的命令,代表東北民主聯軍接管了“東北電影公司”。中共中央東北局宣傳部委任舒群任經理,張辛實任副經理,袁牧之任顧問。建廠初期的人員主要來自延安根據地、滿洲映畫株式會社和解放區。1946年,內戰一觸即發,東北電影公司於5月13日遷往合江省興山市(即黑龍江省鶴崗市)。在一所國小校里搭設“廠房”,建起了新中國第一個電影生產基地。

1946年10月1日,命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並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開始生產,拍攝了新中國的七個“第一部” ,同時調出大批幹部支援新廠建設,長影因此被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1949年4月,東北電影製片廠遷回長春現址。 1955年2月,東北電影製片廠正式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成為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