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長山芯子 市級Ⅲ-25
文化遺產名稱:長山芯子
所屬地區:山東·濱州·鄒平縣
遺產編號:Ⅲ-25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濱州市鄒平縣
遺產級別:市
概述
芯子是一種古老的民間傳統雜耍技藝。它分為單人芯子和雙人芯子(後來也出現了多人扮演,用車拉著走)。單人芯子有的由一人肩扛,有的由兩人平抬,比較簡單。長山芯子自光緒年間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主要集中在甘埠村一帶。芯子一般在正月十五前後演出,利用鐵支架把裝扮成各種戲劇人物的表演者穩定在高竿或其他造型之上,飾演各種民間故事和民間傳說。
周村歷來多扮演“雙人芯子”,是用一根鋼筋(鐵筋)一端固定在牢固的基座上,緊貼著下面一人的身軀通過,再從手部或其他部位伸出,延伸至上邊扮演者的腿、腰背部。兩個小演員扎縛在鐵芯上,輕俏穩妥,活動自如。化裝為歷史人物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娘”劇中的張生與崔鶯鶯、“白蛇傳”里的許仙與白娘子等等。把底部裝飾為花草或神台,恰似上邊人物站在下邊人物的手掌上或其他玄妙的景物上,隨著鑼鼓伴奏,翩翩舞動,栩栩如生。
清光緒20年(1894),周村出動芯子72台,每台配飾各種旌旗、傘扇、樂隊,遊藝隊伍行列長達七八華里。民國年間,周村每年元宵節多數在正月十四至十六日由附近村莊扮演雜耍、芯子等進城表演。抗日戰爭時期停演。
新中國建立後,各單位紛紛扮演雜耍、芯子慶祝勝利。這種活動逐漸恢復。
周村號稱“天下第一村”,是中國北方商業重鎮,民俗活動異彩紛呈,馳名齊魯大地的“周村芯子”是其中最獨特的娛樂形式。每當逢年過節,由兒童裝扮劇中人物站立在幾人高的細細的芯子上,由人抬著行走,招搖過市,險中求趣,令人嘆為觀止,最為當地人喜聞樂見。
歷史淵源
周村芯子的淵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傳說泰安奶奶即碧霞元君是周村長山人,3月15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每年從三月三周村人就開始張羅著迎泰安奶奶回娘家,
公推幾個老成持重的人,背上泰安奶奶的畫軸,快馬加鞭,直奔向泰山,三叩六拜請了神靈,返至淄川地界,即有一人先行奔回周村報信,準備接駕,自此日開始,至三月十五奶奶生日,周村便開始一年一度精彩的社火祭祀表演。龍燈、獅子、竹馬、旱船等應有盡有,老百姓想著點子活躍節日氣氛,聰明的周村人從高蹺和蠟燭燈台得到啟發,依靠周村發達的織機技術,創造了別具一格的周村芯子。後來,周村人把芯子這一獨特的民間表演形式搬到了元宵節來展玩,成為周村元宵節的一大特點。
民間工匠精心設計
芯子的抬轎是民間工匠精心設計製造的木質框架,以規模及劇情不同彩飾成亭台樓閣、石橋彩虹、山川、雲端或花卉等,精雕細刻,造型優美。踩芯子的人物,往往高懸空中,看不出有立腳之處。其實這是靠底座中通出的那根叫“芯子”的小鐵條支撐的。這鐵條也被裝扮成樹枝,花束或其它道具,使人看不出來,抬轎上面有高七、八寸,寬五寸的小平台,芯子伸出平台之上。最上端,為演員們打制了一對腳踩的鐵耳,上端在齊腰的地方,打制了一個T型鐵腰卡。演出前,用白布、棉絮將演員從足到腰和支撐他(她)的鐵棍緊緊捆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裝扮著各種戲劇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懸空於這些鐵芯子上,彩服則巧妙地將支柱遮掩起來,這些戲裝孩童便有亭亭玉立之感。常見的周村芯子戲曲人物造型有《天仙配》 、《麒麟送子》、《昭君出塞》、《呂布戲貂蟬》和聊齋故事等。現在也有以新故事為題材的,如以熱播電視劇《大染坊》的周村陳六子為造型。
一台大芯子所要出動的人員,十六個扛芯子的,外加十六個換班,一個吹哨子的,四個拿護桿的,五個鑼鼓班子,兩個推鏇絡的,四個扯鏇絡的,三個推招子的。為了扮演者的安全和保持抬芯子走時的平衡,芯子支架上置有兩根長飄帶,一前一後交由地面人員拉扯控制。芯子左右側又另有兩位同樣妝扮的青年漢子,他們手執長長的鋼叉和軟叉,是芯子的護衛和開路者。擔任“踩芯子”的孩童一般5歲至11歲,全鄉全村精心挑選出來的,既要扮相俊秀,又要體形輕巧,還得有點一站一坐幾個小時的吃苦耐勞精神。上芯子前不給水喝,餓了就吃奶糖和雞蛋,踩芯子雖然是一件苦差使,但周村的小孩最大的夢想就是踩一回芯子。聽行家說,保持芯子平衡的最大秘密是在芯子底層空間裡,那裡非規則地排列堆放著大小不等的石頭,壓箱石頭的位置和多少,對整台芯子的平衡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巧妙的放置壓箱石頭,是檢驗一台芯子製作師傅水平高低的標準。
周村芯子常常是一連出動十幾台,魚貫緩行招搖過市,芯子的隊伍由三部分組成:最前面的招子(名旗),中間的鏇絡(花幡),最後才是芯子。鏇絡是其標誌,用上好的綢緞扎制,主要由飄帶和花節組成,層層嵌套,有的上面還綴有小鏡子,遠遠看去光芒四射,耀人眼目。招子就是矩形或三角形的小旗子,寫著芯子的名稱。路邊的觀眾伸著脖子往後看,看到招子和鏇絡,就相互喊道:芯子來了!芯子來了!
看點
芯子是周村古城扮玩的最大看點,看熱鬧的百姓真是目不暇接,盯著這一台,又怕漏掉那一台。但見彪形大漢們身穿紅、黃、藍純色服,精氣神兒十足,抬著芯子,一走一顫。踩芯子的金童玉女們衣著華麗、頭上身上珠光寶氣,臉部施以京劇的重妝,或鳳冠霞帔,或金盔鐵甲,臉上化著濃妝,婉轉嫵媚,他們高高地站在槍桿上,或荷花上、花瓶上,個個超凡脫俗,酷似天仙下凡,一路高高地招搖而來,惹得路人連連稱奇,有人一叫好,芯子便停下來讓人細細觀賞,小酷哥靚女們便很得意,水袖甩得更加賣力,整個身子飄動搖擺,觀眾更是滿目生情。比如《白蛇傳》 ,兩個演員扮演青蛇、白蛇站在第二層,走了桃花運的許仙則高居第三層,三人都身穿彩服,飄灑自如。最吸引人的是能上下翻動的“轉芯子”,孩子們一蹬一蹦,芯子就上下翻動不停,煞是熱鬧好看。
旌旗鋪展、繡帶飄揚、鑼鼓助陣的芯子一個接一個一路走過,十八槓芯子一路上浩浩蕩蕩蜿蜒數里路,將古城的大街小巷都繞遍,路人扶老攜幼緊緊跟隨。每一台芯子風格迥異,講述著不同的故事,有才子佳人,有斬妖除魔,有忠孝節義,有詩書傳家。一台台芯子,就象一座座流動舞台,凌空而來,飄然而去,韻味十足,迷人之極。聽周村一些老藝人說,解放前給泰安奶奶過生日時,每個街口都有供桌,最多的時候出了72台芯子,而且還不興重樣的,連濰坊濟南的人都來觀看,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顯示了天下第一村的絕世風采!
廟會和元宵扮玩是中國人的狂歡節,周村人心裡更是有芯子情結,過年看不到芯子,心裡就不踏實。2004年,是周村開埠100周年,芯子等一些古老的扮玩形式逐漸恢復生機,在給老百姓以精神享受,傳承民族文化、挖掘其內涵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當地商業和旅遊業發展。
表演
單人芯子俗稱“扛芯子”,與轎子有點類似。它是由扛芯子的人將鐵芯的下方縛於自己的腰部,通過背部將另一端由肩上伸出縛住表演的小孩;單人芯子還另有一種形式俗稱“二人抬”。它是由前後各一人抬著一根很長的扁擔,中間立一鐵芯(以道具掩飾),上方縛一表演者。抬芯子的兩個人前面均有一個與扁擔固定的倒“T”形鐵件,由抬芯者用兩手牢牢抓住鐵件下面橫著的部分,以防止“頭重腳輕”。由於此扁擔彈性好,加上表演時上下配合,一顫一顫地很有特色。
“雙人芯子”俗稱“台芯子”。是用一根鋼筋(鐵筋)一端固定在牢固的基座上,緊貼著下面一人的身軀通過,再從手部或其他部位伸出,延伸至上邊扮演者的腿、腰背部。兩個小演員扎縛在鐵芯上,輕俏穩妥,活動自如。化裝為歷史人物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娘”劇中的張生與崔鶯鶯、“白蛇傳”里的許仙與白娘子等等。把底部裝飾為花草或神台,恰似上邊人物站在下邊人物的手掌上或其他玄妙的景物上,隨著鑼鼓伴奏,翩翩舞動、栩栩如生。
長山芯子常常是一連出動幾台,魚貫緩行招搖過市,“芯子”表演隊伍由三部分組成,最前面是招子(名旗),中間是鏇絡(花幡),最後才是“芯子”。一台大“芯子”一般需要五十一名演員:十六個扛芯子的,外加十六個換班,一個吹哨子的,四個拿護桿的,五個鑼鼓班子,兩個推鏇絡的,四個扯鏇絡的,三個推招子的。為了扮演者的安全和保持抬芯子走時的平衡,芯子支架上置有兩根長飄帶,一前一後交由地面人員拉扯控制。芯子左右側又另有兩位同樣裝扮的青年漢子,他們手執長長的鋼叉和軟叉,是芯子的護衛和開路者。當芯子隊伍出動時,大街小巷人潮湧動,觀者人山人海,鼓樂喧天,彩旗飛舞,壯觀絕倫,充分地體現了老百姓自娛自樂的特點。芯子上的演員一般是5—10歲的兒童,在全鎮各村精心挑選出來,既要扮相俊秀,又要體形輕巧,還得有點一站一坐幾個小時的吃苦耐勞精神。上芯子前不給水喝,餓了就吃奶糖和雞蛋,踩芯子雖然是一件苦差使,但長山的小孩最大的夢想就是踩一回芯子。芯子上的人上裝非常講究,單頭飾就分為古裝頭和大頭,角色分文武,比如扮文角要戴古裝頭,扮武角要戴大頭。衣服要求只能穿破不能穿錯,扮裝非常講究,什麼角什麼年代,都要求非常嚴格,文角要求花衣花裙,武角要求戰衣戰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