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源
周村芯子是一個獨有的傳統民間舞蹈,是和周村花燈相輔相成,同步發展起來的,自唐宋以來至明清時期,周村的商業陸續發展規模漸大,商業街市分布完整,分工精細,配套完善,全國各
地乃至東南亞一些國家的客商紛紛來此進行貿易,帶來了文化交流和經濟的發展。當時周村廟宇眾多,各種宗教都有不同的祭祀形式,各種廟會也應運而生,在廟會上有各種各樣的民間傳統文化表演活動,由於觀者眾多,個高的能夠盡情的看,個矮的和老人、小孩只能遠遠站著無法觀看。為解決這一問題便逐漸出現了“踩高蹺”等表演節目的形式,一些大型表演節目還扎制了人抬的舞台,演員站在上面進行表演,遠遠就能看見,周村芯子即在此進開始成形、發展,並逐漸傳至四鄰周邊,《博山縣誌》對此有明確記載。
表現形式
芯子類似民間的抬轎,往往根據規模及劇情需要在底座四周彩飾了亭台樓閣、石橋彩虹、花卉等道具,踩芯子的大多是孩童,他們高懸空中,看不出有立腳之處。其實這是靠底座中通出的那根叫芯子的堅固鐵棍支撐的,鐵棍也被裝扮成樹枝,花束或其它道具,使人看不出來,抬轎上面有高七八寸,寬五寸的小平台,芯子伸出平台之上。最上端,為演員們打制了一對腳踩的鐵耳,上端在齊腰的地方,打制了一個T形鐵腰卡。高聳空中的芯子上,一個鳳冠霞帔、揮舞著長長的水袖的嫦娥高懸空中,最妙的是長裙下露出的兩隻腳,這就是所謂的三寸金蓮吧,一隻踩在一隻精緻的酒壺上,另一隻則向後輕輕蹺起,女孩的腋下及腰部被丫字形的鋼叉護桿撐起,以確保全全,芯子抬起後護桿才被拿開。底座上是一個穿著精美的戲服的男孩,腳上穿著那種厚底的京劇中常見的靴,一出精彩的“嫦娥奔月”便要出演了。吳剛單手托著嫦娥,中間僅用極其脆弱的瓷質酒壺連線,嫦娥單腳站立,另外一隻腳蹺起,輕俏穩妥。踩芯子的孩子們扮演的大多是古典文學作品中的知名人物。有腳踩風火輪的哪吒、有牛魔王的兒子紅孩兒、有肩挑花籃正向人間撒花的天女小孩子們個個被打扮得有模有樣,他們或站或坐或懸空於這些支柱上,彩服則巧妙地將支柱遮掩起來,這些戲裝孩童便有亭亭玉立之感。芯子底座是空的,裡面排列堆放著大小不等的石頭,以保持芯子平衡,壓箱石頭的位置和多少,對整台芯子的平衡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看似輕巧的芯子其實重得很。一台大芯子所要出動的人員很多,16個抬芯子的,外加16個換班,1個吹哨子的,4個拿護桿的,5個鑼鼓班子,2個推幡的,4個扯幡的,3個推招子的。芯子的大底盤往往都由彪形大漢抬著,他們背負重擔、步調一致悠著向前走。高高在上的小表演家們則隨著芯子的悠動而前後顫動,兩個上肢不時的舞動一些符合自己所表演人物性格的動作。他們的雙下肢被牢牢的捆綁住,不得動彈。擔任“踩芯子”的孩童一般5至11歲,是全鄉全村精心挑選出來的,既要扮相俊秀,又要體形輕巧,還得有點一站一坐幾個小時的吃苦耐勞精神。上芯子前不給水喝,餓了就吃奶糖和雞蛋,踩芯子雖然是一件苦差使,但周村的小孩最大的夢想就是踩一回芯子。
組織形式
芯子是一個綜合藝術體,一是展示了周村絲綢,二是傳播了民間文化,三是促進了商貿活動。芯子實際上是由16人(8人一個班)輪流抬著的一架裝飾好的舞台,上面有化妝的演員造型和表演。每台芯子都根據出資者有不同的隊伍,根據內容不同有各自的名稱,有固定的組織形式:
旗絡傘扇
“旗”上寫明芯子表演隊伍的名稱;“絡”用絲綢編織而成,飾以各種吉祥物,高挑在空中;“傘”用絲綢製成,此“傘”不同於一般的傘,在周邊垂下一塊綢子,迎風飄蕩;“扇”用精美的絲綢和上好材料扎制而成,象徵玉皇大帝左右打扇侍童。
鑼鼓跟進
鑼鼓曲牌以各種民間曲調為主,有“鳳點頭”、“急急風”“四點頭”等,手法有快長槌、慢長槌等。
表演主體
根據演員多少有單人芯子,雙人芯子、三人芯子、多人芯子等,表演以戲劇故事、民間傳說為主要內容,如《西廂記》《呂布與貂蟬》《羅成賣絨線》《八仙過海》《貴妃醉酒》等,演員濃妝艷抹,高站空中表演,十分驚險生動。表演隊伍四周又有雲彩燈,即展示了花燈,又起到保護芯子隊伍安全的作用,妝芯子隊伍出動時,大街小巷人潮湧動,觀者人山人海,鼓樂喧天,彩旗飛舞,壯觀絕倫。
題材選取
題材主要以中國民間故事其中兩個人物為主,例“天仙配”中的牛郎織女,牛郎站在像方桌似的一米見方繪製的芯子底座上,織女站在牛郎肩擔的擔子上,八個化裝的漢子抬著往前走。 “劈山救母”三聖母站在沉香斧子上。“貴妃醉酒”楊貴妃站在唐明皇手托的酒杯上。“西廂記”紅娘站在張生單手托的棋盤上。“梁山伯與祝英台”祝英台站在梁山伯打開的百摺扇面上。“追魚”魚精站在魚缸上。所有女演員都是三寸小金蓮單腿站立,一隻腳在後飄著,在旗鑼傘扇的簇擁下,在鏗鏘的鑼鼓聲中,一台台芯子像巨龍一樣在長街上起舞,演員在空中飄飄欲仙,看芯子是高雅的文化藝術享受。裝扮著各種戲劇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懸空於這些支柱上,彩服則巧妙地將支柱遮掩起來,這些戲裝孩童便有亭亭玉立之感。一台大芯子所要出動的人員很多,十六個抬芯子的,外加十六個換班,一個吹哨子的,四個拿護桿的,五個鑼鼓班子,兩個推幡的,四個扯幡的,三個推招子的。
相關傳說
傳說一
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泰山奶奶即碧霞元君是周村長山人,三月十五是她的生日。每年從三月三周村人就開始張羅著迎泰山奶奶回娘家,公推幾個老成持重的人,背上泰山奶奶的面軸,快馬加鞭,直奔向泰山,請了神靈後返至淄川地界,即有一人先行奔回周村報信,準備接駕,自此日開始,至三月十五泰山奶奶生日,周村便開始一年一度精彩的社火祭祀表演。龍燈、獅子、竹馬、旱船等應有盡有,老百姓想著點子活躍節日氣氛,聰明的周村人從高蹺和蠟燭燈台得到啟發,依靠周村發達的織機技術,創造了別具一格的周村芯子。
傳說二
芯子起源於明末清初的“接駕”。每年三月三開始,周村人到泰安“接駕”,接泰安奶奶回周村娘家過生日,“接駕”的人數和形式越來越多,規模最大的要數三邊總督大司寇李化熙家,她母親李老夫人,從年輕就信奉泰安奶奶,當家主事後,每年派人到泰安“接駕”。一次比一次隆重,她選兩位,上有老下有小,德高望重的人騎馬背著神軸子到泰安“接駕”,回來後,派人在淄川與周村的交界迎接,周村南門內外設香案供桌,接進城來,直奔李府,把神軸掛在家堂供上,老夫人親自念半月“經”,大門外戲台上,唱大戲半個月。
每次接駕都有管家李七,組織一隻扮玩隊伍,踩高蹺,耍龍燈,玩獅子,跑旱船,抬著供桌,到南門去接駕。
李府有幾個六七歲,十幾歲的孩子,看見大人扮玩,他們也要玩,引竹馬,跑旱船還可以,踩高蹺說什麼也不敢讓他們踩,要摔傷一個可擔待不起,特別有兩個五六歲的孩子已化好妝,哭著要踩高蹺,李七命人把他們抱在供桌上,還是哭鬧,就命人抬起來走,開始有了笑容,後來還是不行,只有綁上小高蹺,兩個人駕著往前走,他見大人高蹺高,他們低,還是不乾,只有踩著高蹺,站在桌子上人們扶著他,抬著供桌往前走,孩子倒高興了,可大人受不了,李七想出辦法,讓鐵匠打上鐵件,固定在桌子上,把小高蹺固定在上面,但又怕孩子在上面閃了腰,經過數次的研究,嘗試,才專門打造一個像桌子一樣的底座,從底下做上鐵的芯子引上來,腳踩著和高蹺一樣的芯子,腰用芯子托著,化完妝,用衣服蓋住芯子,人抬著往前走。從遠處看,就像人在桌子上踩高蹺,也隨著扮玩隊伍去接駕,每次接駕回來後,李老夫人都親自接過神軸供在戲台上,坐在上面陪同兩位接駕的使者,看雜耍隊伍的表演,演完後才回香堂誦經。
有一次,老夫人看完後回到香堂念經,叫來李七問:“七呀!那些玩龍燈獅子的都嘗了沒有呀!”“回老夫人都嘗啦。” “外村來玩的也嘗啦!” “都嘗啦?”老夫人又問:“我的小孫子和小孫女在桌子上抬著那扮的啥戲呀!” “回老夫人,扮的‘天女散花’和‘金童玉女下凡’一同去接泰安奶奶。”“噢!那叫啥名堂?”李七想叫啥呀,叫桌上高蹺?不對,“叫桌戲!”老夫人說:“他們又不會唱,怎么叫桌戲呢?”
李七想是啊!那么叫什麼呢?他抬頭看見供桌上兩支大紅蠟燭,正雄雄的冒著火苗,靈機一動便說:“那叫芯子!”“怎么叫芯子呢!”李七說:“是呀!因為……你看蠟燭上中間有根芯子,下邊插在蠟台上,上邊點燃後,照的滿堂紅,小少爺他們站的桌子底下也有根芯子通上來,他們站在芯子上,扮相又好,人們爭先恐後圍著看,紅了整個周村街,我看就叫芯子吧!”“好!就叫芯子!不會有危險吧?”“您老人家放心,鐵芯子從桌子底下,一直通到腰上,決不會有危險!”老太太高興的說:“也賞給他們兩吊錢!” “是!”
從那以後李府“接駕”和春節鬧元宵都玩“芯子,”其他神社也在元宵節紛紛扮玩芯子,內容各不相同。
發展
通過數年實踐,不斷改進,芯子更精巧大方,數量也越來越多,有一年三月,接駕時,周村出到七十二台芯子,扮玩的隊伍布滿了城區內外,七十二台芯子,七十二個故事內容,再加上每台芯子都有旗鑼傘扇,高蹺、旱船、竹馬,可稱是全國民間故事大展玩之最。鑼鼓聲、號角聲、禮炮聲,響徹雲霄,轟鳴數里,參觀與扮玩者多達數萬,驚動了國內外,以村與村民間扮玩活動相比,可稱“天下第一”。
傳承保護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芯子這一傳統的民間表演藝術形式受到極大衝擊,周村地區雖然一直保留著這項活動,但規模已日漸萎縮,目前處於瀕危狀況,亟待保護、繼承和發展。1985年,中央電視台“中華一絕”節目曾專題報導過周村芯子,在提高周村知名度的同時,給古老的中華民間藝術增添了豐富的內容,有力地促進了文化交流和商業經濟的發展。 2004年,是周村開埠100周年,芯子等一些古老的扮玩形式逐漸恢復生機,在給老百姓以精神享受,傳承民族文化、挖掘其內涵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當地商業和旅遊業發展。 為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周村芯子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