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鼎史
鼎在中華歷史傳統文化中具有極其崇高的意義,鼎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代表性器物,甚至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象徵。鼎是青銅器的最重要青銅器物種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
鼎的簡介 九鼎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辛方鼎 其他鼎 -
鼎姓
鼎姓源於地名,出自古代鼎湖,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傳說,黃帝采首山之銅,在今河南省靈寶縣閿鄉荊山鑄鼎。這在史籍《史記·封禪書》中記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
起源 鼎姓郡望 -
大盂鼎
大盂鼎,又稱廿三祀盂鼎。通高1021mm;口徑784mm;腹深490mm;重153.5kg。形制為:立耳;深垂腹,腹上部飾曲折角獸面紋;足上部飾外卷角獸...
文物簡介 所刻銘文 收藏經歷 相關作品 寶鼎知識 -
余闕
余闕(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生於廬州(今安徽合肥)。元末官吏,先世為唐兀人。元統元年(1333年)進士及第,授同知泗州(安徽泗縣)事。...
生平簡介 史書記載 後人憑弔 紀念詩詞 親屬成員 -
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
生平簡介 文學成就 人物小傳 作品選摘 -
西周大盂鼎
大盂鼎(Great Yu Tripod),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又稱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今寶雞市眉縣常興鎮楊家...
流傳過程 文物特徵 銘文 文物意義 -
夢溪筆談夯
城永樂事,謫筠州團練副使。後復光祿寺少卿,分司南京。卜居潤州以終。夢溪即...十,余名有補。今以其書校考之,多不合。如故事不御前殿云云十件,補第二卷...行。其冊祝皆曰「取某月某日有事於某所,不敢不告。」宮、廟謂之「奏告」,余...
夢溪筆談 前言 夢溪筆談序 卷一故事一 卷二故事二 -
裘衛鼎
我國出土的西周文物鼎,現存的裘衛鼎還有兩件,一件為五祀衛鼎,另一件九年衛鼎。
五祀衛鼎 九年衛鼎 -
五祀衛鼎
五祀衛鼎(Wei ding I )於1975年2月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京當公社董家村1號西周銅器窖藏,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原藏岐山縣博物館。腹內壁...
發現歷史 文物造型 文物銘文 文物研究 文物價值 -
曳鼎歌
這是一首四言銘文,所謂銘文,就是在器物或碑碣上刻寫或鑄成的文字。公元696年(萬歲通天元年)四月,鑄九鼎成,搬放於通天宮。豫州鼎高1丈8尺,容1800石...
作品原文 作品簡析 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