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竹

鐵竹

鐵竹,中國特有植物。鐵竹,因竹稈外壁堅硬如鐵而得名。中小型喬木狀竹類。僅分布於滇南南部的金平縣、綠春縣。數量不多,生長較其他竹類緩慢。喜生於潮濕的箐溝兩側。每年3-5月發筍,新筍棕褐色,質硬不能食,是制筷和毛線針的好材料。主要分布在雲南的滇南南部的金平縣、綠春縣。圓錐花序一般長30—45厘米,分枝長10—20厘米,穗軸粗3—4毫米,無毛;小穗長14—18毫米(頂端小穗則可長達25毫米),含小花3—10朵,通常多為5朵;小穗柄約長l厘米;小穗軸節間長3毫米;第一穎長3—4.5毫米;第二穎長約5毫米;外稃長7毫米,先端鈍尖頭,生有顯著的微毛;內稃背部具2脊所成的淺縱溝槽;鱗被三角形,先端漸尖,全長約3毫米;柱頭長1.5毫米,羽毛狀。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鐵竹鐵竹
鐵竹,因竹稈外壁堅硬如鐵而得名。中小型喬木狀竹類。僅分布於滇南南部的金平縣、綠春縣。數量不多,生長較其他竹類緩慢。喜生於潮濕的箐溝兩側。每年3-5月發筍,新筍棕褐色,質硬不能食,是制筷和毛線針的好材料。

鐵竹(F.strictus Hsueh et Keng f.)

稈高5-10m,徑2-5cm,節間長60-80cm,最長達130cm,節內長2-3cm,基部近實心,稈環在分枝以上膨大為花瓶狀,節下具一圈白粉。籜鞘革質,密被棕褐色刺毛與白絨毛,基部刺毛淡黃色,鞘長30-40cm,長橢圓形;籜耳缺失,鞘口具10-20mm長的遂毛10餘枚;籜舌低矮,平截,頂端具長約1mm 之纖毛;籜葉線狀披針形,基部收縮,易落。中下部每節分枝1枚,頂端3-5枚,與主稈平行向上且等粗,分枝下部一節或數節縮短,基部膨大;葉片大型,長35-60cm,寬6-11cm,先端急長尖,基部楔形,葉耳小,具長10-20mm, 遂毛10餘枚,葉鞘被柔毛及刺毛。稈之外壁極堅硬,是用作弩箭、竹、 筷、毛線針的上好材料,葉常用來代瓦蓋房。

分布:雲南。

本屬特徵:竿高5—7(9)米,粗2—3.5(5)厘米,梢頭勁直;節間長0.6—0.8(1.2)米,節內長1.5—3厘米;竿環隆起;枝基部節間長僅2厘米或更短,但上部者可長至65厘米左右。籜鞘長約為節間的一半,鞘基底的刺毛呈淡黃色,其長可達10毫米;籜舌近截形,高2—3毫米;籜片直立。葉鞘長10—15厘米;鞘口縫毛長1—2厘米,易脫落而似無;遂毛;葉舌截形,外葉舌的邊緣於中部下凹,並在其一側密被銹色小刺毛;葉片長30--35 厘米,寬6—9厘米,先端長急尖,基部收窄為楔形,下連以長為3—4毫米的扁平葉柄,次脈10—12對,再次脈4或5條,小橫脈組成方格狀網路。圓錐花序一般長30—45厘米,分枝長10—20厘米,穗軸粗3—4毫米,無毛;小穗長14—18毫米(頂端小穗則可長達25毫米),含小花3—10朵,通常多為5朵;小穗柄約長l厘米;小穗軸節間長3毫米;第一穎長3—4.5毫米;第二穎長約5毫米;外稃長7毫米,先端鈍尖頭,生有顯著的微毛;內稃背部具2脊所成的淺縱溝槽;鱗被三角形,先端漸尖,全長約3毫米;柱頭長1.5毫米,羽毛狀。果實直徑約2厘米,乾後為黑褐色。

本屬生境:生於海拔90—l200 米的山坡上。竿極堅硬,故有“鐵竹”之稱,過去當地苦聰族民眾用以製作狩獵的弩箭。目前也是做竹筷和毛線編織針棒的上乘材料。新筍棕褐色,因質硬,不堪食用。

本屬分布:特產於雲南金平縣勐拉(模式標本產地),同縣阿得博亦有之。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本科概述:該科為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約有660屬,9000種,廣布於全世界。我國約有230屬,1500種,分布於全國各地,其中15屬為我國特有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