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福建省光澤縣華橋鄉鐵關村,素有“閩贛咽喉”之稱。 鐵牛關位於城西鐵牛關牛嶺坑山口,唐廣明元年(880)建於大禾山鐵牛嶺,清順治四年遷至這裡,鹹豐三年和七年相繼重修。由小路上關,旁有深澗,高山削立,關依山口而立,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而今關牆、關門尚留,關門上方石匾上刻的“鐵牛關”大字赫然可見。鐵牛關,原在大禾山的鐵牛嶺,山形如牛狀,山頂曾有石牛為鎮。關內外岩石嶙峋,峭削直立。關勢兩山中凹成一路,旁扼險灘,且有深澗環護,如鐵桶般堅固,故稱鐵牛關。後遷這位於縣城西北面30公里的牛嶺坑上。關上炮樓立於山頂,逼視關外,素來喻為閩贛北面通道的“咽喉之地”。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所部當年就曾破此關,由光澤進兵而定閩中。
鐵牛關位於福建省光澤縣華橋鄉鐵關村。這裡層巒疊嶂,峭壁挺立,山高谷深,地形十分險要,是閩、贛交界“九關十三隘”之一,歷來為兵家攻略福建必爭之地。此關堞建於清鹹豐三年(1853年)。鹹豐七年(1857年)二月十一日,太平軍進攻鐵牛關,是日,大雨傾盆,守軍火藥淋濕,放炮不燃,太平軍繞山而上,斬守軍千總李憲、周承章等。太平軍首領石吉率部長驅直入,十九日圍攻光澤縣城,三十日攻占城內,殺知縣蔣仁瑞。1933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邵式平部,經江西資溪由此關進入光澤,沿江東下,解放順昌洋口等地。現關堞殘長約15米,殘高3米,關門石構,高2.7米,深4.5米,橫額上嵌“鐵牛關”三字,楷書、陰刻。關樓毀於民國初年。昔日鐵牛關,已成為歷史。如今316國道從鐵關村穿村而過,來來往往的車輛四通八達,暢通無阻。新的鐵牛關,正張開他那寬廣的臂膀,迎接著四方的來客。
鐵關村站
鐵關村站:在福建省光澤縣華橋鄉鐵關村,郵政編碼354104。建於1956年。離鷹潭站80公里,離廈門站614公里,隸屬南昌鐵路局福州辦事處(原上海鐵路局福州鐵路分局)管轄。現為四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不辦理行李、包裹託運。貨運:辦理整車貨物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