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壁丹心

鐵壁丹心

《鐵壁丹心》是一部革命歷史回憶圖書。作者張紀恩。本書記錄了共產黨領導泰西人民抗擊日寇、保衛政權、保衛民眾、保衛家園、打擊敵寇、英勇鬥爭的片斷,展現了可愛、可敬、無私而偉大的人民。

基本信息

書名:鐵壁丹心
(《青未了》系列叢書)

封面封面
作者: 張繼恩
出版:西苑出版社
顧問: 雨辰
主編: 文青 袁偉
責編: 魏斐婓
開本:32
字數:200千字
印數:1000
時間:2012年1月
題字: 張紀恩
設計: 孔慶銳

內容簡介

山東省肥城市南部約30公里有一處安駕莊鎮,南面與寧陽縣相鄰,中間只隔著一條大汶河,交通十分方便,濟南至兗州的公路和泰安至東平的公路在鎮中心穿過。這裡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氣侯宜人、物產豐富,社會安定,人民勇敢堅強、淳樸善良,團結和睦。多年來在此安居樂業,努力建設著自己的家鄉。
自古以來,安駕莊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東、西、南、北的交通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據傳說:古時候有一帝王從此經過,曾駕駐這裡,“安駕”莊就因此而得名,附近還有護駕院,安臨站等村莊的名字。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曾在這裡安過據點。過去,這裡歸泰安縣,人們稱作泰安西南鄉。解放後劃歸肥城縣管轄,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速發展,已經由過去的村莊發展成初具規模的小城鎮。
從肥城市安駕莊鎮向北四公里處,有個村莊叫王傅泉。這個村分為兩個自然村,南面較大的自然村過去叫王家泉,北邊一個小村只有20餘戶人家,原名叫傅家溝,解放後合為一個行政村——王傅泉。
傅家溝這個小村,那時都姓張,張姓分兩個族系,分居在一條河溝東、西兩邊。鄉親們經過多年勤勞與奮鬥,至今已發展成為四十多戶,一百多人的小村莊。張氏家族的發展和每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鄉鄰和社會,離不開共產黨和國家的培養,特別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我們家鄉的前人們曾有一段艱苦的可歌可泣鬥爭歷史。
2004年10月的一天,風和日麗,我回到家鄉,領略了家鄉的變化,破舊、低矮的茅草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齊敞亮的新房子,家家過上了小康生活,徹底改變了過去的貧窮面貌,今日的小山村呈現著一片生機勃勃的興旺景象,我們感到十分欣慰。這天,我心情振奮,在耄耋之年,忘記了疲勞、忘記了自己年事已高和身體的病痛,一口氣登上了村子北面的靠魯山頂峰,把和我一起來的幾個年輕人落在了後面。
站在山頂靜氣凝神四面遠眺,頓時神清氣爽:啊!故鄉的景色原來是這么的美麗壯觀!靠魯山的北面山巒起伏,連綿不斷,片片茂林簇擁著無數的山峰,一直延伸在白雲深處,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東邊黃山頂上的日軍炮樓變成了平地,正在生長著綠油油的麥苗。轉首向西望去,那鬱鬱蔥蔥的“望魯山”與“靠魯山”,就向牛郎織女那樣隔河相望。他們的“眼淚”在兩山之間匯集成了一條長河,向南流入了大汶河,同時滋潤著兩岸眾生。
自古以來,河東邊的公路是濟南通往兗州的大道,也是兵家戰略要地,在兩山之間可以切斷南北交通要道,真可謂“一夫當關,千軍莫過”。這裡也是老革命根據地,抗日初期,有名的“陸房戰鬥”就發生在望魯山西北面。日本鬼子曾在靠魯山東邊的黃山頂上建起了碉堡,危害著附近村莊百姓的生活安全。自從肥城縣陸房戰鬥以後,日寇在泰西地區橫行霸道、作惡多端,激起了廣大人民民眾的憤恨,點燃了胸中的怒火,掀起了抗日鬥爭熱潮,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泰肥山區也發展成為對敵鬥爭的老根據地。
前些年,在肥城縣安駕莊鎮政府的領導下,勤勞智慧的家鄉的父老們,在望魯山與靠魯山之間的河上修起了攔河大壩,後來又進行了大修,成為一座中型水庫,使方圓十幾萬畝貧脊的土地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河壩附近建起了幢幢樓房。水庫在陽光照射下,就像一面巨大的鏡子,粼粼碧波閃爍著無數的螢光,那景色勝過天上的仙境。新建的大壩好似一條彩帶將兩座山連在一起,象一條飛架東、西兩山的巨大彩虹,又仿佛是天上牛郎織女每年“七.七”相會的“鵲橋”。,這就是人們在和平環境裡,改天換地帶來的巨大變化,鄉親們的智慧和業績,使家鄉的錦繡河山變得更加秀美,展現出了壯麗的風光。
我在靠魯山頂上,迎著溫暖的陽光向東、向南觀望,收進眼帘的是茫茫大平原。這裡是有名的糧倉——旱澇保收的汶陽田,自古就是齊魯必爭之地。這裡的人民世世代代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勤勞耕耘,奉獻了大量的糧食和農產品,也收穫著希望和幸福,養育著子孫後代生生不息。安駕莊西南有一處地下溫泉,蘊藏著豐富的礦物。在那初冬還暖的氣溫下,那一望無際的汶陽田裡,青綠的麥苗正在茁壯成長,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家鄉那小村莊被掩映在一片綠樹林之中,家宅依稀可見。
從我的家宅再向南幾里路,泰安至東平的公路從安駕莊鎮通過,路北便是東、中、西三個江莊村,這裡地下有豐富的水利資源。鄉親們正在裝點著自己的家鄉,利用地下水源澆灌、滋潤著這片富饒而美麗的沃土。現在的安駕莊鎮已建設成為肥城市有名的城鎮。村鎮建設、居民住房、商業物流、道路交通、精神文明、文化、農業、農民收入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上這些如果綜合利用起來,便可開發轉化成有巨大吸引力的熱能產業區和旅遊休閒勝地。這裡的資源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可以轉化為巨大的物質財富,到那時這裡會變得更加繁華。
我的祖父,父親當年經常教育我:“你在外工作別忘了養育你的家鄉和鄉親們,如果家鄉有困難,要盡力幫助。”所以,在我離開家鄉來到泰安的歲月里,對每一位來來泰安辦事、看病的鄉親們,都熱情接待、關心、幫助他們,給他們提供一切便利。在安莊鎮建中學、敬老院時,我和叔父都捐了錢和書籍。村里籌備架電時,買不到架電用的變壓器、電線桿、鐵絲、拉線等主要物資。當時那個年代還是計畫經濟,在那物資很緊張的情況下,我盡力請有關部門支援,幫助解決了變壓器、電線桿、鐵絲、拉線等所需的主要物資。村里種棉花,幫助購買了軋花機、彈花機等機具。村里修路我也及時捐錢支援,雖每次捐資不很多,但都是盡己所能,奉獻自己的一份報恩的心。我雖然在外工作多年,但依然盼望著我的家鄉更加飛快地發展,人民更加富裕,生活更加美好。
在我們村莊的林蔭小道上,我踏著遍地的落葉,披著那濃密的林蔭樹影,想起了童年在此拾落葉的情景:每年寒霜到來時,北風吹落了樹葉,人們便用竹子摟起來當燒柴,我們這些小孩子就用鐵條做成的彎針,再引上一條麻線,將較大的落葉,串起來拉回家去。那些年代,老百姓種莊稼,秋後收拾得地淨場光,“寸草回家,顆粒歸倉,”但是生活仍不足溫飽,而現在田間秸桿在地頭上用火燒掉,家家用上了煤、電、氣,誰還去揀那些落葉呢,讓那些落葉歸根化作春泥,使樹木更加茂盛的成長去吧。
我在幼年時,日寇侵略中囯,共產黨八路軍領導人民奮起抗戰,形勢十分緊張。這時,爺爺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他說:“咱們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現在就象一頭體弱的大黃牛,躺在那裡,被一群小老鼠欺辱,它們妄想吃掉這頭大黃牛,談何容易。等待有一天,大黃牛身體強壯站了起來,力氣大了,這群小老鼠就會被嚇跑了。”這個故事雖然早已變成了現實,但在我心裡始終難以忘懷,盼望著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起來。
泰西這片美麗富饒的山河大地上,在那烽火連天的抗日歲月,人民飽受了日本侵略者的蹂躪,廣大民眾在共產黨的組織和領導下,與敵人展開了頑強的鬥爭。下面記錄了這一時期共產黨領導泰西人民抗擊日寇、保衛政權、保衛民眾、保衛家園、打擊敵寇、英勇鬥爭的片斷,他們的鬥爭精神、犧牲精神、奉獻精神是一筆寶貴的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他們是可愛、可敬、無私而偉大的人民。他們的事跡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中國全民抗敵鬥爭的激烈場景和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
泰西的對敵鬥爭,實際上是一場人民戰爭。八年抗戰,三年內戰,泰西地區黨、政、軍、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壯麗的史詩。我們今天生活在安定幸福的社會裡,更加懷念他們,讓他們的鬥爭精神永遠激勵我們的後代奮勇前進。
我編寫本文的目的是,將泰西地區、黃河兩岸、東平湖周圍、泰肥大峰山區、梁山崑山地區的黨、政、軍、民團結起來,英勇對敵鬥爭的片斷記錄下來,以告慰在這一時期做出奉獻的先烈們,給下一代留下一點有益的東西,激勵子孫們繼承革命遺志,發揚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精神,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寫作之前,編者查閱了許多歷史和有關泰西地區對敵鬥爭的資料,也訪問了不少老革命、老領導,但更多的材料是從我叔父回憶錄中摘取的,尤其是陸房戰鬥的場面,是一位參加過該戰爭的老同志提供的。我叔父雖然年已九旬,至今頭腦清楚、思維敏捷、身體康健,特別是對他的親身經歷,依然記憶猶新,書中記載的完全是當時的實際情況,所以,這些故事情節也具有地方歷史價值。 作者 張繼恩

圖書目錄

目 錄
引 言………………………………………………………………………………………………………………1
第一章 美麗富饒的家鄉…………………………………………………………………………………………1
1 遇災禍 赤地千里………………………………………………………………………………………………1
張志法 痛別親人
2 教書育人 治家嚴謹……………………………………………………………………………………………9
勤儉節約 艱苦創業
第二章 鬼子來了 人民覺醒了…………………………………………………………………………………13
3 舊社會文化落後 西南鄉“三震” 同登科 …………………………………………………………………13
八架飛機炸泰城 學校解散 被迫 回家
4 夏張十人舉義旗 成立山東抗敵自衛團
泰西抗日起高潮 八路軍在陸房被圍困
5 陸房戰鬥 陳光指揮有方
英勇奮戰 狠殺日本鬼子
6 兄弟二人 掐死鬼子餵野狗
梁山設伏 殲滅敵偽四百多
第三章 奔赴抗日道路
7 滿腔熱情 叔父走上革命路
決心抗日 爺爺下令訂家規
8 夜行軍 初次受鍛練
過春節 家鄉靜悄悄
第四章 艱苦的歲月
9 發動民眾 建立對敵鬥爭實驗區
軍民團結 銅牆鐵壁把敵人困死
10 給鬼子送傷兵 日軍清剿泰西根據地
青紗帳里奔波 望著山上的敵人吃飯
11 吃了家中一隻雞 四年未進家門
鬼子到處修碉堡 清剿泰西平原
12 一夜行軍 只移動二里路
節衣縮食 度過困難時期
13 架起機槍 軍民搶收小麥
改名換姓 參加整風學習
14 聞著牛糞味 吃高糧面窩窩頭
挖地洞備戰 日本無條件投降
第五章 家鄉的抗敵鬥爭
15 急中生智 用繡鞋掩護親人脫險
地下黨員 慘遭鬼子與狼狗殺害
16 肉皮代油煎麵糊 王區長贊稱美食
西行幹部宿南屋 爺爺痛訓小愛孫
17 鞠躬盡瘁 葉子真魂歸故里
躲避災禍 呂家暫住傅家溝
18 末日來臨 鬼子膽戰心驚
垂死掙扎 依然徹底滅亡
第六章 難忘的解放戰爭
19 揭去假面具 國民黨軍進攻解放區
溫口訓地主 南旺湖突圍告別老鄉
20 全縣齊動員 拿起槍分田地
鵝鴨廠戰鬥 軍民協手殲敵
21 引誘敵人北上 劉鄧大軍趁機南下
敵人狗急跳牆 瘋狂報復當地民眾
22 中秋之夜倍思親 明月輕舟盪水泊
解放戰爭向南移 土地改革掀高潮
23 進城工作 乘了馬車乘火車
冒雨行軍 一路歡笑一路歌
24 黃河滔滔 乾群堅守大堤
省委下令 確保萬無一失
第七章 情系老區人民 革命友誼長存
25 囯令花甲 老區人民奔小康
人到古稀 願革命情誼長存
26 九十高齡 深切懷念著戰友
革命情誼 令人難忘的記憶
27 祝 壽 詞
第八章 國事 家事 個人事 事事關心
親情 鄉情 戰友情 情情難忘
28 勤儉持家 為抗戰不辭辛勞
賢妻良母 待鄉親和睦友善
29 爺爺墳前 我叔父悲痛欲絕
奶奶明理 囑兒常回家看看
30 和平協商 夫婦雙方得解放
婚姻自主 走上美滿幸福路
31 才疏識淺 立志磨勵勤學
半生坎坷 晚年繼續奮鬥
32 結 束 語
33 附 錄 一
一部輝煌的革命歷史長卷

正文節選

第一章 美麗富饒的家鄉
遇災禍 赤地千里
張志法 痛別親人
傅家溝,地處兩山兩嶺加一溝,村莊正北面是“靠魯山”,東北面是黃山,村東西各有一道嶺,東面一道嶺從黃山向南長約兩公里,嶺上過去布滿雞蛋大的石英石,人們叫它為“火石嶺”,現在已改造成了良田;西面的嶺從靠魯山西邊向南延伸,所以稱為“抗山子”。靠魯山前有兩條溝在傅家溝村北匯合成一條溝,溝內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樹木,就像一條綠色的巨龍,從村中間向南延伸著。在兩溝匯合處有一石崖,過去由於村北面地下水源豐富,溝中有許多小山泉,涓涓清流,長年不斷,在村後匯合一處,從村中向南流去。附近水源並不充沛,這一清泉溪流成了這裡人們生存的保障。這小村二十餘戶人家分別居住在溝東西兩邊,這點泉水已經惠及了十餘代住在這裡的人們。遇到連年乾旱,這些泉水也未乾枯過。
傳說:古代有一次連年乾旱,一隻巨大的鳳凰,深夜來這裡飲水,被“靠魯山”的山神扣留在此,鳳凰頭在兩條溝匯合處化作一處石崖,其身展延到北山及兩嶺之間,這條河溝成了形似龍飛鳳舞、龍鳳呈祥的地貌景象。現在已圍繞著“鳳凰”建起了四個小水庫,一條小柏油路像彩帶一樣將這四個翡翠般的水庫系在了鳳凰的頸項上,從此再也不用找水喝了。我至今仍然記得那石崖就像鳳凰的頭和嘴,童年時常在這裡捉小魚、拾樹葉、割草,渴了就捧起清澈的泉水,美滋滋地喝上幾口,家鄉的泉水“真甜啊!”。
清泉潺潺匯細流,樹影入水戲魚游。
風和日麗蝶飛舞,黃雀歌唱在枝頭。
靠魯山南面的山腰上有一很高的石崖,上面是一處巨大的石坪,坪上有五塊碩大的石頭,當地民眾稱其為“臥牛石”。傳說:古時有一次靠魯山頂上的五塊巨石滾下來,恰好停在石坪的邊沿上,天長日久,這五塊石頭化作石“牛”,每天深夜到二十多里外的大汶河裡去喝水,天不明便回到石崖上。這石牛的眼睛在夜間好像燈籠那么亮,後來,被外地人挖走了石牛的眼睛,從此,這石牛便永遠停留在這大石坪上,面對著傅家溝村東面的人家。許多人聽了傳說,看了這裡的地貌,稱讚說“真是一處風水寶地。那五塊石頭如果從石崖上滾下來,下邊的農田就會受到很大的損失,看來,這石頭確實是有靈氣的。”
鳳棲寶地“靠魯”前 “五牛”團聚保福安-
玉龍待機 騰雲起 錦繡家鄉 留詩篇
大約距今150年前,這裡居住過傅姓人家,所以,起名叫傅家溝。後來傅氏家族遷往外地,在村東頭只留下兩座墳頭和墓碑,逢年過節,還有人來燒紙、向墳上添土、上燈。
明朝初年的移民活動,自明太祖朱元璋起,經建文帝、明成祖,歷時五十餘年,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史所罕見。當時的移民可分為以經濟為主的移民和以政治、軍事為主的移民。明朝初年,以發展經濟、穩定社會為宗旨的經濟移民活動,則以山西的大槐樹移民規模最大、涉及範圍最廣、計畫性也最強。這種移民活動,從洪武二年開始,一直持續到永樂末年,規模較大的移民活動前後總計十八次之多,移民總人口超過百萬人,遷民地區涉及今天的十八個省市的五百餘縣市。那大槐樹上的老鴰窩,成了現今一億多華夏子孫心目中故鄉的象徵,成了他們縈迴夢裡的精神家園。
我們這個張氏家族,就是在明朝永樂年,以發展經濟、穩定社會大移民活動中,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老鴰窩處被劈了腳指甲,綁著胳膊手,押解到山東肥城南面的安臨站一帶落了戶。
到了鹹豐初年(1851年後),連遭旱、蝗災害,加之連年戰火,赤地千里,“禾無收,人相食”。在肥城南安臨站一帶居住的我的祖輩,這時已不知居住了多少年代。依然過著不得溫飽的生活。
張志法為了生存,擔著炊具和破爛衣物從安臨站、新宅村一帶來到這裡,他選擇了一個土坡,用樹枝、雜草搭起一個窩棚居住下來,首先在窩棚前栽上一棵楊樹,作為落戶紀念,同時也盼望今後的生活象楊樹那樣茂盛地生長起來。他們開荒種地,利用溝坡栽樹,養畜禽、種瓜菜,維持生活。我們家族的這些前輩們都很勤勞、善良。到了張志法的孫子——鳳字輩,家庭狀況發生了變化,人口增多,生活逐漸好轉起來。
俗話說:“窮則思變”。張志法剛來時,傅家溝一帶自然條件很差,全是丘嶺薄地,張志法的長孫張鳳珠逐漸認識到,單靠種地難以改變貧窮面貌,他四個兒子及全家人分工協作,齊心協力,種田、建房、學中醫、讀書學文化,從多方面發展家業。尤其是學習文化和中醫後,教書育人,治病救人,收入逐年增加,日子慢慢好轉,這個大家庭逐漸有了生機,先後蓋起了幾處瓦房,後來被人稱“四大院”。
老四張玉潔曾苦讀“四書”,未考中舉人,便辦學教書育人,成為附近有名氣的“四書”先生。老大張玉明則苦心學習中醫,成為遠近聞名的中醫先生,由於他的醫術較高,有不少達官貴人經常來請他去診脈治病。因此,鄰里鄉親有關人士先後為這個家庭掛過兩塊匾額,一塊掛在張玉明家大門上的匾,是紅底黑字《春永護庭》,還有十二幅屏,是下江莊的舉人葛延英所寫。民國年間,在老二張玉顯八十壽辰時,鄉親眾人送了一塊匾和十二幅屏,匾上寫的是《齒德典偶》,是前寨子村武蘭亭前清秀才書寫的,掛在張玉顯家正堂屋中。
張志法是張家移民山東的第5代人,到傅家溝落戶至今已經發展到了第13代人,這一百五十多年來,從一個封建的舊社會演變到新中國的今天,這個家庭也像細胞一個個分裂那樣,分化成許多的小家庭,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這是隨著中國革命和歷史的發展,表現在家庭中的演變過程。我的家庭是社會大家庭的一個細胞,我的家人也是廣大人民對敵鬥爭中的一員。本文就以我個人的口述,介紹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在泰西地區和我的家鄉、家庭中,發生的抗敵鬥爭的故事片斷。
教書育人 治家嚴謹
勤儉節約 艱苦創業
我的老爺爺名叫張玉潔,是張志法的重孫,他在兄弟四人中最小,所以有幸學文化,他決心苦讀“四書”,想一舉成名。那時他一心上學讀書,無暇顧及家事,上學花費較多,雖然考舉未中,但是他卻憑著自己的學識在家鄉辦學堂教書育人,成為了教“四書”的先生。他堅信孔子的禮教和“唯有讀書高”的思想,他的這個想法使他的後代人受益匪淺。
張氏從張志法在傅家溝落戶,長子一支傳到“玉”字輩,兄弟四人成長起來,各自娶妻生子,人口漸多,必然要分家各自過日子。老四張玉潔娶妻晚,忙於辦學教書育人,很少過問家事,淡薄名利、與世無爭。在分家時,他主動提出將好的瓦房讓給兄長們居住。自己要了靠村東北角那幾間低矮的茅草房,房子北面是河溝,東臨高坡,西邊是低坡,宅西邊與長兄一牆之隔,老四家比老大家的院子高出了近兩米。兄長們見老四分得的房子差一些,便將宅後邊的河溝分給老四作為補償。
老四張玉潔是我的老爺爺,他和我的老祖母雖然知書達理,但是由於受那個時代的影響,固守封建禮教,“三從四德”。 他的治家格言是“處事德為本,居家書為先”。我的老祖母是過日子的好手,分家之後更是處處省吃儉用,除了自己種點蔬菜外,從不買菜吃,醃上一缸蘿蔔就是一年的菜了。
我老祖母只有一個兒子,就是我的爺爺張曰讀,先娶妻劉氏,娘家是村西相距兩公里的上莊爐村,生一子一女,我這位祖母病逝後,續娶妻也姓劉,娘家是邊家院鎮南邊的王家堂村。她們都是刻苦勤勞、節儉持家,且重視讀書的人家。我爺爺的名字就是我老爺爺讓他發奮讀書而起的,他讀過“四書”、“五經”、“論語”這類的書籍,寫得一手好毛筆字,曾經教過學生,附近村莊的人都知道他的人品,是一位識文解字、懂禮儀的人,所以,在這兩輩人的教育下,他的子孫後代們打下了一個“處事德為本,居家書為先”的良好基礎,這句話也成了我們後代的傳家寶。
我爺爺為人剛強、耿直,善待親友,家族和睦,處事公正,
在他的管理下,使得整個家庭團結和睦、家風純正、鄰里友善。他在我們後輩心目中是十分偉大的。他對子孫十分愛護且管教甚嚴,卻從不打罵,以理施教。再加上我的老祖母十分固執封建禮儀,家規嚴厲,小輩們有錯或有浪費損失之事,就得跪著認錯求情。據說,有一次,我老祖母的孫媳不慎打了一個黑陶碗,趕緊從鄰居家借來一個補上,但沒能逃過老祖母的眼睛,他說:“你們等著,叫你們過不好年。”到了大年初一早上,鄉親們來拜年了,她還在床上生氣沒起來,小輩們再三勸說,她就是不起床,小輩們只好一齊跪下求了多時才算完事。她雖然如此嚴厲,但子孫們都很孝順,給後代人傳下來一個好家風。這時的家境,雖比剛分家時有所好轉,但並不富裕,只能勉強度日,到了我們這一代仍然住著那幾間低矮的茅草房。
我爺爺有三個兒子,我的伯父張緒堯與我伯母因傳染上瘟疫,無錢治病,雙雙英年早逝。我父親名叫張緒賢,他一生除年幼時上過幾年學外,-生在家種田養家,孝敬老人,撫育後代。我叔父原名張緒震,1922年舊曆九月生人。參加共產黨和革命工作後,晚年在北京離休。
我爺爺愛讀書,知識廣泛,在我老祖母的嚴厲管束下,他深刻認識到:民以食為天,農民以土地為生活之本的道理,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他承擔起了家庭重擔。他把重點用在種地上,平時精打細算,注重積累,全家人省吃儉用,處處節約,積少成多,再加上那時人口少,會算計,治家有方,把從牙縫裡省下來的錢積累起來,用於購買土地。經過四、五十年的艱苦努力,由原來分家時的幾畝大地,發展到十幾畝脊薄的土地。地多了顯得家中勞動力少了,大人孩子都下地幹活,那時莊稼活全靠手工勞作,缺肥少水,管理不好,莊稼長得像猴毛,土地雖多卻收成了了,但是地多用工也多,人手不夠,只好僱工種地,所以,到了土地改革時我家被劃為富農成份。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我們家正是依靠這些土地生產出的糧食,幫助和掩護了來往我家的共產黨的幹部和工作人員,解決他們的吃住問題,為革命、為支持抗日戰和解放戰爭做出了一些貢獻。土改時劃出去了一部分土地和部分農具,從而也減輕了我們這個家庭的種地勞累之苦,也打破了自古以來單純靠種地為生的觀念和生活模式,為這個家庭今後的變化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社會評價

2012年04月07日泰安日報一《鮮為人知的泰西戰鬥》為題目簡評了張紀恩歷史佳作《鐵壁·丹心》。
《鐵壁·丹心》出版了,這是泰安日報社退休幹部張紀恩離崗後編著出版的第五部作品。日前,我去看望這位年近八旬的老大哥,受到了他的熱情接待。說起他的書法作品和他用了將近一年時間編著的《鐵壁丹心》,他拿出一本尚待修改的書稿送給了我。
張紀恩的老家和我在一個小山村,過去名叫傅家溝,解放後改名為王傅泉村。我佩服他的毅力,他在退休後的十幾年裡,練習各種字型的書法,獲得了許多大獎,還寫了不少詩詞歌頌祖國和家鄉,出版的5部作品都贈送給了親朋好友。家鄉人到泰安找他辦事,他總是熱情接待,盡力幫助。他離開家鄉雖然60餘年了,但他的心始終關懷著家鄉。
我捧著這部沉甸甸的近二十萬字的書稿,心情十分激動,不分晝夜地閱讀了一遍,紀恩大哥在耄耋之年完成的這部作品,是他老年繼續奮鬥的結果,書中記載的內容使我深受教益。他退休後本應頤養天年,可他仍不停步,他這種自我奮鬥的精神一般人很難做到。
這部《鐵壁·丹心》寫的是泰西黨政軍民抗敵鬥爭中鮮為人知的故事。書中以泰西地區、黃河兩岸、東平湖周圍及泰西山區為背景,記錄了家鄉的老共產黨員、地方幹部和人民民眾團結起來,配合人民軍隊和地方黨政,在開展對敵鬥爭中發生的地方鬥爭故事。
八年抗戰,三年解放戰爭,鬥爭激烈、戰火連連。泰西地區是有名的抗日根據地,曾經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對敵鬥爭故事。《鐵壁·丹心》中從日本鬼子飛機轟炸泰安城、泰西起義寫起,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這一時期內,人民民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泰西起義點燃了抗日鬥爭的烈火,家鄉的有志之士也積極投入到抗日鬥爭的行列中來。1938年至1940年,我們村最早加入共產黨的有辛捷、王樂耕、王曉亭(王克震)、張緒震(張雨辰)等,他們都是有知識、愛國的抗日青年,除辛捷去了南方工作外,其餘3人都在泰西地區堅持抗敵鬥爭,直到最後勝利。張緒震在泰安上學時就參加了抗日宣傳組織,回家鄉不久便投身到抗日鬥爭中來,全家人也都積極支持抗日鬥爭,做了不少奉獻。
泰西地區的黨政軍民,在槍林彈雨中不怕犧牲,英勇殺敵,他們爬山越嶺、忍飢挨餓、頂風冒雨、青紗帳地里奔波,山坡、河溝里藏身,冒著敵人的炮火,衝出包圍,不怕酷暑和嚴寒,連續不斷地夜行軍,踏遍了黃河兩岸、東平湖邊以及泰西山區和平原,他們堅信勝利一定能實現。
《鐵壁·丹心》中還記載著在天災人禍的年代,戰火連連,人民生活困難到了極點,但老百姓仍省吃儉用支援抗日鬥爭。在長期的對敵鬥爭中,有不少民眾和抗日工作人員一片丹心為國為民,甚至獻出了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跡。因此說,這部著作不單是一部歷史記錄,也是一部教育後代不忘歷史、激勵人們奮進的好教材。
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地方黨政工作人員,紮根於民眾之中,軍民團結一心,組成了強大的銅牆鐵壁。在抗敵鬥爭中,許多有志之士英勇殺敵、頑強奮鬥,獻出了寶貴生命,一部分同志倖存下來,在戰爭年代,他們團結奮鬥,克服千難萬險,取得了最後勝利。他們到了老年,仍沒有忘記戰爭年代結下的情誼,沒有忘記老根據地支持革命的人民民眾,仍然關心國家大事和人民的安危,向災區、災民捐錢,支持老區的發展,始終保持著老革命的本色。
《鐵壁·丹心》記載的雖是地方對敵鬥爭中的一個小側面,但卻是全國對敵鬥爭中的一個縮影,反映了全民抗敵鬥爭的激烈場景,泰西人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壯麗的詩篇。正是由於革命前輩們的英勇奮鬥,才使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安樂的生活。
《鐵壁·丹心》的出版,是一件可喜的事,它不但讓泰西人民知道當年對敵鬥爭的實情,也給後人留下了一部具有革命傳統教育意義的詩篇。

作者簡介

作者照片作者照片
張紀恩 ,筆名:己心。1934年岀生於山東省肥城市。曾在泰安日報社供職,現退休,高級職稱。系中華老人文化交流促進會中國書畫家委員會委員、北京華夏博學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亊、北京寫作學會詩書畫委員會研究員、中國詩詞研究院副院長,山東省老新聞工作者協會會員,泰安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泰安市偉人毛澤東書法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青島海韻金石書畫院名譽院長、高級客座教授。
寧靜致遠&nbsp寧靜致遠&nbsp
並被“ 長沙市羲之囯際藝術中心” 聘為“藝術顧問”。
作者出生於六代書香門第,自幼喜愛書法,始終與筆墨為伴,苦練古今名人書法藝術,博採眾家之長,尤其是喜愛毛澤東的手書,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堅持臨摹和研究。其書法作品在全國各地參展比賽,20多次獲金獎及一等獎。許多書法作品和詩詞被收錄全國書畫大典或精品集出版發行。有的刊物在封面刊登作者照片或書法作品。獲得了許多證書、獎盃、獎盤、獎牌、獎章等。
作者張紀恩出版有《張紀恩書法作品選》、《故鄉家庭 翰墨情》及
滿江紅 張繼恩作滿江紅 張繼恩作
《毛澤東手書體——毛澤東詩詞、古詩詞》、《輯聯索趣》等書。還撰寫了《休閒趣話》兩本,以及真草隸篆、毛澤東手書體等許多長卷。被授予《世紀文壇藝術百傑》、《全國優秀老年藝術家》、《華夏博學藝術精英》、《全國百家優秀書香之家》等許多榮譽稱號。

創作背景

流年似水,光陰如箭,轉瞬間,我的叔父張雨辰已是87歲的老人了。2008年中秋節前夕,叔父與嬸母來泰安小住十五天,探訪會見了許多在泰安居住的領導幹部和親朋好友,心裡十分高興。
我們兄弟五人都居住在泰安市,在叔父下榻的賓館裡,我們圍坐在兩位老人身邊,聆聽他們的教誨,使我們感受到與父母在一起般的那種親切、溫暖和幸福。
我叔父雖然步入耄耋之年,身體有病但精神矍鑠、神采奕奕、才思敏捷。他近年來寫了20餘萬字的回憶錄,書名為《平凡人生》,我捧著這部沉甸甸的書稿,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四天時間讀了一遍,受益匪淺。我深深感到叔父至今仍然保持著超強的記憶力,以及當年那種旺盛的戰鬥精神、堅強的革命意志,所以他能夠將國家大事及自己經歷過的一切事件、甚至時間、地點、人名等都始終銘記、印刻在自己的腦海中。他所寫的回憶錄手稿中,所經歷的事件至今歷歷在目,他那揮之不去的戰鬥經歷、革命實踐、工作與生活的情景,就像錢塘江迅猛衝來的大潮一樣完完全全噴涌、傾注在他的《平凡人生》之中。這是一部充滿對黨的歷史的記載和歌頌、對敵人的憎惡和仇恨,對人民的讚美和頌揚的歌,字裡行間充滿了對黨、國家和人民民眾的無限忠誠和熱愛。我叔父自從參加革命工作那天起,就將自己的一切獻給革命事業,不管環境多么惡劣、生活多么艱苦,戰鬥多么危險,他總是立場堅定,勇敢面對,臨危不懼,緊緊地與人民民眾聯繫在一起,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政策,實事求是地完成任務,最終得到了黨組織的肯定,人民民眾的擁護和支持。 我叔父是一位十分慈祥的人,一生謙虛謹慎、嚴以律已,關心他人。他在戰爭年代所吃的苦,受的罪,很少對人們訴說,所以我們晚輩們也知之甚少。 當我通過《平凡人生》看到他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衝出敵人包圍的戰鬥場面時,我的心也加快了跳動,十分擔心他和戰士們的安危。當看到他與集體失去了聯繫,爬山越嶺,忍飢挨餓,既危險又勞累時,更是百感交集,淚如珠下。當看到他與戰友一夜間挖出一個地洞,睡在洞裡,民眾為他們送飯、做掩護時,我也想起了我的家庭,在那艱苦歲月里曾挖了兩個地洞掩護和留住過許多的共產黨的工作人員,我爺爺和我父親為他們站崗、送信、帶路、送飯。在環境惡化的夜晚,我父親扛著被子和草苫子領他們去山溝里睡覺,第二天天未亮再去接他們到家裡來吃飯、辦公,如果有發生情況,夜間還得給他們送信。像他們這樣為共產黨、八路軍服務的民眾才是無名英雄,他們的事跡,甚至連自己的親人也不知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不知為黨、為國、為人民做出了多少貢獻,換來了幸福的今天。他們才是無私、無畏、偉大而又可敬佩的人。我的叔父正是在人民民眾的關懷支持下,才得以逢凶化吉,轉危為安。我們十分慶幸,他平安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我叔父自從加入共產黨之日起,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給了黨。嚴格按照黨的指示辦事,時刻保持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經常向黨組織匯報自己的思想情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出自身努力方向,使工作避免了犯錯誤走彎路,因此受到同志、朋友、民眾的歡迎和擁護,至今有許多人和我叔父長期保持密切聯繫。此外,他十分關心家鄉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家鄉建中學時他主動捐錢、捐書,還給村里捐錢肋老扶貧,為集體經濟獻計獻策,還經常教育我們後代人為鄉親們多做些有益的事情。
我叔父一家人生活十分儉樸。他嚴格要求自己,不牟私利、不搞特權、平易近人、關心親朋。他那樂觀和善的品德常給人以親切之感。他一生勤謹,生活儉樸,時刻關心家鄉的親人,為我父親在北京治好了病,還常給我母親、姑姑們寫信問候,每逢回家都登門探望親戚和鄉村鄰里。我結婚時,叔父給我買東西寄來。他經常來信教育我兄弟們為黨好好工作,努力學習,使我得以健康成長。
我的嬸母也是一位慈祥、和善、可親可敬的老人。她十五歲即參加抗日,把一生獻給了革命,與我叔父風雨同舟,相伴度過坎坷的春秋,攜手步入老年。他們共同獲得中共中央授予的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我嬸母是一位堅強的戰士和工廠領導人,在家裡是賢妻良母,她第一次回老家,就爭著燒火做飯。打掃衛生,什麼活都乾,和我母親形同親姐妹,深受晚輩們尊重和愛戴。今天我們後輩們跟兩位老人在一起,享受著兩位老人的恩澤,我們終身難忘。
我讀完我叔父的《平凡人生》,扶額深思,深感我叔父至今仍保持著過去那種堅韌不拔的毅力,他的人生燃燒著晚輩們高不可攀的激情。他自參加革命那天起,就象在春雷滾滾之中不斷奔向那更高的目標,到達了一個色彩絢麗的晚年,使我銘感不忘。讀著叔父的回憶錄,我仿佛聽到戰爭年代那隆隆的槍炮和驚鳴的飛機聲,腦海中經常出現叔父和他的戰友們與敵人浴血戰鬥,與老百姓在一起挖地道的場景;也時常想起我叔父、嬸母過去突然回到老家時給全家人帶來的喜悅,以及他們和善親切的面孔,這一切都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我叔父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他為我們後代留下了一部具有歷史意義、教育意義和史料價值的優秀作品和寶貴財富。 贊 叔 父
弱冠離家從軍行, 壯志凌雲上征程。
艱苦奮鬥付黨國, 無字口碑贊其名。
古稀回首漫漫路 捫心無悔黨叮嚀。
離休仍牽國家事, 畢生廉潔人稱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