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人民日報國際評論]

“鐘聲”“中國之聲”的簡稱,暗中蘊含有“警世鐘聲”的寓意。它是人民日報國際評論,以“鐘聲”為筆名的國際評論自2008年11月推出後產生了較大影響。這是人民日報國際部繼“國紀平”之後創立的又一新的署名評論,以正面闡述中國對一些國際問題和涉華問題的立場與主張為重點,在風格上以快速反應、尖銳鮮明見長,與“國紀平”的重大題材、深入評析形成互補。

基本信息

取“鐘聲”這個筆名,是因為國際部記者和編輯針對一些重要的國際問題和涉華問題,希望發出中國自己的聲音。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涉及中國的國際事務越來越多,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待也越來越多。作為中國的權威媒體,人民日報有義務對一些重要的國際問題和涉華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針對一些國際社會的不實指責進行反駁。

參與“鐘聲”文章寫作的是人民日報國際部的編輯和記者,每篇文章都經過多人討論修改,因此它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2009年1月4日《2009,讓希望升騰》的“鐘聲”文章,全面分析了新的一年國際社會面臨的嚴峻挑戰,並在準確把握時代趨勢和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展望了世界各國通力合作、共克時艱的美好前景。文章發表後受到了中央領導辦公室的表揚,認為此文論述透徹,有思想深度。1月8日,本報三版又在頭條位置刊出“鐘聲”文章《推卸責任的荒唐之舉》,批駁美國財長保爾森曾經指責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高儲蓄率導致全球經濟失衡進而引發國際金融危機的謬論。文章見報後,立刻引起強烈反響。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鳳凰網、中國經濟網、搜狐網、騰訊網、中廣網、中財搜尋等十幾家大的入口網站紛紛在顯要位置及時予以轉載,“鐘聲”傳遍四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