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中我

鏡中我

由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在他的1902年出版的《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一書中提出。他認為,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通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

基本信息

理論簡介

“鏡中我”的提出

首次為美國社會心理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庫利提出並用來說明自我觀念形成過程的基本概念。在庫利之前,美國實用主義心理學創始人威廉·詹姆斯曾把“自我”(self)分成“主觀我”(I)和“客觀我”(Me)。“主觀我”是指我自已感到是自己;“客觀我”是指通過別人客觀地看到自己。據此,庫利引申出“鏡中我”的概念。他認為,自我的觀念不完全是主觀的,而是要依賴客觀,是社會的;真正的自我是一個社會的我,是受他人態度影響而產生的我,其形成是主客觀的結合過程;一個人要形成和發展自我意識,就必須在社會互動中把自己視為一個客觀對象,也就是必須“看自己象別人看自己一樣”。它是一個反顧自照的想像過程,包括以下三個階段:想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何出現在別人的眼中;想像別人如何評價自己;形成某種自我意識,如好壞、驕傲和羞恥等。

“鏡中我”的形成

“鏡中我”也叫“社會我”,只有通過傳播,通過互動,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形成“鏡中我”。在庫利的著作中,傳播是“鏡中我”形成過程中“唯一”的關鍵要素,沒有傳播,人際關係處於靜止狀態,沒有辦法形成“社會我”。

庫利認為“鏡中我”形成有三個階段:一、我們所感覺到我們在他人面前的形象,這是感覺階段,是我們構想的、他人的感覺;二、我們領悟了別人對我們的行為的判斷,這是解釋或定義的階段,即我們想像的他人的判斷;三、基於對他人反應的理解,我們評價我們的行為。

人物簡介

庫利是美國早期著名的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對傳播與人的社會化問題進行了深入地研究,並提出了“初級群”和“鏡中我”的概念。“鏡中我”是社會角色和社會互動的經典概念,是庫利在1902年出版的《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一書中提出的,源自庫利對自我的反映特徵的一個比喻:每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的一面鏡子,反映著另一個過路者。

相關概念

庫利提出“鏡中我”的概念,用以強調個人與社會之間有機的和穩定的聯繫。他認為問題不在於承認個人或社會哪一個處在優勢,而是要考慮個人如何存在於群體之中,以及群體如何存在於個人之中。與他的群體論相一致,他假定:“一個單獨的個體是未曾經驗過的抽象;同樣,一個社會,當被視為與個體分離的事物時也是如此。真實的是,人的生活可以從個人方面去考察,也可以從社會的,即總的方面去考察。”他的這種認識與極端原子論的個人主義相對立,而以相互作用或相互滲透作為社會學研究的特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