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本堡設自嘉二十五年,隆慶六年磚包,高三丈尺,周一里三分零,設操守官一員,所領見在旗軍三百一十一名,馬一十六匹。分邊沿長一十三里三分,邊墩二十一座,火路墩一座,內榆林、水磨等口俱極沖,通大虜。邊外乾沙溝等處,酋首老塞 啞失戶等部落駐牧。
嘉靖間零賊從此入寇,攻掠天城等處,勢甚猖獗。蓋本堡邊外多深溝曲澗,逼近夷穴,易於竊發。堡無井,取資邊外,倘則利害與鎮寧、鎮門等。邊外舊牆久廢,遺墩尚存,虜一登臨,堡之虛實畢照。議者欲復舊牆。俾鎮寧、鎮口、鎮門數堡皆可藉以守暸,蓋亦制勝之策雲。
隸屬
大同鎮:鎮治今山西省大同市,管轄東起鎮口台(今山西省天鎮縣東北)西至丫角山(今山西省偏關縣東北)的長城防禦。
現狀
天鎮縣境內長城,全長約一百零五華里,已無磚砌敵樓存在,僅存有黃土夯築的墩台六十一座。
長城分別由河北省懷安縣桃溝村、西洋河鄉馬市口,南北兩路進入山西省天鎮縣境內。由桃溝村北跨平澗溝進入天鎮縣的毛石乾砌長城,大致向西約十五華里,至海拔一千七百二十二米雙山,轉南跨西洋河抵新平堡鄉的西馬市村。由懷安馬市口向西進入天鎮平遠頭村的長城,大致向西經八墩、十六墩、二十墩抵新平爾村,與北路長城相交。
北路長城築在崇山峻岭之上,沿山脊跨崖躍谷。因山勢險峻,修築簡單,今多已圮塌成堆。南路長城在西洋河北,沿山坡平地西行,城牆全為黃土夯築,高大的墩台分騎牆墩和牆外墩兩路,十分堅固、雄偉。土牆及墩台只有部分人為毀壞。據當地老鄉講,過去每隔四、五座土墩台有磚樓一座,已蕩然無存。
明嘉靖二十五年設有鎮口堡,隆慶六年磚包,堡城周一里三分,高三丈五尺,明時在此駐操守,防守長城十三里,邊墩二十一座,火路墩一座。明嘉靖年間蒙古族俺答汗部多次由此入犯。此二堡,今均已廢毀。
長城並非一道龐大而簡單的牆,它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龐大的體系,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機制,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九鎮中每鎮設總兵官作為這一段長城的最高軍事長官,受兵部的指揮,負責所轄軍區內的防務或奉命支援相鄰軍區的防務,總兵官平時駐守在鎮城內,其餘各級官員分駐於衛所、營城、關城和城牆上的敵樓和墩堡之內。
史書文獻
1.《明史·地理志》,中華書局1974年版,卷41,第972頁。
2.《三雲籌俎考·險隘考》,卷44,第11、18頁。
3.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華書局1955年,卷44,第1862、1863頁
長城關隘
長城嘉峪關、山海關、居庸關、玉門關、井陘關、娘子關 、雁門關、偏頭關、平型關、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黃崖關、 瓦橋關、虎山長城、鴉鶻關、牛莊城、分水關、寧遠城、陽關、平定堡城、清陽關、新安關、鎮遠關、錦州城、馬水口、 倒馬關、九門口、老龍頭、董家口、劉家口、馬蘭關、新開口、插箭嶺關、金山嶺、獨石口、張家口、馬市口、羊房堡關、水口關、紫荊關、宣化城、三屯營、三道關、大毛山關、義院口、界嶺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關、白洋峪關、青山關、 鐵門關、潘家口、龍井關、洪山口、上關、 常峪口、狼窩溝口、新河口、白石口關、浮圖峪關、烏龍溝關、飛狐口、寡婦樓、 司馬台、慕田峪關、沿河城、將軍關、白馬關、鹿皮關、河防口、蓮花池關、黃花城關、撞道口關、九孔樓、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雞鹿塞、高闕塞、大同城、殺虎口、威魯堡口、金鎖關、黃澤關、黃榆關、北樓口、寧武關、利民堡口 、得勝口、鎮宏堡口、平遠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樺門堡、瓦窯口堡、鎮寧堡口、鎮口堡、守口堡口、鎮邊堡、鎮川堡 、宏賜堡口、鎮羌堡口、拒牆堡口、拒門堡口、助馬堡口、破魯堡口、保全堡口、寧魯堡口、破虎堡口、殘虎堡口、馬堡口、雲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敗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將軍會堡、丫角山、老營堡、紅門口、老牛灣堡、陽方口、白草關口、廣武城、北樓口、狼牙口、龍泉關、固關、鶴度嶺口、馬嶺關、支鍋嶺口、峻極關、吳旗秦長城、魏長城南起點、定邊城、高家堡、鎮北台、統萬城、韓城魏長城、黃甫川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