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金雲紋敦

錯金雲紋敦

錯金雲紋敦(cuò jīn yún wén dūn),屬於金器,清宮舊藏文物,原有蓋,已失。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名稱】:錯金雲紋敦
【類別】:金器
【年代】:宮舊藏文物 簡介

簡介

錯金雲紋敦 錯金雲紋敦

錯金雲紋敦,高10.2cm,寬21.2cm,口徑16cm,重1.18kg。 器作半球形,雙環耳,三短足。通體錯金花紋。口沿飾幾何紋一周,腹中部飾流雲紋,下部飾竊曲紋、垂葉紋,足飾獸面紋。原有蓋,已失。 此器為清宮舊藏文物。

關鍵字

竊曲紋

《呂氏春秋·適威》:“周鼎有竊曲(一作窮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總的特點是長帶形,兩端鉤曲,始見於西周晚期。 

盛食器,將鼎、簋的形制相結合發展而成。產生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晚期。《爾雅·釋丘》疏引《孝經緯》:“敦與簠、簋容受雖同,上下內外皆圓為異。”

幾何紋

青銅器上的幾何紋飾是一些點、線、圈、角的集合。幾何紋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紋飾。幾何紋亦是青銅器上最早出現的紋飾形式,在春秋戰國之際用作主體紋飾已屢見不鮮。

獸面紋

獸面是古代人們想像中的怪獸的面部,將其刻畫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紋飾稱獸面紋。宋代的學者把獸面紋稱為饕餮紋

錯金
古代金屬的細工裝飾技法之一,出現於春秋時期。因多用金銀絲,故也稱金銀錯或錯金銀。通常的做法是用金、銀或銅等金屬絲、片嵌入玉器或青銅器表面預先留好的凹槽中,形成圖案或文字,然後用錯石(磨石)錯平磨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