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皮影戲

錦州皮影戲

錦州皮影戲最早可追溯到清代,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有四代傳人。史料記載:“明末清初,皮影戲由關內傳入,外地皮影藝人在錦傳藝收徒,以此為業,凡農閒、慶豐、許願、求雨、廟會、節日均有影事活動。”

簡介

錦州皮影戲-雙面影人錦州皮影戲-雙面影人

所屬地區: 遼寧·錦州 · 古塔區

文化遺產名稱:錦州皮影

遺產編號:Ⅳ-34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錦州市古塔區

遺產級別: 省

影人製作方法

錦州皮影戲的影人是用驢皮雕刻而成,再把塗了顏色鏤雕玲瓏的影人映照在影窗上,隨著歌唱和音樂的伴奏來表演一定的故事情節,所以被人們稱為“驢皮影”。皮影在造型上借鑑剪紙、木刻、版畫等藝術形式,刀法細膩精湛,色彩活潑典雅,各行當臉譜分明,表情生動,具有濃重的地域文化特色與較高的美學價值。

主要影卷作品

 

皮影戲皮影戲

 錦州皮影戲的主要影卷作品包括古代作品影卷、悲歡離合影卷、兒童影卷等7大類。可是近年來,錦州皮影戲藝術受到巨大衝擊,出現了皮影入箱,鼓樂入庫,後繼乏人的瀕危局面。為保護好這項傳統藝術,2006年該團被錦州市古塔區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錦州皮影藝術團經常深入社區、部隊、學校義務演出,擴大了觀眾群,與此同時,他們編排新劇目,增添音響設備,吸收青年皮影愛好者加入皮影隊,實行傳幫帶,並在錦州市建立了皮影活動站。據記者了解,錦州市還將積極為錦州皮影藝術團提供演出平台,成立錦州皮影學會,吸收更多的皮影愛好者參與傳承皮影藝術。(王臻青寧旭文/圖轉自:《遼寧日報》)

錦州的黑山皮影戲

錦州市黑山縣地處遼西走廊咽喉,自古以來商賈雲集、經濟繁榮。周邊乃至關內外的好多民間藝人都在此賣藝謀生,與此同時,許多民間藝術在這裡融合,黑山皮影戲就是在吸收河北樂亭皮影技藝的基礎上,與當地的皮影唱腔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屬於中國北方影戲的一支,傳承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主要分布在黑山縣姜屯鎮王甸子村和胡家鎮小荒村。黑山皮影戲共有三支五代傳人。第三代傳人馬生山現年88歲,他13歲開始學藝,專攻小生,學習演出的劇目眾多,還精通皮影戲樂器伴奏。他傳授徒弟有兩代,共12人。早期黑山皮影戲班有5個,演員大約有40人。上世紀70年代,黑山皮影戲團的演出足跡遍及城鄉,最遠到過黑龍江漠河、吉林德惠等地演出。當時,看皮影戲是頗受城鄉百姓歡迎的文化娛樂方式。皮影戲中人物、景物的造型與製作精緻考究。黑山皮影戲的道具主要有:影人、影幕、影卷、影箱及伴奏樂器。影人的製作一般是先將獸皮(多為驢皮)加工成半透明狀薄皮,再刻制上彩,其雕繪工藝繁複、造型生動。影幕也叫“影窗”,早期的影幕高3尺、寬5尺,後來發展為高4尺、寬6尺。以白紙做幕,早期用油燈照明,後來改為白布做幕,電燈照明。影卷其實就是劇本,黑山皮影戲現存影卷有幾十部,劇目主要有《五鋒會》、《水牛陣》、《二度梅》、《西遊記》、《封神榜》、《楊家將》等。影箱就是裝影人、影幕、影卷和樂器的箱子。黑山皮影戲的伴奏樂器主要有四弦、鑼鼓、嗩吶等。為了適應皮影戲的表演形式,黑山皮影採取了抽象與寫實相結合的手法,對人物及場面景物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化、卡通化、戲曲化的綜合處理。黑山皮影戲的主要操縱演員有兩個人,即“上線”和“下線”。支配影人動作的桿子有3根,其中一根叫“主桿”,其他兩根叫“手桿”。通常有拿、貼、打、拉、唱五種分工。皮影戲的角色分為:生、小、大、髯、醜。生就是小生;小就是旦角;大就是板鬍鬚;髯就是三綹鬍鬚;醜就是丑角。黑山皮影戲以唱功見長,風格獨特,以東北方言為基礎,為板腔體。演唱格律有“七字句”、“十字錦”、“三趕七”、“五字賦”等。這些唱詞均以對偶的上下句為其結構的基本單位,每段唱詞一般都是由若干對聲韻相同的上下句組成。它的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板、散板、快板和淒涼調、悲調、還陽調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趕七”等各種腔調。黑山皮影戲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表現出獨特的地域、民族、審美取向,是祖國民間文化的瑰寶。黑山皮影戲已被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被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推薦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如今,第五代黑山皮影戲傳人年齡均在50歲以上,皮影戲傳承面臨後繼無人的境況,如不及時進行搶救性的挖掘整理,即將面臨失傳境地。因此,錦州市積極扶持皮影戲班恢復演出,組織演員進入鄉鎮、學校以及文化廣場演出。同時,對皮影戲老藝人給予生活補貼,對傳承人的傳承活動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吸收年青一代皮影戲愛好者學習皮影技藝。錦州市還針對黑山皮影戲制定了5年保護計畫,今年在去年挖掘整理、歸檔立卷的基礎上,開始錄製皮影戲音像專輯,建立資源庫與皮影戲網站;明年將舉辦成果展,召開學術研討會;2010年,將成立黑山皮影戲專業劇團,開拓演出市場;2011年,將定期舉辦皮影戲學習班,培養大批專業皮影戲演員,將黑山皮影戲傳承下去,使其在中國皮影戲大家族中綻放迷人的光彩。

詳情

錦州市黑山縣地處遼西走廊咽喉,自古以來商賈雲集、經濟繁榮。周邊乃至關內外的好多民間藝人都在此賣藝謀生,與此同時,許多民間藝術在這裡融合,黑山皮影戲就是在吸收河北樂亭皮影技藝的基礎上,與當地的皮影唱腔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屬於中國北方影戲的一支,傳承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主要分布在黑山縣姜屯鎮王甸子村和胡家鎮小荒村。

傳人

黑山皮影戲共有三支五代傳人。第三代傳人馬生山現年88歲,他13歲開始學藝,專攻小生,學習演出的劇目眾多,還精通皮影戲樂器伴奏。他傳授徒弟有兩代,共12人。早期黑山皮影戲班有5個,演員大約有40人。上世紀70年代,黑山皮影戲團的演出足跡遍及城鄉,最遠到過黑龍江漠河吉林德惠等地演出。當時,看皮影戲是頗受城鄉百姓歡迎的文化娛樂方式。

道具

皮影戲中人物、景物的造型與製作精緻考究。黑山皮影戲的道具主要有:影人、影幕、影卷、影箱及伴奏樂器。影人的製作一般是先將獸皮(多為驢皮)加工成半透明狀薄皮,再刻制上彩,其雕繪工藝繁複、造型生動。影幕也叫“影窗”,早期的影幕高3尺、寬5尺,後來發展為高4尺、寬6尺。以白紙做幕,早期用油燈照明,後來改為白布做幕,電燈照明。影卷其實就是劇本,黑山皮影戲現存影卷有幾十部,劇目主要有《五鋒會》、《水牛陣》、《二度梅》、《西遊記》、《封神榜》、《楊家將》等。影箱就是裝影人、影幕、影卷和樂器的箱子。黑山皮影戲的伴奏樂器主要有四弦鑼鼓嗩吶等。為了適應皮影戲的表演形式,黑山皮影採取了抽象與寫實相結合的手法,對人物及場面景物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化卡通化戲曲化的綜合處理。

表演方式

黑山皮影戲的主要操縱演員有兩個人,即“上線”和“下線”。支配影人動作的桿子有3根,其中一根叫“主桿”,其他兩根叫“手桿”。通常有拿、貼、打、拉、唱五種分工。皮影戲的角色分為:生、小、大、髯、醜。生就是小生;小就是旦角;大就是板鬍鬚;髯就是三綹鬍鬚;醜就是丑角。黑山皮影戲以唱功見長,風格獨特,以東北方言為基礎,為板腔體。演唱格律有“七字句”、“十字錦”、“三趕七”、“五字賦”等。這些唱詞均以對偶的上下句為其結構的基本單位,每段唱詞一般都是由若干對聲韻相同的上下句組成。它的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板、散板、快板和淒涼調、悲調、還陽調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趕七”等各種腔調。

價值

黑山皮影戲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表現出獨特的地域、民族、審美取向,是祖國民間文化的瑰寶。黑山皮影戲已被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被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推薦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如今,第五代黑山皮影戲傳人年齡均在50歲以上,皮影戲傳承面臨後繼無人的境況,如不及時進行搶救性的挖掘整理,即將面臨失傳境地。因此,錦州市積極扶持皮影戲班恢復演出,組織演員進入鄉鎮、學校以及文化廣場演出。同時,對皮影戲老藝人給予生活補貼,對傳承人的傳承活動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吸收年青一代皮影戲愛好者學習皮影技藝。錦州市還針對黑山皮影戲制定了5年保護計畫,今年在去年挖掘整理、歸檔立卷的基礎上,開始錄製皮影戲音像專輯,建立資源庫與皮影戲網站;明年將舉辦成果展,召開學術研討會;2010年,將成立黑山皮影戲專業劇團,開拓演出市場;2011年,將定期舉辦皮影戲學習班,培養大批專業皮影戲演員,將黑山皮影戲傳承下去,使其在中國皮影戲大家族中綻放迷人的光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