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錢灃幼時家境貧寒,偶然得到些殘篇斷簡,便熟讀深思,曾入昆明五華書院學習
,乾隆三十六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監察御史、湖南學政、通政司副使、江南道監察御史、通政司參議加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工楷書,學顏真卿,又參以歐陽詢、褚遂良,筆力雄強,氣格宏大,行書參米南宮筆意,峻拔多恣。後之學顏者,往往以他為宗,如清末翁同龢、近代譚延闓、譚澤闓兄弟等都是學錢灃而卓然成家者。錢灃又擅畫馬,神俊形肖,世爭寶之。其詩文蒼鬱勁厚,正氣盈然,著有《南園先生遺集》。
藝術經歷
以直聞名
乾隆36年進士,授翰林院檢討,歷任國史館纂修官、江南道御史、通政司副使、湘南學政、
湖廣道察御史、值軍機等職,時和珅用事,錢灃曾當面指責。又曾上疏彈劾過陝西總督畢沅、山東巡撫國泰等人的貪污營私案,因此《清史稿》中贊他“以直聲震海內”。
錢灃所處時代,是滿朝上下皆學董其昌書法的時代,而惟有他對魯公情有獨鍾。平生仰慕顏真卿為人,書亦法之,得其神而不襲其貌,堪稱學顏第一人。大楷臨摹《顏氏家廟碑》、《告身墨》、《中興頌》、《麻姑仙壇記》、《東方畫像贊》;行草從顏真卿《爭座位稿》、《祭侄文》、《十二意》入手,晚年以顏為本,參以歐、褚筆法,行筆頗為沉著痛快,亦有八面出鋒之勢,蒼勁雄健,耐人尋味;小楷則博採眾家之長,習過王羲之、王獻之、鍾紹京等歷代書家的精品。晚年還得益於褚遂良、米芾書法的精髓。錢書小楷剛健婀娜;大楷筆力遒勁,力透紙背;行書、草書風神獨絕。他學習古人而邁出古人的法度,自成一家。在清代,學顏書的人必先從學錢南園入手。如譽滿全國的另一大書法家何紹基即刻苦研習錢字而卓然成家。
藝術特色
李瑞清云:“能以陽剛學顏公,千古一人而已。豈以其氣同耶。”包世臣《藝舟雙楫·國朝書評》列其行書為“佳上品”。楊守敬《學書邇言》曰:“自來學前賢書,未有不變其貌而能成家者,惟有錢南園學顏書如重規迭矩。此由人品氣節不讓古人,非襲取也。”
錢灃一生走的是純帖學之路,由約到博,以德養字,以文養字,故其作品雖韻味有餘,然難得高古之妙,這也是他得中有失主處。
錢灃還善畫馬,尤愛畫瘦馬,風鬃霧鬣,筋骨顯露,神姿逼人。當時畫名反在書名之上。直到嘉道以後,書名方顯。錢灃的詩文有很高的造詣,主要著作有《南園詩存》、《南園存》、《南園集》等。
身致富貴,躬守清貧。亦嚴履蹈,不苟笑嚬。
正色立朝,遇事直陳。戇章每上,權杵怒嗔。
公不為動,中心安仁。我瞻眉宇,咄咄逼人……
——清·施有奎《錢南園先生像贊》
藝術成就
除政聲清廉外,錢灃的書畫名氣亦很大。其書法摹顏、歐、米諸家,而又自成一體,筆力雄勁,結構嚴謹,氣勢開闊。錢灃(南園)的書法,端莊厚實,氣勢雄偉,使人“初見敬而畏之,愈久愈可愛”。也許會有人說,常見的顏體字怎么會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其實書法作品達到經久耐看是不容易的,要達到較高水平,必須經過會、通、精、化的艱苦歷程。錢南園的書法有此顯著成就,是與他的人品氣質和刻苦磨練分不開的。他為人耿直,敢於當面指責乾隆皇帝的權臣和珅的過失,先後曾上書彈劾過陝西總督畢沅、山東巡撫國泰和布政使與易簡等的貪官營私重案。《清史稿》稱他“以直聲震海內”。五十歲後曾兩次到湖南任學政。他從小愛好書法,遍臨各家,專攻顏體,終身不懈。這與他景仰顏真卿的人品氣質有關。他的性格氣質與顏真卿有相似之處,雖然時代不同,遭遇各異,但剛正不阿,敢於鬥爭的性格是相同的。因此,南園一生專攻顏體不是偶然的。他不僅在書法上有卓越的成就,還是個多才多藝的畫家和詩人。他善於畫馬,當時頗有名聲,人稱瘦馬御史。其畫以馬為主題,尤喜畫瘦馬,風鬃霧鬣,筋骨顯露,神姿逼人,筆墨凝重而傲岸有神。錢灃的詩、文、書、畫、聯都很有名。被譽為“滇中第一完人”。其書法集諸家之長,尤其精於顏體,筆力雄勁。錢灃書聯,結構嚴謹而剛勁清潤,如筇竹寺中二聯,都是珍品。其身後著作《錢南園遺集》、《南園詩存》、《南園文存》等行世。其楷書代表作有《枯樹賦》、《冒雨尋菊序》、《守株圖詩》、《端陽競渡序》,行書代表作有《桂花廳記》等。
生平簡介
錢灃(1740—1795)號南園,字東注,一字約甫,雲南昆明人。南園先生少年時家庭貧困,因勤奮苦讀。於乾隆36年考上進士。後來選入翰林詞館,度過10年的翰苑生涯。後兩任湖南學政,督察院湖廣道監察御史。
他不僅品德高,而且才學好,其書畫之名,更享譽海內。他獨創的“錢體”字更被傳為是幾百年來學顏真卿最得真意的上品之作。其筆墨凝重,力道沉鬱,且方正莊嚴,筆筆不苟。後又熔歐陽詢、米芾等家為一爐,形成了自家的獨立風格,在書法史上占據了重要的一席。代表作有《九歌長卷》、《枯樹賦》、《施芳谷壽序》等。
錢南園曾居住在翠湖之濱青蓮街錢公祠。32歲上京中了進士,後由翰林院編修升為御史,身為監察糾劾之官。他剛強正直嫉惡如仇不避權貴,不怕失去皇帝的寵幸,先後參劾陝西巡撫畢沅、山東巡撫國泰、軍機大臣和珅等,使得錢南園的政聲卓著,譽滿全國。他的書法如他本人正直坦蕩、沉著剛毅。其書法以顏體為基礎,吸收了眾家之長,形成獨具一格的“錢體”。袁嘉穀先生說:“天下稱一千年中,顏、錢齊名無異詞。”上海民國初年的著名書法家李瑞清也高度推崇錢南園,說他“能以陽剛學魯公,千古一人而已。”
乾隆四十六年被授監察御史,智斗權貪,為官清正廉潔,剛正不阿,清史評為“素以直聲震天下”,善書畫尤喜畫瘦馬,鋼勾鐵劃,人稱“瘦馬御史”。昆明市滇劇團曾歷時十四年排演成滇劇《瘦馬御史》,現已由中國京劇團移植成京劇。
滇雲風骨
五華山地處昆明市區的制高點,從前林木蔥鬱,薄暮時群鷹盤鏇,被昆明人稱為一景,名“五華鷹繞”。清雍正時,山麓還建起了五華書院,不少學子在其中研讀。
從學子中有一窮學生尤其刻苦好讀,他就是錢灃,號南園。錢南園家境貧寒卻多才多藝,32歲上在京中了進士,後由翰林院編修升為御史。身為監察糾劾之官,他剛強正直嫉惡如仇不避權貴,不怕失去皇帝的寵幸,彈劾貪官陝甘總督、山東巡撫,其中包括如和坤這樣的寵臣,以至被連連貶職。
錢南園人品既高,才學又好,而其書畫之名,更享譽海內。錢字被認為是幾百年來學顏真卿最得真意的不多見之上品,筆墨凝重,力道沉鬱,又方正莊嚴,筆筆不苟。後又熔歐陽詢、米芾等家為一爐,形成了自家的獨立風格,在書法史上占據了重要的一席。代表作有《九歌長卷》、《枯樹賦》等。
錢南園又工于丹青,頗有反映民間疾苦題材的畫作。特別善畫馬,尤著意表現馬的風骨崢崢。佳作《守株圖》很為世人看重。他的書畫在民間都有珍藏,許多博物館也有收藏。錢南園於公元1795年逝於北京,歸葬昆明北郊清水河。
借債斗貪官
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四月,江南道監察御使錢南園(名灃,字東注,雲南昆明人,1740—1795)向乾隆皇帝上書,參奏山東巡撫國泰、布政使於易簡“貪縱營私,遇有提升調補,勒索屬員賄賂,以致歷城等州縣虧空,請旨嚴辦。”此舉一出,朝廷內外無不為之震動。
當時,諫官不敢彈劾大臣,已成風氣。因為在此以前,御使王蓋、羅暹春先後彈劾大臣獲咎,諫官們紛紛以此為戒,人人裝聾作啞,明哲保身。錢南園對此深惡痛絕,他憤怒地抨擊道:“國家設立諫官,原欲拾遺補闋,今諸臣皆尸位素餐,致使豺狼遍野而上不知,安用諫官為哉?”
朝臣們都為錢南園捏著一把汗,他所參奏的國泰、於易簡出身權臣之家,樹大根深,背景複雜,乾隆寵臣和珅便是他們的直接後台。
錢南園早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一天,他來到知心好友翰林邵晉涵家,開口向他借錢十千。邵回答,錢可以借,但必須說明用途。錢南園搖搖頭,“這個你就不用問了,等到我需要的時候,就派我的兒子來取。”
事隔不久,乾隆派和珅、劉墉、錢南園前往山東濟南,查辦國泰、於易簡“貪污受賄”一案。錢南園與劉墉緊密配合,巧妙地衝破和珅的阻撓,迅即查出真贓實據,致使和珅庇護國泰、於易簡矇混過關的如意算盤落空。乾隆下詔,將國泰、於易簡賜死獄中。
訊息傳出,人心大快。邵晉涵也來到錢南園家中,向他表示祝賀。談笑間,邵問錢:“你上次向我借錢,大概就是為了這件事吧?”錢南園點點頭說道:“正是,老實說,彈劾國泰、於易簡,我心裡也沒把握,如果事情不成,等待著我的將是發配和流放,所以向你借錢預作準備。”
邵連連擺手,“如果真的讓你去充軍,十千錢頂什麼用呢?”錢南園哈哈大笑起來,“我這個人呀,最喜歡吃牛肉,在途中,我拿出五千錢來買牛肉,每天用它來充飢,也就心滿意足了。其餘的錢嘛,我背在身上省著花,到達目的地足夠了。幸虧當今皇上明察秋毫,對我沒有任何責備,錢也就不必借了!”
邵晉涵感嘆道:“如果當今的大臣個個都像錢南園,哪有貪官污吏的藏身之地啊!”
書畫評價
錢南園的書法以顏體為基礎,再取歐陽詢、褚遂良、米芾諸家之長,融合而成一家。近代馬宗霍在《中國書法大辭典》中評說:“南園學顏得其骨,學歐得其勢,學褚得其姿,自運融為一家。”錢南園的書法結構開闊,筆力雄渾,鉤劃精意,平正剛勁,確為難得的藝術珍品。
紀念碑廊
錢南園先生故居在昆明北京路中段(舊稱太和街)昆明會堂南邊附近,過去還立有一塊石碑,上書“大清御史錢南園先生故里”。1995年3月即錢灃逝世200周年之際在曇華寺落成“錢南園紀念碑廊”。
碑廊長14米,正中塑有錢南園正氣凜然胸像。南北端各有一亭,北亭稱“洗缽”。碑廊上懸有“海內儀型”、“高風亮節”橫匾。
兩側柱上有趙藩題聯:
風月湖光是曇華勝地,
剛嚴貞介為一代完人。
經歷簡介
官場經歷
清乾隆年間最大的寵臣是和珅,最能與和珅頂著乾的是昆明人錢灃。
錢灃(1740~1795)號南園,清乾隆年間考中進士後步入官場,一生高風亮節,剛正不阿,極富傳奇性,被譽為清代知識分子的泰山北斗。
當時朝廷內外貪腐成風,錢灃初入政壇,一反官場明哲保身之風,彈劾陝甘總督畢沅貪污之事,查實之後,畢沅被處分降級。錢灃由此聲名鵲起,有“鳴鳳朝陽”之譽。
乾隆帝寵臣和珅權傾一時,貪污受賄,無所不為。和珅的黨羽國泰做了山東巡撫,竟敢貪污府庫銀兩,被錢灃奏了一本。錢灃查到國泰寫給和珅的信,知道二人準備借銀填庫,應付檢查。將此信奏報乾隆帝。和珅探得風聲,要收買錢灃,遭到拒絕。錢灃堅持封存府庫,徹底清查。國泰被揭穿,終於伏法。錢灃名聲,更震動全國。
錢灃此舉得罪了乾隆帝,後來被乾隆找個藉口降了官。一直到死,錢灃也沒有得到重用。56歲時,錢灃又準備彈劾和珅,卻突然病死在北京雲南會館。在錢灃枕下,發現了奏本底稿,寫了幾千字,開列了和珅罪狀20多條。據說錢灃是被和珅用毒酒害死的。錢灃逝世後5年,和珅終於事發,被抄家,賜自縊。
錢灃生於昆明銀匠之家,年幼時家貧,無錢買書,就從水德庵惜字爐旁的廢紙中揀出殘篇斷簡,熟讀深思。在外做官時,錢灃仍念念不忘故鄉。昆明經常發生水災,錢灃曾提出治理六河方案,並捐資家鄉水利工程。
人物經歷
錢灃的父親是一位銀匠,家道貧困,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錢灃中了舉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中三甲第十一名進士,入仕後任監察御史,祖籍江蘇省江寧縣(今屬南京),先祖錢鑄在明成化年間作為朝廷命官幕賓,來到昆明,從此安家落戶。錢家世代寒素,過著亦耕亦讀的平民生活,沒有高官顯貴,也沒有富商巨賈。因世代讀書,受儒家影響很深。錢灃父親錢世俊由於社會動亂,家境破敗,繼承了祖傳的銀匠手藝;母親李氏出身破落士人家庭,初識文字,是虔誠的佛教徒和賢妻良母。錢灃六七歲時開始讀書,但因家貧,弟妹又多,他身為長子,每天除讀書外,還要幫做家務、照顧弟妹,一度打算輟學,但母親堅決反對。錢灃於是更加發奮,十幾歲即才藝初顯,人稱“滇南翹楚”。但功名並不順利,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才考取秀才,三十三年
(1768年)考取舉人。同年冬赴京參加第二年春天的會試,又落第了。他去湖北公安投奔在此做知縣的好友萬鍾傑。乾隆三十六年又回京參加“恩科會試”,中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後為檢討,充任國史館纂修官,前後任職將近十年,乾隆四十五年與正考官邵晉涵到廣西主持鄉試。次年任江南道監察御史,到通州稽查糧倉。清乾隆六十年(1795)八月卒,享年55歲。錢灃死後歸葬於昆明龍泉鎮羊腸村北山,今墓已修復,被列為昆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翠湖東畔舊時有錢灃祠,俗稱“草公館”,館前小巷又稱“學士巷”。1995年3月,錢灃逝世200周年之際,“錢南園紀念碑廊”在曇華寺中園落成。
人物軼事
叫板和珅
錢灃一生最大的亮點是智破山東巡撫國泰的貪污大案,使得和珅庇護國泰的圖謀沒有得逞,給了他沉重的一擊。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月,錢灃直接舉報國泰貪縱營私以及其他種種不法行為。國泰是皇親國戚,權傾一方,為人狠毒,朝中又有和珅撐腰,錢灃只是一個六品監察御史,力量的對比相當懸殊,但他決心以智慧將國泰扳倒。當時,乾隆派戶部尚書和珅、左都御史劉墉與錢灃一道前往山東查辦此案,國泰事先得到和珅的通風報信,早早做了準備,他向商人借來許多銀子,湊足了庫存數量,以掩蓋庫銀嚴重短缺的真相。誰知這一切沒有瞞過錢灃的眼睛,錢灃開封檢查庫銀,發現庫銀多半是商家的雜色銀,與成色十足、色澤明亮的帑銀不符,於是,國泰貪贓枉法、造成國庫短缺的罪行徹底敗露。國泰曾向和珅行過重賄,和珅在確鑿的證據面前也不敢為他開釋。錢灃因此而名聲大振,一年之內,連升三級,出任通政司副使。
清乾隆六十年(1795)八月,錢灃隨乾隆皇帝從熱河返京,因過度疲勞而一病不起,一個月後竟溘然長逝。他的兒子錢嘉棗在整理其父詩稿時,在他的枕下發現有一份數千言的彈劾和珅奏疏草稿,列舉他罪證20餘條,但這份奏稿生前沒有送到乾隆手上。這說明錢灃早在秘密收集貪污證據,準備在合適的時機給和珅以致命的一擊,由於天不假年,他的心愿生前沒有完成。錢灃一生清廉節儉,是清朝有名的清官。他當京官時,不飾車馬,只是買了一匹瞎了一隻眼睛的騾子當坐騎。他當湖南學政時,前往各縣視察,按當時的規則,學子要湊錢向學政致意,稱之為“棚規”,但錢灃一概不受,當時湖南就傳誦著“錢灃來了不要錢”的民謠。到了晚年,錢灃名滿朝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他在昆明任職期滿,回京復職,連路費也沒有著落,當地官員打算贈路費,卻被他謝絕,最後他向親戚借錢上路,回到北京。
勇斗貪官
錢灃為人剛直不阿,為官清正廉潔,敢於諫議彈劾貪官污吏。先後舉劾山西巡撫畢沅和山東巡撫國泰。錢灃入仕二十餘年,一生與貪贓枉法進行鬥爭,清乾隆年間的三起反貪大案,也就是勒爾謹、王檀望的“冒賑折捐案”,山東巡撫國泰貪污案,閩浙總督伍拉納與福建巡撫浦霖的貪污案,他都是積極的參與者。甘肅勒爾謹、王檀望“冒賑折捐案”被揭發後,他抱著除惡務盡的決心,首先彈劾陝甘總督畢沅,認為他作為陝甘兩省政務的最高領導,對此案負有失察之責,乾隆將畢沅的官階從一品降為三品。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福建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貪污大案,那就是閩浙總督伍拉納、福建巡撫浦霖、福建布政使伊轍布、福建按察使錢受椿的共同貪污案。此案的貪污額巨大,達白銀250多萬兩,涉案的官員達30多人。錢灃對此案不是直接舉報者,但他與此案的主犯浦霖有過一段爭鬥的往事。錢灃任湖南學政時,浦霖任湖南巡撫,兩人在湖南共事過三年。浦霖是個貪黷小人,清乾隆五十年,湖南大旱,他卻試圖以辦壽禮為名藉機斂財,錢灃對此加以譏諷,浦霖被迫取消壽慶,還受到警告處分。有意思的是,清乾隆六十年,錢灃病故於北京,他的靈柩出京返回雲南,途經北京良鄉,浦霖因案發被押解到北京處斬,他的囚車也經過良鄉,靈車與囚車不期而遇,相對而過,令人發出無限感慨。
藝術歷程年表
1740年乾隆5年4月1日,出生於昆明縣城大東門外。
1745年入私塾,啟蒙於李榮之先生。因家貧,數度輟學。
1756年冠童生,就學王謹,入院試,中秀才。
1761年就學五華書院。
1765年,拔貢、鄉試均不第。
1767年娶秦氏。
1768年中舉。
1769年會試不第。
1771年以會試81名中第,同年殿試,中三甲第11名進士。入翰林詞館,自此十年。
1781年授江南道監察御史。
1782彈劾陝甘總督畢沅。同年與劉墉、和珅查詢山東國庫案,奏參國泰、於易簡。
1783年遷至通政使用權司副史,述職湖南提督學政。
1784年妻歿,後納鞠氏姐妹。
1785年桑植事件,革職留任。
1789年母丁憂返里。
1791年父丁憂居里。
1793年入京任六品部屬主事。
1794受乾隆召見,調至都察院,鏇任湖廣監察御史。同年彈奏權臣和珅。
1795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