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齒形街溝

鋸齒形街溝

街溝縱坡(或平石縱坡)由升坡到降坡再到升坡,如此連續交替進行,街溝的縱坡如同鋸齒形狀的,稱為鋸齒形街溝。

簡介

所謂街溝即指露出路面部分的側石與路面邊緣或平石,作為城市道路排水的三角形溝。

情形

當道路縱坡很小時,積留的雨、雪水很難沿街溝的縱向排除,尤其是在暴雨或多雨季節,路面成片積水,既影響路基路面的穩定,又妨礙交通。所以,規範規定,道路最小縱坡不應小於0.3%;當遇特殊困難縱坡小於0.3%時,應設定鋸齒形邊溝或採取其他排水設施。

鋸齒形街溝設定的方法是保持側石頂面縱坡與道路中心線縱坡相同的條件下,交替地改變側石頂面線與平石(或路面)之間的高度。

我國大多數城市位於平原地區,有些舊城在街坊或沿街建築已形成的情況下修建道路,以致縱坡很小甚至為零,雖對行車有利,但對街坊排水和道路路面排水極為不利。儘管道路路面設定路拱橫坡,排雨、雪水,但通常街溝和人行道的縱坡平行於路中心線縱坡,當縱坡很小時,積留的雨、雪水,很難沿街溝的縱向排除,尤其在暴雨或多雨季節,路面成片積水,既影響路基路面的穩定,又妨礙交通。所以城市道路縱坡小於0.3%的路段必須設定鋸齒形街溝。

所謂街溝即指示燈露出部分的側石與路面邊緣或平石,作為城市道路排除水的三角形溝。鋸齒形街溝設定的方法是保持側石頂面線與路中心線平行(即兩者縱坡相等)的條件下,交替地改變側石頂面線與平石(或路面)之間的高度,即交替地改變側石外露於路面的高度。

在低處設定雨水進水口,使進水口的路面橫坡i1大於正常橫坡i橫,而在兩相鄰進水口之間的分水點處的路面橫坡i2小於正常橫坡。這樣雨水由分水點流向兩旁低處進水口,街溝縱坡(即平石縱坡或路面邊緣縱坡)升降交替,呈鋸齒形。

通常側石全高30cm,露出路面部分的高度為10~20cm。如露出值過低,則不能容納應排泄的最大地面水流量,以致溢過側石而漫至人行道上影響行人交通;露出值過高,則不便於行人跨越(且不利構造設定)。所以常用的側石外露高度為0.15m,設鋸齒形街溝處的最低高度取0.12m(即n值),最高高度取(即m值),則m-n=0.06m。設兩進水口間距為l,一般城市常用雨水口間距為35~40m。個別雨量少、路面狹的道路可取45m,路中線縱坡為i中,街溝縱坡為i1和i2(見圖1-5-17),則分水點距兩邊進水口間距為x及l-x ;

左端[i1( l-x )+n]- i中(l-x )=m

右端i中x+n+ i2 x=m

兩式相等得:

( i1 - i中)· l

X=--------------------------- ①式

( i1+i2 )

m- n

X=--------------------------- ②式

i2+ i中

m- n

l-x=----------------------------- ③式

( i1 - i中)

通常設計時,根據地物在沿線建築物出入口,交叉口行人橫道線上游,以及凹形豎曲線最低處已布置好雨水口,然後在每段長上取進水口間距l,i中在縱斷面設計時已確定,m、n值也已定,則可計算分水點距離x及l-x,再計算i1。

【例1-5-2】已知雨水進水口間距為40m,i中=0,m=o.12m, n=0.8m ,試求街溝縱坡及分水點距離x。。

[解]當i中=0,如i1=i2時根據①式,可得

X=l/2

i1=i2=2(m-n)/2 =2(0.18-0.12)/40=0.3%

驗算數 x=m-n/ i1+ i中=0.18-0.12/0.3%=20m

實際設計中常先將雨水口間距按設計地形地物安排好,即為l定值,然後再用中心線標高根據標準橫斷面相對關係,推算分水點標高(比正常斷面街溝高0.03m)與進水口處標高(比正常斷面街溝低0.03m),最後再計算i1與i2 ,做到i滿足大於0.3%的排水要求即為可行。

作業:已知某路段中線設計縱坡為+2‰,在樁號2+100處(a段面) ,設計標高H中=10.0m,車行道寬度為14.0m,路拱平均橫坡為2%,試合理設計鋸齒形街溝,並分別算出分水點和雨水口處的標高(要求至少布置三個雨水口),設m=18㎝, n=12㎝,如下圖。

鋸齒形街溝 鋸齒形街溝

解:由 ①式②式 聯立可得 (設i1=i2 =4‰)

( i1 - i中)· l

X=------------------------------ ①式

( i1+i2 )

m- n

X=----------------------------- ②式

i2+ i中

(m-n) ·2 i1

l=-----------------------------可求得l值,再用②式可求得X值。

i12+ i中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