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賢學堂

銘賢學堂

銘賢學院是在銘賢學校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銘賢學校則是在美國歐柏林大學的資助下,由孔祥熙於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在山西省太谷縣創辦的一所私立學校。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美國歐柏林大學(Oberlin College, Ohio)委託孔祥熙先生,在山西省太谷縣創辦私立學校,取名「銘賢學校」,追念各位殉道人士(銘記先賢)。翌年,該校成立「銘賢社」(即歐柏林山西紀念協會,簡稱歐柏林山西Oberlin Shansi Memorial Association,OSMA)。歐柏林大學以經費、教學、教師進修等支持。銘賢學校開始時是國小,繼而是中學,最後是成立學院。以「學以事人」為校訓,按基督的精神,為社會造就人才。由於師資優良,質量並重,冠於全國。1951年秋,銘賢學院在院系調整中被撤銷,並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接管改為山西農學院(現山西農業大學)。

基本信息

簡介

曾用名:銘賢學校、銘賢學堂、銘賢農工專科學校、銘賢學院

外文名:Oberlin Sansi Memorial School、Oberlin Sansi Memorial College

校匾“銘賢學堂”,由“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著名書法家劉春霖題寫,下附英文Oberlin Sansi Memorial,由韓明衛(美籍)之妻韓美瑞題寫。

銘賢學校創始人孔祥熙先生 銘賢學校創始人孔祥熙先生

歐柏林大學是美國基督教公理會開辦的一所私立大學,地處美國俄亥俄州。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歐柏林大學的一些畢業生組織了一個小分隊,以傳教士身份來到山西省太谷縣等地,進行傳教活動。在1900年我國北方各地爆發大規模的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中,太谷地區的六名歐柏林傳教士被殺。

孔祥熙生於1880年,祖籍太谷縣,自稱是孔子的75代裔孫。10歲時隨父加入基督教,先後就讀於太谷福音國小和河北通州潞河書院等教會學校。1900年八月,帝國主義八國聯軍侵占北京並鎮壓了義和團運動。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開始辦理教案。孔祥熙因當時襄辦太谷教案“有功”,深得美國傳教士的賞識,被太谷基督教公理會資助到美國深造。從1901年八月到1907年秋,他先後完成了歐柏林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學業,獲學士、碩士學位。孔祥熙學成回國前,向

歐柏林大學建議,在山西設一紀念學府,以傳播“歐柏林精神”,並保證:他回國後要謝絕一切邀請,犧牲一切優越就業條件,專心致力於此校之創設。歐柏林大學稱讚孔祥熙的建議,隨即成立“歐柏林山西紀念協會”(或稱歐柏林山西紀念社),其常設辦事機構為“託事部”,負責籌資建校。

1907年秋,孔祥熙攜帶款項回到故鄉太谷縣,拒絕了清政府郵傳部和湖南省的邀請,一心辦學。他與公理會商妥,占用公理會所辦的明道學堂校址(在今太谷縣人民醫院後院),創辦了“銘賢學校”(亦稱銘賢學堂)。銘賢學校的英文校名為“OberlinShansi Memorial School”,中文校名為“銘賢”。“銘賢”二字,系孔祥熙所命名,“蓋取紀念庚子為道殉難中西先烈之意”。就是說為了永遠銘記在1900年(宣統元年)義和團運動中被殺的美國傳教士,繼承他們“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精神”,繼續“他們的偉大事業”而設立的學校。

銘賢學校初建時,是一所包括初小和高小在內的完全國小,學制初小四年,高小三年,學生50餘人(一說30餘人),教員二人。後來,逐漸擴充,於1909年增設中學班次,學制為四年。因明道學堂校址狹隘,難以發展,同年,遷入太谷縣城東孟家花園(即今山西農業大學校園的一部分)。孟家花園原為太谷財主孟氏別墅,因教案而被教會所奪占。這裡花草馥郁,林木扶疏,假山疊翠,巍樓對峙,校舍四面農田民屋環抱,環境優雅,極宜辦學。

銘賢學校軍樂隊合影 銘賢學校軍樂隊合影

銘賢學校建立後,規定了校歌,制定了校旗,還親自任教授課。孔祥熙親自題寫了“學以事人”的校訓。“學以事人”源出於基督教(聖經》,原文是:“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孔祥熙選用這句宗教語言作為銘賢學校的辦學宗旨,是要表明自己“創辦學校,作育人才,以期達到救國救民的目的,符合淑世愛人的本旨”。

銘賢創立伊始,僅設國小。以後逐漸擴充,增設了中學,由孔祥熙任校長兼董事長,後因明道院地方狹隘,不敷套用,於1909年遷到城東的孟家花園(即現在的校址)。這裡花草馥郁,林木扶疏,假山高疊,巍樓對峙,環境優美,極適讀書。

銘賢學校的最高管理機構是設在美國歐柏林大學的銘賢託事部,託事部主席由歐柏林大學校長或副校長充任。凡銘賢學校的重大方針、經濟、人事等問題,都由託事部解決和批准。銘賢學校在國內的管理機構是校董會。

1913年孔祥熙前往日本,學校校務暫由美國人伍樂福代理。

1916年秋,又增設大學預科,學制三年,每年招收一個班,1923年停辦,八年中共畢業學生61人。大學預科、中學、國小各部分別由田俊卿(美國人)、程子青、溫爾安(美國人)擔任科長,處理教務。從此之後學校規模日漸擴大。

1922年,取消科長制,改設副校長代理校務,田俊卿為首任副校長。1923年夏按照全國教育會議決議,改行新學制,國小為四二制,中學為三三制,停辦大學預科,增加高中班,設文理、師範、商業等科,分科教學。1925年學校成立了以程子青為委員長的第一屆校務行政委員會。是年,孔祥熙赴美募集75萬美金,作為銘賢學校辦學基金。1926年,田俊卿擔任校務委員會委員長。1927年由賈炎生繼任。是年,銘賢學校是準教育部正式立案。1928年,銘賢學校增辦農科,聘請了大批農業大學及專科畢業生,從事農業實驗研究工作。1931年又增設了工科,研製農具為農業服務。1932年農工兩科呈準立案,這是鋁賢學院前身——農工專科學校的草創時期。在這期間,賈炎生赴歐柏林大學學習,喬輔三繼任委員長職務。1929年,銘賢學校接收設在太谷南關的貝露女校,改為女子部。

1933年,女子部由南關遷到銘賢學校與男子部合併。是山西省實行男女合校的最早一所中學。這一年喬輔三辭職,校務由賈炎生、吳克明共同負責。1934年秋,梅貽寶被聘為代理校長,擴建工農兩科,興建嘉桂科學樓、亭蘭圖書樓,教育部曾兩次撥給經費七萬元,作為擴建費用。1935年銘賢學校又成立了鄉村服務部,在附近農村進行全面調查研究,對農民進行教育,開展實際服務工作。1936年,梅貽寶改任燕京大學文學院院長,銘賢學校的校務仍由賈炎生、吳克明共同負責。

亭 蘭 圖 書 館 亭 蘭 圖 書 館
銘賢學校在山西頗有聲望,所以報考的學生很多,錄取的學生都是各校會考的前幾名,還有各地公理會學校選送的學生,故學生來源不虞匱乏。又由於銘賢經費比較充裕,不惜以高薪從省內外聘請好的教師。除英文例由美國教師擔任外,其他各課多由適當的教師擔任。為了與天津南開中學和北京師大附中相競爭,在高中內使用大學課本或演作大學一年級水平的習題,甚至選用英文原版教科書。實驗、實習等課,要求也比較高,這樣就使一些基礎稍差的學生難以隨班上課,留級、休學現象不斷出現。
1937年春,國民政府國防委員會為發展實業,準予銘賢學校建立農工專科學校,遂即增設校舍,添購設備。八月,賈炎生正式代理校長職務。正當農工專科學校招生開課之際,抗日戰爭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大舉進攻華北,直逼太原,山西局勢危在旦夕,銘賢學校決定遷徙。

1937年10月13日,銘賢學校開始緊急疏散人員和圖書儀器等物,師生 200餘人分批從太谷向南遷移至運城。在南遷到祁縣東觀時,遭到日機轟炸,炸傷我學生多人,廣大師生對日軍的暴行無比憤怒,對國民黨的不抵抗切齒痛恨。11月8日,太原淪陷,晉南局勢緊張,銘賢學校遂由茅津渡過黃河至河南陝縣。停留三個月。因經濟措據難以維持上課,便於1938年 1月遷到西安,借用尊德女校舊址繼續上課10個月,頗得當地人民的好評。後來日機多次濫炸西安各處,學校又於11月遷到陝西沔縣。因其地處偏僻,難以發展,最後於1939年 3月遷到四川省金堂縣姚家渡曾家寨作為臨時校址。從抗戰以來,銘賢學校輾轉四省,重遷五地,行程兩千多公里,才有較為固定校址。經籌劃後,中國小即行複課,同時積極籌辦農工專科學校。購置地畝,興建校舍,聘請教師,增添設備。經一年多的籌備,於1940年秋,正式招生上課,學制為三年。按當時教育部規定,專科學校僅設科、不設系。全校分農學部和工學部。農學部分設墾植、畜牧、農業工程三科;工學部分設機械工程、化學工程、紡織工程三科。專科學校共招生三年,三年中在校學生 111人,共畢業學生80人。教師4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4人,講師9人,助教14人。教師多數畢業於全國著名大學,或在國外大學獲得學位。有的教師能開二、三門課程,甚至同時開四、五門課程,並且還能在課餘時間開展科學研究。學校對學生要求嚴格,教學秩序好。凡學生違犯校規,令其退學;學生考試有舞弊行為的,除取消該課成績外,並視情節輕重予以記過、開除處分等等。

1943年秋,奉教育部之命,銘賢農工專科學校改為私立銘賢學院,學制為四年,除原有農工兩科外,又增設商科。原專科學生於1945年全部畢業,不再另行招生。

嘉 桂 科 學 樓 嘉 桂 科 學 樓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學校計畫遷回太谷,因蔣介石發動內戰交通不便,未能遷移。1946年將中學部遷至陝西三原,銘賢學院工商管理、銀行兩系停辦,另在西安招收該兩系,就地開課。1947年銘賢學院從金堂遷到成都東門外,1948年,中學部和工商管理、銀行兩系分別從陝西遷回成都。學院原在金堂設:農藝、畜牧、農經、機工、紡工、化工、銀行、工管八個系,遷到成都後,因受校舍設備等限制,將農經、化工、銀行三系暫行停辦。解放前夕在校學生為358人,畢業生為133人,教師為68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8人,講師8人,助教6人,特聘教員6人。職工為59人。學院內設有農場、牧場、機械實驗工廠、紡織實驗工廠,藏有圖書8838冊,儀器7999件。在這期間,1943年楊蔚任代理校長,1949年又由賈炎生任代理校長。

銘賢學校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早在1919年五四運動時,銘賢學校師生為了聲援北平學生的鬥爭,罷課遊行,下鄉進行愛國宣傳。1922年在全校又掀起了一次反基督教鬥爭。在進步教師的支持下,成立了文藝研究會、海濤社、晨曦會、改造社、火花社、囈語社等進步組織,與宗教服務團體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1924年,學校出現了黨的活動。1925年在共產黨員張維琛領導下成立了第一個黨小組。先後發展趙品三、郝金和為中共黨員。同年,五卅運動爆發,學校師生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掀起了反帝愛國熱潮,張維琛主辦《銳鋒》期刊。組織進步團體抵制學校當局的“家長式”控制,迫使學校停課七天。其間,張維琛帶領學生到太谷各校進行演講、募捐,聲援上海和省港大罷工。他們還深入農村發動農民,抵制日貨。

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黨右派大批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全國一片白色恐怖。張維琛、趙品三去南方投身革命戰爭,銘賢學校黨的組織由郝德育、侯俊岩同志負責,繼續堅持鬥爭。1928年郝、侯由於進行革命活動被校方察覺趕出校門。1929年七月,高克亨從陝北榆林來到銘賢學校,立即建立特別支部,積極發展黨的組織,在學校和農村開展革命活動。1931年初,高克亭調到太原後,由史國森、帖繼堂聯繫宋之誠、潘啟隆等進步學生,繼續堅持鬥爭。他們領導學生掀起了反對美國教師專制和鎮壓的學潮。由於受到學校當局的多方壓制,特支活動暫時停止。

民國十二年銘賢全體教職員工合影 民國十二年銘賢全體教職員工合影

1932年底,銘賢學校建立了由黨領導的外圍進步組織——“社會科學家聯盟”(簡稱社聯)支部,劉景初任書記,通過銘賢學生會,開展革命活動。1933年底,學校當局強迫劉景初退學。但是“社聯”的革命活動並未停止。1934年,“社聯”曾為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紅軍秘密募捐;發動驅逐反動體育教員的風潮。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後,學生的愛國情緒高漲,紛紛回響,學校當局出面彈壓。1936年夏“社聯”停止了活動。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銘賢學生中建立了“民先”組織,參加太谷縣城的抗日救亡運動和太谷縣總動員委員會的宣傳民眾工作;有的學生參加了太穀人民抗日自衛隊,並將銘賢學校的二十餘支教育槍“強借”出來,武裝了抗日自衛隊;有的學生跟隨秦基偉、侯維煜、杜潤生奔赴太谷山區,展開長期的抗日武裝鬥爭;還有的學生參加了抗日決死縱隊。

1937年,銘賢學校南遷至河南陝縣時,有一部分學生經西安轉往延安,參加了黨領導的革命工作。先後參加革命工作的學生,後來成了革命隊伍中的骨幹力量,全國解放後不少人擔任了國家的重要領導職務。

1939年學校遷移到四川省,成都地下黨組織積極在銘賢學校發展黨的組織,開展革命活動。尤其在解放前夕,當局為了加強對銘賢學院的控制,極力發展國民黨和三青團,反對、阻止學生運動。當時黨的地下組織,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民協”,提出“團結進步(分子),爭取中間,打擊反動(分子)”的口號,通過各種活動將進步和中間的學生團結在黨和民協周圍。

1939年4月,銘賢學校的學生和老師就這樣在金堂的曾家寨子安頓下來。曾家老寨子是銘賢私立學校的中學部,有辦公室、教室、女生宿舍、男教師宿舍、圖書館、學生社團院、病生療養院,大院前側,有一個很大的運動場和器械運動場,曾家祖堂被改成了大禮堂,學校舉行集會、學生考試都會選在這裡。
上新寨背後開闢成一個大運動場,有一百米和四百米的跑道、足球場,鐵餅、鉛球、標槍投擲場,跳高、跳遠場地,這個大運動場也是學校每年舉行中學生運動會的地方。下新寨有兩個毗鄰的大院子,一個院子供國小部使用,院子裡也有一個大禮堂,學生在此晚自習。
站在只剩下橋面的老寨子寨門所在地前,曾老先生很激動地指著面前一大片綠油油的土地回憶:這裡以前就是大操場。農地另一旁,是後來改建作糧庫的上新寨,還能看到一片整齊的屋頂。
除了從山西太谷搬過來的學生,當地和外省又有人入學讀書,在金堂期間,高、國中學生由最初的200多人,發展到800多人,每年高中畢業100多人。1940年,校董會在中學的基礎上增設農工專科,有教授11人,教員10人,學生58人,農工兩科共分6個系。1943年,經教育部批准,銘賢學校改建為“銘賢學院”,由專科改為本科,學制也從3年改為4年。其間還有不少外籍教師來授課。

1947年底,由於物價飛漲,學校的學費也隨之上漲,使經濟困難的學生無法繼續上學。在這種情況下。成都大中學校開展了助學運動,當時銘賢學院的學生在黨組織和“民協”的領導和支持下,也開展了助學運動.這一運動不僅解決了一些貧困學生求學的困難,而且通過同反動勢力的鬥爭,教育團結了一大批中間民眾。1949年上半年,成都各校學生回響在全國展開的反飢餓、反迫害運動,發動了罷課鬥爭。銘賢學院的學生,在地下黨組織負責人周錫榮、余文正及“民協”負責人張啟昆領導下,先後進行了兩次罷課鬥爭,並組織了護校隊值崗巡邏、監視敵人,使學校免遭破壞。1949年12月25日成都解放,銘賢學院獲得了新生。

創建與發展

1907年,孔祥熙先生創辦私立“銘賢學堂”。學校創建時為國小。

1908年曾辦國中班,校址在太谷南關。

1909年遷入太谷城東孟家花園,增設中學班。

1916年,又增設大學預科班。

1923年夏,根據國家教育會議決案,改用新學制,大學預科停辦。這樣,銘賢學堂成為從國小入學到高中畢業,學制12年,中學附設國小的學校。

1932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銘賢學校南遷至四川金堂縣。

1940年成立銘賢農工專科學校。

銘賢學堂 銘賢學堂

1943年夏改為本科銘賢學院。

1950年銘賢學院遷返回山西太谷。

1951年秋結束私立銘賢學校四十餘年的歷史,改為山西農學院,成為當時山西省僅有的兩所高等學府之一。

1979年更為山西農業大學,列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彭真同志為學校題寫校名。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校園古樸典雅,文化底蘊深厚,是讀書治學的聖地。從建校至今,共培養了5萬餘名各級各類人才。近百年的歷史文化傳承,山西農業大學積澱了“甘於奉獻、敬業樂教”的教風;“勤奮學習、注重實踐”的學風,形成了以“崇學事農,艱苦興校”的農大精神。

美國歐柏林大學一直為銘賢學堂提供資助,後來因為中美兩國在冷戰時斷交,歐柏林大學把資助的錢都存著。等到中美關係緩和後,歐柏林大學派人回來找銘賢學堂,指定要見老銘賢學堂的人。幾經戰爭搬遷,院校合併,人事變遷,最後在山西農大找到一個被打成右派的老教授,之後重新建立聯繫,把中斷幾十年的資助款和利息一起繼續提供,直到今天,兩校還保持很好的聯繫。

山西最古老最美麗的兩處校園,一是太谷的銘賢學堂(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農業大學現址),一是大同民國老校園(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同大學大同師範分校現址),二處校園建築被稱為“山西近代學校建築的雙璧”。近年來,山西省對這兩處民國校園的保護非常關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