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雕鼎

又名楚大鼎或大鑄客鼎。戰國。楚國青銅炊器,通高113厘米,口徑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深52厘米,腹圍290厘米,足高67厘米,重約400公斤。圓口,方唇,鼓腹,圓底,三蹄足。頸側附雙耳,耳的上部外侈。腹飾一周突起的圓箍。箍上飾模印花紋,雙耳和頸部外壁飾模印菱形幾何紋,足根部飾浮雕旋渦紋。鼎口平沿刻銘文12字,刻銘開頭即是“鑄客”二字,故依慣例以開始二字名之,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語,又因此鼎在數千件楚器中最為雄偉,堪稱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現存周代以來最大最重的鼎。1933年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現藏於:安徽省博物館。

昌盛銅雕公司昌盛銅雕公司

銅鼎是從陶製的三足鼎演變而來的,最初用來烹煮食物,後主要用於祭祀和宴享,
銅鼎是商周時期最重要的禮器之一。這件鼎為商代後期製品,至今器底仍保存有煙復。整體裝飾繁雜、精細,圓潤的鼎身配以圓渦紋、風鳥紋、蟬紋等紋樣,造型和裝飾協調自然,堪稱商代銅鼎中的佳作。合金成分和鑄造技術商代銅器的主要金屬成分是銅、錫和鉛,從測定結果看,各個時期的不同器物在合金比例上並不一致。商代早期的一件銅爵經測定含銅92%,錫7%,而另一件錛則含銅98%,錫只有1%。盤龍城出土的商代中期銅禮器中,有的含銅81~88%,錫5~8%,鉛1~6%;有的含銅71%,而鉛則高達21~24%。安陽殷墟西區出土的40多件標本,無論是禮器或兵器,都有銅、銅錫、銅鉛、銅錫鉛等4種情形,不過,就禮器而言,似乎年代愈晚,以鉛替錫的趨勢愈明顯。在銅器鑄造方面,由於在鄭州和安陽都發現有商代中期和晚期的鑄銅遺址,而且銅器本身也保存有某些鑄造痕跡,因此,可以對當時的鑄造工藝作出一定的判斷。商代銅器均採用合范方法鑄造,范的多少則視器形而定。商代早期的銅爵是由2塊腹范、1塊□范、1塊底范和1塊芯座合范澆鑄的,而商代晚期的銅爵則需用16塊外范。商代中期除能夠鑄造大型器物外,已能用分鑄的方法,將一些器物的附屬檔案預先鑄好,再和主件鑄接在一起,例如卣的提梁就是另行鑄造的。商代晚期鑄造技術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如司母戊方鼎的鼎身和四足是整體鑄造的,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後再在其上安模、翻范、澆鑄而成,根據其體積和重量估計,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公斤以上,冶鑄時必須有較大的熔銅爐,且有可能採用經地槽流注的方法進行澆鑄。商代晚期還發展了銅鑲玉的技術,例如婦好墓出土的玉援銅戈即是將玉戈援納入銅內的陶范中鑄成。藁城等地發現的鐵刃銅鉞也是採用這種技術鑄成的。銘文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銅器上至今未見銘文。大概到商代晚期的第二期,銅器上才出現銘文。較早的銘文只有很少幾個字,大都是族徽圖像、人名或父祖名,如婦好之類。商代末年始有較長的銘文,最長有三、四十字的,內容大抵是因受賞而為父輩作器。安陽後岡祭祀坑出土的戍嗣子鼎有銘文30字,是科學發掘以來所獲商代銅器中銘文最長者。傳出山東梁山的小臣□犀尊,有銘文27字,內容記帝辛十五年,王來征人方,賜小臣貝,關係到商代末年與人方間的戰爭。傳世的有銘文37字,記帝辛二十年十一月戊辰,祭祀先王武乙之配妣戊,受師之賞而為其父作器。這些有明確紀年的銅器在商代銅器的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