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縣圖書館

銅陵縣圖書館於民國16年(1927年)縣教育局長章理芝募資建立圖書館,由王愚山任館長,置設城東孔廟。

銅陵縣圖書館於民國16年(1927年)縣教育局長章理芝募資建立圖書館,由王愚山任館長,置設城東孔廟。館藏4000餘冊,其中有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中華地名物產大辭典》、《清文獻通考》等書籍。報刊有《中央日報》、《大公報》、《新民晚報》等。民國24年館址遷至城東王氏宗祠,館長由縣教育局長勝祝三兼任。縣城淪陷後,圖書館被毀。民國28年春,銅陵縣青年抗敵協會在金榔三條沖建立一個圖書館,圖書來源於涇縣雲嶺新四軍軍部駐地書店,主要藏購進步書籍和革命書籍,如《論持久戰亂》、《新民主義義論》、《聯共(布)黨史》等,“皖南事變”後停辦。
建國初,在縣文化館內設1個圖書室。1958年7月,在縣文化館內設圖書室基礎上成立縣圖書館,與縣文化館合署辦公,屬縣文化科領導,是年9月市、縣合併時,縣圖書館併入銅官山區文化館圖書室。1959年4月市、縣分開時,恢復縣圖書館。“文革”期間,縣圖書館被迫停頓,大部分藏書被視為“毒草”焚毀。1972年縣圖書館恢復開放,圖書種類很少。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大批圖書獲得解放,縣圖書館書源得到補充,館藏圖書逐年增多;1985年館藏圖書由1972年的2244冊增加到36000冊,報刊212種。
1990年館藏圖書達到39800冊,書架單層總長224米,藏書類別分典藏和流通兩類,館藏種較為珍貴的有明嘉靖《銅陵縣誌》、明嘉靖&《池州府志》、清乾隆《銅陵縣誌》清人嚴可均校輯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文朝文》、民國11年版由杜亞泉等編著《動物學大辭典》等。圖書館設兒童閱覽室和成人閱覽室,日均接待讀者約百餘人次年均圖書借閱量約18000冊次。 圖書館組織技術骨幹先後幫助鄉鎮、廠礦、學校籌建圖書館16個,並使之發揮作用,初步形成在全縣範圍內的服務網路,堅持送書、送科技信息知識下鄉。
圖書館內設:辦公室、采編部、借閱部、少兒閱覽室、報刊閱覽室、資料信息部、書庫、全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銅陵縣支中心、電子閱覽室、中心機房。館內現有現有在編職工8人,年採購經費12萬元,館舍面積1000平方平方米,館藏圖書電子資料6.23萬冊,2000年在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種被評為“三級圖書館”,並多次評為全市“文明圖書館”,2007年12月成功舉辦首屆全民讀書月活動,直接參加人數2萬人次,並受到文化部專家組、安徽省圖書館領導的表揚。2008年6月與銅陵學院圖書館、銅陵市公共圖書館建立了館際互借實現了資源共享方便了廣大市民。目前銅陵縣公共圖書館在三個文明建設中,構建學習型社會以及建設和諧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