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灌木,高約2米;小枝圓柱形,細弱,密被鉤狀小糙毛和黃色腺點。葉菱狀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5-6厘米,寬1-3厘米,兩面無毛,密被黃色腺點,頂端尾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或鈍圓,側脈4-5對,細脈不明顯,邊緣上半部疏生小齒;葉柄極短或無柄。聚傘花序單一(稀少2次分歧),有花1-7朵,花序梗纖細,長1-2厘米,被毛同小枝;花柄細弱,長約4毫米;苞片線形;花萼杯狀,長約1.5毫米,頂端截頭狀,被黃色腺點;花冠紫紅色,被細毛和黃色腺點;花絲與花冠等長或稍長,花葯長圓形,藥室縱裂;子房球形,無毛,具稠密腺點,花柱長於雄蕊。果實球形,徑約4毫米,熟時紫紅色,具4個分核。花期6-7月,果期8-11月。產地生境
產廣東、廣西、湖南。生於林中或林邊。模式標本采自廣東。本種提示
本種小枝密被鉤狀小糙毛和黃色腺點;葉片較小,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5-6厘米,寬1-3厘米;花序極簡化,花序梗纖細如絲狀,花柄較長等特徵與本屬其他種明顯不同。但其花序腋生,花冠整齊4裂,4雄蕊等長,柱頭圓球形,成熟的果實有4個分核等性狀,均為紫珠屬(Callicarpa Linn.)所固有,而非豆腐柴屬(Premna Linn.)的特徵。豆腐柴屬的主要特徵是花序頂生,花冠多少呈二唇形,4雄蕊通常2長2短,柱頭常2裂,成熟的果實為核果,無明顯的4分核。張宏達1960年在《中山大學學報》上,根據廣東黃志42612號,馮欽、曾沛11058號,譚英華249號,廣西曾懷德24417號等標本發表的“裴氏腐婢(Premna peii Chun ex H. T. Chang)”均具有上述紫珠屬的特徵,而無上述豆腐柴屬的特徵,故應歸入本種。這種植物普遍分布於廣東、廣西及湖南的南部;早在1931年,陳煥鏞曾將廣東梁向日61191號,左景烈22690號,高錫朋51049號,陳念劬42114號等標本,在標本室定名為Callicarpa peii Chun而未發表;但19151年張宏達在《中國紫珠屬植物之研究》一文中,已將本屬另一種植物定名為Callicarpa peii H. T. Chang;故另取新名,以免重複。科學分類
門中文名 | 被子植物門 |
門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綱中文名 | 單子葉植物綱 |
綱英文名 | Mono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露兜樹目 |
目英文名 | Pandanales |
科中文名 | 牡荊科 |
科拉丁名 | Viticaceae |
屬中文名 | 紫珠屬 |
屬拉丁名 | Callicarpa |
種中文名 | 鉤毛紫珠 |
種拉丁名 | Callicarpa peichieniana Chun ex S. L. Chen |
種下等級 | Callicarpa peii H. T. Chang |
生境 | 本種沒有生境資料 |
海拔下限 | 200 |
海拔上限 | 2250 |
是否中國特有 | 是 |
是否引種栽培 | 非人工引種栽培 |
國內分布 | 江蘇省, 浙江省, 江西省, 福建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廣東省, 廣西自治區, 四川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