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砭

針砭

砭是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使用方法已失傳。“針砭”比喻發現或指出錯誤,以求改正。相關成語有痛下針砭、針砭時弊。針頭在棉油燈焰上炙之微燙,沾薑汁、艾汁或其它配置藥液,立頂於患者穴道,可治風濕、寒熱諸病。范成大《唏真閣留別方道士》詩:“時時苦語見針砭,邂逅天涯得三益。《南史·牛僧孺傳》:僧孺工屬文,善楷隸,多識古事。宋 蘇軾 《休兵久矣而國益困》:“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詞目:針砭

注音:zhēn biān

詞性:動詞

意義:砭是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使用方法已失傳。“針砭”比喻發現或指出錯誤,以求改正。

相關成語:痛下針砭 針砭時弊

【辨析】“針砭”常誤寫為“針貶”,應注意。

砭為治病石針,針頭圓型,前圓後方,方處為柄,以指易捏為宜。針頭在棉油燈焰上炙之微燙,沾薑汁、艾汁或其它配置藥液,立頂於患者穴道,可治風濕、寒熱諸病。

探源:

(1)泛稱金針治療與砭石出血為針砭。

祖士衡《西齋話記》:“隴州道士曾若虛者,善醫,尤得針砭之妙術。”

(2)指規戒過失。

范成大《唏真閣留別方道士》詩:“時時苦語見針砭,邂逅天涯得三益。”

(3)古代用石針刺穴治病,比喻規戒過失,指出錯誤(多針對時政)。

《南史·牛僧孺傳》:僧孺工屬文,善楷隸,多識古事。侍郎全元起欲注《素問》,訪以砭石。僧孺答曰:“古人當以石為針,必不用鐵。說文有此砭字,許慎云:‘以石刺病也。’東山經:‘高氏之山多針石。’郭璞云:‘可以為砭針。’春秋:‘美疢(chèn)不如惡石。’服子慎注云:‘石,砭石也。’季世無復佳石,故以鐵代之爾。”

基本解釋

1. [an ancient form of acupuncture]∶古代的一種針刺療法,現已失傳。砭是古代治病的石頭針

2. [point out sb.'s errors and offer salutary advice]∶比喻指出錯誤,勸人改正

時時苦語見針砭,邂逅天涯得三益。——范成大《晞真閣留別方道士》

針砭時弊

詳細解釋

亦作“針砭”。用砭石製成的石針。亦謂針灸治病。

宋 蘇軾 《休兵久矣而國益困》:“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宋周密 《齊東野語·針砭》:“古者針砭之妙,真有起死之功。” 清 孫枝蔚 《自號濁翁因賦》:“此疾何時瘳,難施針砭術。” 張弦 《記憶》:“如果說,今日的痼疾已到了難於針砭的地步,那么,起初的癬疥之患,不就發生於你 秦慕平 這塊基本健康的肌膚之上嗎?”

【辨析】“針砭”常誤寫為“針貶”,應注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