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孫髯翁曾在大觀樓長聯中 說到的“東驤神駿西翥靈儀”,許多老昆明人都知道這分別指的是位於昆明東邊的金馬山與西邊的碧雞山。金馬塔依然屹立於金馬鎮鎮政府院內。這是一座高約20米左右的淡黃色方塔,共有13層,塔頂矗立著四隻朝向四個方向展翅飛翔的碧雞雕像,塔頂中間有一圓形籠狀的東西,上面有一蓋子。對於金馬塔的由來並沒有太多記載,由於自然原因,該塔已有一些傾斜,塔頂及四周也有些風化,金馬塔與金馬寺是連為一體的。1983年,官渡區政府把金馬寺列為了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末至1999年初金馬鎮政府對該塔進行了修復,於2003年又對金馬寺進行了局部修復。
金馬寺碑文
“金馬寺原為金馬神祠,創建於南詔時期,明代以前改建為佛教寺宇,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修,由阿育王前、後殿,三太子前、後殿及神驥亭、金馬寺塔組成。1983年昆明市官渡區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北面、西面至正殿前牆外牆,南至廂房外牆,東至塔以東10米,建設控制地帶:金馬國小。”此外旁邊的一塊碑文還刻有“1983年官渡區公布的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金馬寺”字樣。“金馬者神驥也昔,生三子,長曰福邦,次曰弘德,次曰至德,俱健勇,廄有神驥爭欲得之,王莫能決命左右,續神驥追獲者主之,長子求馬滇池不獲,次子求馬北麓亦不獲,季子至東山得之,後為哀牢山所阻,遂留此土,各主其山而為神,土人祀之由來久矣,至漢宣帝遣王褒持節祭金馬碧雞之神而建祠……”在碑文的左邊,刻有當時修繕金馬寺的捐款人名單及金額,金額單位為某人捐白銀若干兩,時間為清嘉慶九年歲次甲子孟春月吉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