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首次參加奧運會的中國跳水選手何姿獲得三米板雙人金牌和單人銀牌。何姿自幼喪母,從小與父親相依為命,回報父親是她最大的心愿。但由於中國給予奧運會金牌選手的獎金上漲速度卻趕不上房價上漲快,因此何姿擔心她將獲得的獎金不夠給父親買套房子。事情經媒體報導後,網友將這種現象稱為金牌通脹。
現象
奧運金牌獎金漲幅
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起,國家體委(體育總局前身)便給予奧運金牌獲得者獎金: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為6000元;
1988年漢城奧運會為1.5萬元;
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會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為8萬元;
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升至15萬元;
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再次上升到20萬元;
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則是35萬元。
除國家體育總局的獎金外,各省也給獲奧運金牌運動員頒發獎金。同時,還有企業也會給獎金,數額更高。有人曾計算過,2004年雅典奧運會,一個金牌最終可“換”得100萬元左右獎金,2008年北京奧運會最終則可得到約150萬元獎金。
僅從國家獎金看,從1984年到2008年,22年漲了60倍,漲幅驚人。而若計算全部獎金比,則更是漲了200多倍。
房價漲幅
獎金上漲的速度遠遠跟不上房價上漲:
以北京為例,2004年時,北京四環房價每平米6000至7000元,當年的奧運冠軍憑獎金即可全款買到一套地段優質的150平米上下“大宅”。而2012年,這樣的獎金只能買到此類地段買面積大些的“廚房”。北京五環外房價都早已超過2萬,即使有200萬獎金,買房也是捉襟見肘。
在房價面前,以全球各國奧運冠軍獎金水準衡量,排除掉極少數如石油國家,得獎金屬最高等級的中國奧運冠軍,都成了“屌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