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該行政村轄1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408戶,有鄉村人口5890人,其中農業人口5770人,勞動力400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195人。
地理環境
全村國土面積1.69平方公里,海拔1,985.00米,年平均氣溫 15.00 ℃,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蠶豆、大麥 等農作物。
經濟
全村耕地面積 1,975.26 畝,人均耕地0.4 畝,林地179.30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8,00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481.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建築業為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2年底,全村有1340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1408戶通電,有140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408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40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00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砂石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5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975.26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75.2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5畝。 該村到2012年底,有4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4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75.26畝(其中:田1802.03畝,地173.23畝),人均耕地0.3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蠶豆、大麥等作物;擁有林地179.3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茶樹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13.2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756.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54.00萬元,畜牧業收入4105.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016頭,肉牛0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2359.00萬元, 工資性收入320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77.00元,農民收入以建築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0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00人 ,在省內務工1300人,到省外務工20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產養殖,主要銷售往本縣。2012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60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鞋墊加工、羊毛氈加工、竹器加工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水產養殖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408戶,共鄉村人口5824人,其中男性2895人,女性2929人。其中農業人口5824人,勞動力4000人。
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96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73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3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75.26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45.00萬元,有固定資產95.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金河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喜洲鎮第二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3.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460人,中學生180人。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975.26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75.2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5畝。 該村到2012年底,有4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4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無經濟來源;2、村內基礎設施落後,村容村貌差;3、地勢平坦,低洼,浸田多,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難度大,農業發展缺乏後勁,農民增收難度大。。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重視發展畜牧養殖和水產養殖業,抓好加工產業的發展,壯大建築業,依託“海舌”、“仙都”等景點優勢,改善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旅遊業,促進全村二、三產業的發展。。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3個,黨員總數194人,黨員中男黨員133人,女黨員61人。 團員27人。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975.26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75.2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5畝。 該村到2012年底,有4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4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