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金斗鄉地處威寧縣南部,距縣城36公里,周邊分別與本縣麻乍、么站、金鐘和雲南省宣威市的楊柳等鄉(鎮)接壤。全鄉總面積101.1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8957畝、林地面積7260畝。轄17個行政村,92個村民組,居住著漢、彝、苗、水等八個民族,現有人口36827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1%。氣勢磅礴的可渡河在這裡將雲貴分為兩省,婉延曲折的威可公路從這裡將雲貴連為一體,故金斗被冠以威寧“南大門”之稱。
歷史沿革
金斗鄉1949年為金柱鄉。1953年析設金斗、高坡、帷帳鄉。1958年撤鄉併入麼站公社。1962年析建金斗、黑泥、帷帳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1991年合併置金斗鄉。
行政區劃
金斗鄉下轄金斗村、朱家坡村、三岔村、黑泥村、勺白村、坪子村、高田村、紅石村、河畔村、平豐村、營紅村、向嶺村、圍帳村、岩頭村、杏子村、沖子村、站坡村,部分村落設有集市。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地處威寧縣城南部32公里處,周邊分別與本縣麻乍鄉、么站鎮、金鐘鎮和雲南省宣威市雙河、楊柳等鄉(鎮)接壤。623國道附線九(九林頭)-可(可渡)公路貫穿南北。
地形地貌
金斗鄉位於雲貴高原中部地勢較高,植被覆蓋率較低,以山地為主,同時有少部分丘陵地帶。有耕地2.5萬畝,山林地3.06萬畝
氣候特徵
金斗鄉優越的小區氣候,春秋相連,雨熱同季,長夏無冬,土地肥沃,尤其有耕地2.5萬畝,山林地3.06萬畝;盛產小麥、玉米、大豆等,年產商品肥豬11000多頭;
自然資源
水資源豐富,水質好並且是全縣優質烤菸生產和綠肥留種基地。有豐富的物產資源,有豐富的石灰石、硐礦、煤等礦產資源尚待開採;水能資源十分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得磨煤礦座落於金斗鄉,是金斗鄉GDP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狀況
金斗鄉教育水平有待提升,高中升學率低。因金斗離雲南省宣威市楊柳鄉、倘塘鎮較近,很多學生國小、國中都去雲南的學校就讀,中考因戶籍原因回貴州學校就讀。金斗鄉現有中學兩所,分別是金斗鄉第一中學和金斗鄉第二中學,有多所國小金斗中心國小、圍帳國小、黑坭國小、紅石國小等十餘所國小。
醫療狀況
金斗鄉有醫療衛生事業有待提高,有金斗鄉衛生院、金斗百姓醫院兩所醫院。由於2000年以來經濟的迅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相對以往有了巨大的提高。
社會經濟
2010年全鄉GDP達8500萬元,比2009年增加1100餘萬元;完成稅收381萬元(其中:煙業特產稅完成331萬元,其他稅收入50萬元);罰沒收入4萬元;社撫費徵收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63元,比2009年增加300元;人均占有糧食337公斤,比2009年增加5公斤;貧困人口脫貧776人。全鄉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民生事業全面發展,社會保障全面推進,黨的建設著力加強。著名名特產品:優質山羊肉,鮮火腿,苦蕎系列,金斗麵條,黑坭麵條,小木榛子。
發展規劃
當前,全鄉上下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縣委“四五六七”工作思路,搶抓“威寧試點”的歷史機遇,以“三個必須”為準繩(必須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富民興鄉的第一要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觀念的更新推動經濟社會大發展;必須始終走符合金斗實際的發展道路;必須始終發揚依靠民眾的優良傳統,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講團結、乾實事,以乾群的合力推動經濟社會大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三農”工作為重點,以加快發展為主題,堅持“生態立鄉、產業富鄉、科技興鄉”,集中力量打基礎,突出重點抓生態,調整結構建支柱,發揮優勢創特色,解放思想增活力,全面發展促和諧,切實加快富民強鄉步伐。始終抓住“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基礎建設”兩個車輪,按照“穩糧、強煙(烤菸)、壯畜(肥豬養殖)、擴經(經果林)”的發展思路,著力抓好“七個一”工程,即樹立一種意識(一種發展的意識)、栽好一棵煙(烤菸)、管好一棵樹(核桃樹)、養好一頭豬(商品肥豬)、抓好一項扶貧重點工程(扶貧開發整村村推進)、發展壯大一批廠礦企業(做大做強苦蕎加工業、得磨煤礦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營造一個安定、團結、有序、和諧發展的社會環境)。力爭達到山綠起來、路硬起來、房新起來、業活起來(一戶一業、一村一品)、人富起來,全力打造“三力”新金斗(實力金斗、魅力金斗、活力金斗)。
歷史文化
文化
源遠的歷史文化,多彩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人文景觀孕育了豐富的旅遊資源,漢武帝時期的西南古道遺址、三國時期諸葛亮石刻“飛虹佇鶴”、矗入雲端的“山高水長,水流雲在”的明朝摩天巨幅石刻、清初吳三桂的軍事行宮遺址、鄧小平同志岳父浦再庭家的“桃源泛錦”,可渡河石橋等六大景觀,成為遊客的首選之地。為強抓機遇,再創輝煌,鄉黨委政府已制定了新的發展目標和優惠政策,不斷強化法制環境、投資環境。
景點
雲貴大門
雲貴大門,雄偉壯觀,是雲貴兩省人民友好團結的象徵。大門周邊景色優美,四季常綠,過往此地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留下腳步停歇觀望,謳歌雲貴兩省人民淳樸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