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峰中心國小

金峰中心國小,學校占地面積2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632平方米,設有32個班,在校生1900人。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金峰中心國小前身為金峰臚峰書院,從光緒二十一年(1895)開始,至今走過百年辦學之路。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原中心國小在鎮區中心,九十年代全校學生達到2700人之多,為緩解擁擠狀況,在上級政府的關心和重視下,1999年9月中心校遷入新址。 全校行政、教師共90人,其中大專學歷的69人,本科學歷的18 人,國小高級教師30人。幾年來,學校不斷加大投入,完善辦學條件,建有250M跑道、體育活動區、休閒娛樂區、現代化圖書館、自然實驗室、音樂室、舞蹈室、2間美術室、8間多媒體教室、英語教學體驗室、心理諮詢室、網控中心、教工之家、校史展覽室等功能室。

學校始終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勤奮、守紀、探索、創新”的校訓,以創辦“規範加特色”的學校,培養“合格加特長”的學生為目標。堅持“德育為先、教改創新、體藝見長”為辦學方向。現校園優美整潔,教師愛崗敬業,學生勤奮守紀。99年學校曾接受國家體育工作驗收,評為“福州市體育工作先進單位”,2000年評為“福建省農村示範國小”,第十一屆、十二屆“福州市文明學校”,2005年評為“福州市暑期工作先進單位”,“福州市第六屆校園藝術周先進單位”,多次獲得“長樂市先進單位”,目前是福州市“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教與學的研究”課題實驗校。 在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蘊育理想與希冀的芳草地上。我們全體教師正以永不停息的開拓精神,嚴謹高效的工作作風,再創學校發展新的輝煌。

中心國小

金峰中心國小坐落在金峰鎮臚峰大道中心段陳塘港畔。學校溯源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由同善社柯雍、劉成傑、柯德樹、鄭貽谷、陳熙春等於臚峰山下建造的“臚峰書院”。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知縣王擴中改臚峰書院為臚峰高等國小校。民國初,更名為縣立第二高等國小校。民國時期,先後更名為縣立臚峰國小、縣立中心校、金峰中心國小。建國後定名為金峰中心國小,延用至今。 為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最佳化教育、教學環境,適應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的要求,在各級政府的重視下,金峰中心國小於1999年9月遷入新址,現校園面積28000平方米 ,生均22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7743M2,生均6M2,均超過省標要求。 學校十分重視環境建設,努力創設一個集花園、樂園、學園為一體的有特色的校園環境。甬道草坪、如步綠廊;山花樹木、爛漫郁蔥;守紀牌示、人文關懷;景致錯落、寧靜幽雅。無不對學生熱愛大自然,自覺遵守行為規範,養成衛生習慣,激發活潑向上的心理,對薰染學生審美理想與情趣,都起著積極的作用,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渲染、導向,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自覺地、主動地形成一種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過程。 近年來,學校投入巨資,不斷完善辦學條件,建有250M跑道、體育活動區、休閒娛樂區、電腦室、現代化圖書館、多媒體教室、自然實驗室、音樂室、舞蹈廳,現“校園優美整潔,教師愛崗敬業,學生守紀勤奮”。 學校嚴格把握辦學思想,辦學方向,注重辦學效益。遵循“勤奮、守紀、探索、創新”的校訓,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以創辦“規範加特色”的學校,培養“合格加特長”的學生為目標,堅持“德育為先、教改創新、體藝見長”為辦學方向。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心健康素質。校長定期帶領校行政人員、骨幹教師,深研辦學新路,提高辦學效能。 中心校在創辦過程中,得到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每年“六一”,市、局、鎮領導都到校慰問全校師生,與小學生共度節日。教育局徐平局長等領導層多次到校指導工作。分管國小工作的教育局付局長陳新利同志還參與我校教研活動。 1999年學校代表長樂市接受國家體育工作驗收,評為“福州市體育工作先進單位”,被長樂市政府、市消防大隊授予“長樂市第二消防學校”,2000年評為“福建省農村示範國小”;2001年被長樂市委市政府授予“長樂市先進單位”“長樂市雙擁先進單位”。有多名教師分別評為福州市、長樂市及鎮先進工作者。每年都有學生分獲福州市、長樂市作文、數學競賽的獎項。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學校十分重視教師的繼續教育,加強教師在職培訓、進修,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每年均選派3人以上教師到福州名校學習,並經常邀請省內名校骨幹教師到校開課、講座,建立與福州地區名校的交往的制度。提高師資業務水平,更立足於本地區本學校各項教研活動。組織教師參加教學比武活動,通過學習、研究、講座、實踐、評課等提高業務素質,每個老師都做到“一專一能”,即教好一門學科,掌握一項技能。 學校把教予學生學會做人的本領,做為辦學的宗旨。全體教職工統一認識、目標一致,把這一宗旨貫穿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公民道德規範教育內容做到有計畫,有步驟地貫徹實施,做到聯繫實際,因地制宜,突出典型,穩步推進。充分利用每周一升旗活動陣地,利用校刊、班刊、廣播站宣傳手段,有的放矢地開展系列活動。開展“道德之星”評選活動,舉辦“怎樣做有道德的人”主題辯論會,舉辦“愛家園”主題畫展,倡導告別“兩室三廳”,從小培養學生“愛心”,弘揚助人為樂、敬老助殘、扶貧濟困的中華民族美德。同時做到“學校放假,育人不止”,每年暑期的夏令營活動都突出一項主題教育。

隨著新一輪課改的頒發,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都要隨之更新。目前,我校通過新課改的學習,結合當前教學教研的實際,開展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創新能力”的課題研究。充分挖掘我校年青教師多,接受新知識快的特點,積極選派上進心強的骨幹教師到福州培訓,把教學新教法通過公開課的形式輻射到全校,教導處每周安排一個半天,分科目到多媒體教室觀看全國省、市優質課師的心田。 加強教學過程質量抽檢是實施教學質量管理的一種手段。每學期一年段班級都認真抓好拼音過關,低年級學生的口算抽測,發現不過關的要求有針對性進行輔差。近年來,中心校學生的語文、數學期末考試成績均居全區前列。名列全市中心校的上游。老師們充分利用多媒體、實驗室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緊扣現代教學理念,努力創設輕鬆愉快的課堂情景,培養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構建師生積極互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伴隨著理解、信任、友愛、尊重的心理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健康發展。 中心校作為金峰學區師資培訓中心,現代教學手段演示的中心,教研活動的中心,為了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除了重視學生良好品德養成外,注重學生主動脈科的成績跟蹤,嚴格做好年段過關,更重視新教法的實驗,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學到知識。同時學校根據所有學生的特長、興趣,結合教師的專長開設了電腦、書法、繪畫、手工、演講、舞蹈等二十幾個興趣小組,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個性的發展。

一條“以跨入二十一世紀,金峰中心國小將繼續開拓進取,大力推進教改實驗,力爭儘快再建一幢教學大樓,增加更多的專用教室,實現校園網工程,以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走出質量求聲譽,以聲譽求發展,以發展求效益”的良性循環路子。為金峰基礎教育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辦學特色

我校將美術教學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這個特色的確立是我校有幾位熱心於美術教育的教師,以黃美文老師帶領的小組工作很有成效。在這個基礎上,學校將美術教育的地位、作用進一步的規範、提升、拓展。①、重視建設和培訓一支高素質的美術教師隊伍,並從專職教師向班主任延伸,使更多的老師懂得美術創作和審美指導;②、編寫美術校本教材,體現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創作訓練為手段,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審美情趣,特別是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強調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滲透;③、加強學生創作,以課堂教學創作為基礎,以各類興趣小組為輔,每學期至少舉行2次的小型繪畫比賽和一次的主題創作比賽、畫展。積極派學生參加市、省、全國的繪畫比賽。④、創設環境。通過美術室、美術畫廓櫥窗、班校黑板報、各個樓梯的美術作品展示、整個學校的藝術作品的布置、不同類型的兒童繪畫比賽、畫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薰陶,提高審美水平。⑤、普及提高。要求人人參與,努力在普及中提高,幾年來,我校學生的兒童繪畫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屢獲佳獎。

我校正踐行從“小美術”到“大教育”的辦學模式,在“文化立校,以美育人”的辦學理念指引下,確立了“以美育人”的課題實驗,抓美術教學的特色,進一步增強美育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從而達到以美輔德、以美益智、以美健體。

學校注重校園文化環境建設與氛圍營造,豐富了環境的內涵,使得校園更具人文氣息,它不僅給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而且給人以藝術的感染和美的享受,發揮了育人的作用。

創辦的《尖尖角》校刊,很受家長和學生的喜歡,《尖尖角》覽括了一個學期以來學生的校園生活情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樂趣,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營造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學校廣播站由學生負責采、編、播,及時反映新人新事,把豐富多彩的內容介紹給學生。使整個學校充盈著學習氣息與歡聲笑語,讓師生走進校園就能鮮明地感受學校的精神,主動認同自己所置身其間的文化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

歷史沿革

金峰中心國小座落在金峰鎮臚峰大道中心段陳塘港畔。學校溯源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由同善社柯雍、劉成傑、柯德樹、鄭貽谷、陳熙春等人於臚峰山下建造的“臚峰書院”之始。光緒三十一年(1905),知縣王擴中改“臚峰書院”為“臚峰高等國小校”。民國時期,先後更名為縣立臚峰國小、縣立中心校、金峰中心國小。建國後定名為金峰中心國小,延用至今。

為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最佳化教育教學環境,適應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的需求,在各級政府的關心重視下,金峰中心國小於1999年9月遷入新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