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金峰鎮地處開州區東部,系金峰鄉(公社制時期叫新華公社)與玉峰鄉
(公社制時期叫興隆公社)合併而成。2010年,按照《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開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渝府〔2010〕25號),開州區已將金峰、大德、白橋、天和、巫山、譚家6個鄉分別改設為鎮,調整後管轄行政區域不變。
東與雲陽縣雙水、文龍鄉接壤,素有開州“東大門”之稱。全鄉面積57平方公里,轄一個社區6個村64個社,總人口2732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65人。退耕還林後,現有耕地793公頃,其中水田530公頃;林地面積653公頃,其中退耕還林3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10%。現轄一個社區。即金玉社區、富民、新華、寶豐、青橙、中山、大義、青山村。全鎮年外出務工人員7000多人,年勞務輸出收入近億元。
金峰鎮政府駐金玉社區金峰場,海拔180米,距城區16.2公里。境內為深淺丘地貌,中有肖家溝小溪縱貫,山嶺對峙,岡巒重疊,溝谷交錯;淺丘和溝谷有少量平壩,其餘絕大部分為300~900米的山坡。出露有第四系新沖積、侏羅系沙溪廟組兩個地質層段;土壤以紫色土為主,有少量沖積土和黃壤。最高點大義村花包寨海拔1076米,最低處青橙村肖家溝河邊海拔164米。
氣候農物
氣候溫和,年均溫13~15.5℃,一月均溫1.5~7℃,七月均溫23.9~29.3℃,年降水量1200~1360毫米,無霜期251~306天。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薯類、油菜、花生等,糧食總產量11375噸,人均產糧429公斤;有良種柑桔100萬株,年產4000噸;畜牧業以豬、山羊、家禽為主。
公路有開雲公路橫貫鄉境,鄉村公路400公里,各村和95%的村民小組均通汽車。鄉境有小(一)型興隆水庫和4座小(二)型水庫(中心、大吉、青山、寶豐),堰塘400多口,具有規模的渠堰50多條,有效灌溉面積400公頃。現有金峰、玉峰小集鎮2個,集鎮人口2000多人。
有國中1所,中心國小2所,村(私)小13所,九年義務教育已普及。
全鄉村、社均通電話,99%的戶通電視,70%的農戶飲上衛生水。
金峰鎮是一個水果、勞務輸出大鎮。全鎮現有柑桔樹100萬株,年產優質柑桔900萬斤;李子樹92萬株,年產鮮李900萬斤;桃樹37萬株,年產鮮桃30萬斤;西瓜種植面積2,100畝,年產750萬斤,同時,全鄉年外出務工人員7000多人,年勞務輸出收入近億元。
金峰鎮奇特的景觀有富民十三罐,位於富民村六組,與龍家灣、馬家咀相鄰。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據當地村民介紹,十三罐是當年石匠在堅硬的懸崖大石上用鐵錘鐵楸純手工製作,是專為躲避土匪和山賊的入侵,也是為了生存和休息從而打造而成的。其功夫可謂是技藝高超,高深莫測。山峰四周有十多個大小不一的石罐,人在裡面只能蹲著。長年的風吹雨打,石罐周圍長滿了翠竹和雜草,其美麗獨特的景色絲毫不減,讓人心曠神怡,享受自然中的神韻,醉在大自然的清新,與美景融入一起讓人難捨難分。
古石平橋,位於金峰國中旁肖家溝溪流上,古石靜靜地橫臥著。有6墩7孔,全長36.4米,寬1.8米,高4.3米。
這座無名石平橋的特別之處是,6個橋墩上架設的橋板都是整塊石條,每條長5.2米,寬0.9米,厚0.7米,重達8噸多,查閱《重慶橋樑志》後發現,這些石橋板在目前重慶保存完好的古石平橋中屬於最長的。
主要領導
袁 毅同志: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分管武裝工作;
彭昌英同志: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工作;
何汝太同志:主持人大全面工作,分管黨的建設、鎮村建設管理、國土、宅基地復墾、地災工作;
李曉芬同志:分管人力社保、農電、保險、教育、衛生、招商引資、商貿流通、企業、環保、旅遊、科技、保密工作;
藍文舉同志:分管民政、殘聯、扶貧、移民、戶政、統計工作;
張 勝同志:主管集鎮建設工作,分管農業、林業、畜牧、水利、水保、農經、農財、氣象工作,負責武裝工作,聯繫協調鎮屬事業單位日常管理;
陳鶴瓊同志:分管政法、信訪、穩定、綜治、公安、司法、計畫生育工作;
傅家權同志:主管紀檢監察工作,分管安全、道路交通工作;
鍾小平同志:主管組織工作,分管檔案、宣傳、新聞、文化廣電、體育、通訊工作信息工作。
趙芳英同志:主管統戰工作,負責人大日常工作,分管黨政辦、工會、青年、婦女工作。
著名人物
著名書畫篆刻藝術家、國家一級美術師陳沫吾(陳瓊)先生就出生於金峰鎮原石門村(現金峰鎮富民村)。
也是油畫藝術家陳若文(劉庚)的祖籍所在鄉。
李文剛,出生於金峰鎮青橙村,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1985年入伍在原成都軍區服役16年,少校軍銜,1986年在雲南參加了對越作戰榮立三等功。現供職於四川省交通廳,工作之餘一直從事社會慈善。發表了報告文學、散文、新聞通訊500餘篇30多萬字。
青年書畫、攝影后期愛好者蔡林就出生於金峰鎮中山村。2016年為金峰拍攝航拍記錄影片,為金峰鎮作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