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金山鎮坡子村,人口1370多人,是該鎮規劃較大的村子。公元600多年,從河北遷居到此,以前名叫坡里村,後改名為坡子村,該村有金茶壺,金雞石,摩崖石刻,龍門峪,西頂,牛肉鍋(地名)天堂寨(臨淄最高峰)等風景名勝。
村莊歷史:
據坡子村張氏祖先墓碑記載: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始祖張朋、張友兄弟自冀州棗強縣遷發山東,弟張友“擇杏之陽,淄水之側,定名坡里社也”。坡子村立村於曠野,原名坡里,後改稱坡子。
坡子村曾隸屬於益都縣蓼河區,後屬博山縣,1958年11月屬淄川區,1969年12月劃歸臨淄區,隸屬邊河公社.邊河鄉.金山鎮。
地理位置:
臨淄區金山鎮駐地東南部10公里。
主要景點:
天堂寨風景區立於坡子村村南,是淄川,臨淄兩區的界山,海拔509米,巍峨雄奇,景色迷人,也稱臨淄區南天門,是顆藏在深山人未識的明珠。。山上植被完好。一眼山泉隱在兩棵高大的銀杏樹和幾棵樹桿黝黑、枝葉茂盛的柿子樹下,泉水從洞內的石中溢出,形成一線,垂直而下,匯入池中。泉水清澈見底,甘甜可口。泉水含多種礦物質,比一般水重,當地老百姓說,泉水不但能解渴,還能治病。這就是傳說中的“金茶壺”。在對面的山上還有一泉,叫“銀茶壺”。再繞山轉谷、曲曲折折的前行數里,便望見
了天堂寨所在的主峰。
天堂寨山腰的金茶壺,泉水清澈見底,水質優良,久旱不涸。原來的金茶壺,常年流水,形成小河。後被一外地壞人發現,便傾其家產欲得寶壺,在此守候長達3年之久,終因財力耗盡,未得到寶壺,一氣之下用萬年蒿將壺嘴堵塞,從此莊前小河斷流,只有涓涓細流從未堵嚴的壺嘴縫隙中滲出。金茶壺泉子不大,但方圓百里聞名。
據傳,天堂寨曾是明初蒲台(今濱州)人唐賽兒義軍駐紮過的山寨。永樂十八年(1420年)二月,唐賽兒率兵起義,聲勢浩大,迅速發展到數萬人。明青州衛派兵鎮壓,起義軍在鳳凰山頂峰安營紮寨。營寨山高林密,易守難攻,寨內有飯同吃,有水同喝,有福同享,婦孺、老幼皆無欺。人們都說到了山寨就像上了天堂一樣美好,故名天堂寨,後人也將山命名天堂山。現山寨廟宇已廢,僅存殘跡。
天堂寨風景區內,有歷史名泉“金茶壺”、摩崖石刻;有“金雞石”“狐仙洞” 傳說。。
天堂寨有摩崖石刻造像兩尊,南北並列,兩石像間距約1米許,系就崖邊岩石雕刻而成,兩尊造像框高各為0.7米,寬為0.65米,北邊一尊為坐像,文官裝扮,蓮花盆座,下半部分另有一馬童牽一匹馬;南邊一尊為立像,武裝盔甲。邊上刻有文字記載,記述鑄刻於明代成化元年(1465)和興建人姓名。今天堂山3000餘畝山坡上植下了80多萬株側柏林,森林覆蓋率達90%,刺槐戴帽,側柏攔腰,梯田繞山,柿樹成林。春秋季節泉水叮咚,林濤呼嘯,山花爛漫,百鳥爭鳴,宛如世外桃源再現,使人流連忘返。
民生建設:
自2007年以來,坡子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塵土飛揚、泥濘難行的土路變成了一條條寬敞筆直的大道;吃水靠肩挑的現象 變成了家家戶戶的民用自來水;為民修建的蓄水池、一盞盞明亮的路燈、一處處便民到位的垃圾池……無不顯示著村領導為老百姓所做的貢獻。
07年村里修路,當時村里是一分錢都沒有,張景放個人帶頭捐了10萬元,隨後大家都被帶動起來了,你3萬,他2萬,當時連在 外地打工的和在國外的都回來捐款或者是把錢打回來,大家為的就是把村莊建設好,這一舉動在周邊的村子引起了很大反響,更加堅定了村兩委帶領全村致富 的決心。先後硬化了道路2600多米,安裝了60盞路燈,進一步完善了村民用水吃水的設施,修建蓄水池10000立方,徹底使村民的日常生活得到了保 障。在村兩委班子的正確領導下,坡子村先後獲得了“文明村”、“優秀黨支部”、 “農業工作先進單位”、“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村居”、 “五個好”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歷史是繼續前進的基礎,也是開創未來的啟示,村兩委決定,坡子村的下一步將規模發展、穩步發展放在天堂寨景區上,配合區、鎮兩級領導部門做好景區宣傳,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繼續為村民做實事、做好事,繼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