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山鎮

柳山鎮

柳山鎮地處臨朐縣東部,東、南與昌樂縣接壤,北與龍崗鎮相鄰,西與辛寨鎮相連,總面積97.1平方公里,轄59個行政村,有1.2萬戶,4.2萬口人,耕地面積6.5萬畝。柳山鎮黨委政府堅持“抓住關鍵,突出重點,趨利避害,整體推進”的指導方針,緊緊圍繞實現由農業大鎮向經濟強鎮跨越的總目標,強力推進“工業立鎮”戰略,“突出一個重點(招商引資),打造兩個平台(長旺工業園、瓜菜交易中心),抓好三大建設(生態林業建設、小城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落實四項措施(鎮村幹部隊伍作風轉變、財政增收、計畫生育和社會穩定工作)”,全鎮社會和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

基本信息

簡介

柳山鎮,因駐地柳山寨得名。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東部,東、南與昌樂縣接壤,北與龍崗鎮相鄰,西與辛寨鎮相連,屬砂石丘陵山區,丘陵山地占總面積的80%以上,地勢平緩,土壤肥沃,水利條件較好,汶河水系的馬莊河、孟津河縱貫南北,有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5座、塘壩64座,水澆田占耕地總面積的50%以上。柳山鎮氣候適中,屬南溫帶亞濕潤區,年均氣溫12.4℃,年均降水710MM。

柳山鎮地理位置柳山鎮地理位置

據臨朐縣人民政府網站顯示

,該鎮總面積97.1平方公里,轄59個行政村,有1.2萬戶,4.2萬口人,耕地面積6.5萬畝。

基本介紹

柳山鎮地處臨朐縣城東部砂石山區,面積97.1平方公里,轄59個行政村,共有1.2萬戶,人口4.14萬,63830畝耕地。全鎮經濟總收入達到4.49億元,財政收入35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59元。 全鎮農業形成了以瓜菜、畜牧、果品為主的三大支柱產業。

柳山歷史悠久,轄區內城頭村為西漢時期朱虛侯國都城遺址。

沿革

1948年設柳山區,1958年改公社,1984年設鎮。1997年,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4.3萬,轄柳山寨、上唐家河、下唐家河、侯家河、范家河、花家莊、丁家莊、西河疃、孫莊、北馬莊、劉莊、南馬莊、孟莊、侯家莊、後疃、程家宅、石崖嘴、大英山河、大田莊、郭家莊、東溝、澇窪溝、將台、洪山、冢子河、窨子溝、辛莊、南福山、北福山、西陡崖、東陡崖、朱家溝、洋河、石犋牛、辛山、魏家、解家莊、穆家莊、柳山頂、柳山前、敢家溝、北河西、西河西、北營、廟山、杜家莊、小庵子、城頭、徐家河、小莊子、黃冢坡、邢家溝、荷花池、西翠飛、東翠飛、北崖、李家大溝、北馮家溝、南馮家溝、南河西60個行政村。1996年,將原白塔鄉所屬的鄔家官莊劃歸柳山鎮管轄。

村代碼

370724113(58村):~201柳山寨村 ~202辛莊村 ~203仁子溝村 ~204澇窪村 ~205北河西村 ~206南河西村 ~207西河西村 ~208後疃村 ~209侯莊村 ~210花莊村 ~211丁莊村 ~212河疃村 ~213程宅村 ~214王莊村 ~215穆家莊村 ~216解家莊村 ~217北馬莊村 ~218南馬莊村 ~219劉家莊村 ~220范家河村 ~221侯家河村 ~222唐家河村 ~223孟家莊村 ~224東溝村 ~225郭家莊村 ~226大田莊村 ~227孫家村 ~228英山河村 ~229石崖嘴村 ~230種子河村 ~231洋河村 ~232朱家溝村 ~233東斗崖村 ~234西斗崖村 ~235北福山村 ~236南福山村 ~237洪山村 ~238辛山村 ~239東翠飛村 ~240北營村 ~241杜家莊村 ~242西翠飛村 ~243邢家溝村 ~244荷花池村 ~245廟山村 ~246石犋牛村 ~247鄔家官莊村 ~248城頭村 ~249徐家河村 ~250小莊子村 ~251小安子村 ~252位家莊村 ~253柳山前村 ~254北馮家溝村 ~255南馮家溝村 ~256敢家溝村 ~257北崖村 ~258大溝村

經濟建設

柳山鎮2002年,全鎮經濟總收入達到4.26億元,財政收入300.03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3076元。 全鎮農業產業化已初具規模,狠抓了“瓜菜、畜牧、果品、黃煙”四大支柱 產業, 瓜菜總面積達1.8萬畝,總產量4000萬公斤,建成蔬菜專業村12個,糧經 比例達到4∶6。新建畜牧小區1000多畝,奶牛已發展3200多頭,建成畜牧專業村 10個,全鎮存欄母豬1.6萬頭,銷售生豬5.1萬頭,畜牧業總收入達2.95億元。 全鎮個體業戶發展到71家, 新發展私營企業12家,50萬元以上的企業6家, 完成銷售收入5140萬元, 實現利稅483萬元。民營經濟發展迅速,重點抓好以鑫 鑫釀造廠為主的醬菜加工業發展,利用龍頭帶動,推動了全鎮醬菜生產,全鎮年 產醬菜400萬公斤, 實現產值1200萬元。發揮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新建石英粉 精深加工廠5處, 年可加工生產精細石英粉3萬噸,實現收入3千萬元。全鎮引進 項目13個,新建項目7個。突出抓好工業園區建設,累計投入資金800萬元,建成 樓房1.5萬平方米,已有壽光食用菌加工廠、醬園釀造廠等5家企業入園,總投資 500萬元。 鎮區突出了對“一路兩街”(冶倫路、落星坡至鎮區南北、東西大街)的規劃 建設,堅持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標準的原則,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帶動了小城 鎮建設的上檔升級,鎮區建設面積1.8萬平方米。

2006年,地方財政收入102.5萬元,利稅1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70元。

2007年,實現財政總收入269.5萬元,比2006年年增長50.8%;地方財政收入151萬元,比2006年年增長47.3%;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88億元,利稅1626萬元,分別增長50.2%和42%;農民人均純收入4295元。

柳山鎮黨委政府堅持“抓住關鍵,突出重點,趨利避害,整體推進”的指導方針,緊緊圍繞實現由農業大鎮向經濟強鎮跨越的總目標,強力推進“工業立鎮”戰略,“突出一個重點(招商引資),打造兩個平台(長旺工業園、瓜菜交易中心),抓好三大建設(生態林業建設、小城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落實四項措施(鎮村幹部隊伍作風轉變、財政增收、計畫生育和社會穩定工作)”,全鎮社會和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2007、2008年經濟都有了新的跨越,各項指標均保持了較高增幅。

柳山鎮境內交通較為便利,冶倫路縱貫東西,柳上路縱貫南北,柳高路縱貫南北。主要河道有孟津河、馬莊河、洋河、英山河、石家河。馬莊河舊志稱金鉅河,境內流長14公里;鎮內水庫7座,塘壩64座,大口井198處,深機井556眼,灌溉面積4.6萬畝。有“點將台”、“教場坡”、“馬趟子”等歷史遺蹟,城頭村漢時曾為朱虛縣治所。該鎮強力推進“工業立鎮、瓜菜興鎮、環境強鎮”戰略,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2008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5.07億元,同比增長11.7%,財政總收入423.8萬元, 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16.4萬元, 同比增長64.5%。 農民人均純收入5395元, 同比增長24.4%,先後榮獲“人口責任目標一等獎”、“經濟工作考核二等獎”、“臨朐縣黃煙生產先進鄉鎮”,“臨朐縣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臨朐縣財源建設先進單位”、“臨朐縣安全生產先進單位”、“臨朐縣和諧創建工作先進單位”、“臨朐縣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平安臨朐建設先進鎮”等榮譽稱號。立足柳山“大農業、小工業、窮財政”實際,牢固樹立“工業立鎮、工業強鎮、工業興鎮”的指導思想,把加快發展鎮域經濟作為“實現經濟總量奮力突破”的關鍵措施,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柳山工業總量的迅速擴張、最佳化和提升,不斷增強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制定激勵政策,積極開展銀企聯姻,集中力量扶持重點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經濟效益。放手發展民營經濟,擴張民營經濟總量,初步形成銀河礦業、冠隆化工、偉偉化學品、農副產品加工、醬菜加工、繅絲、礦產品加工、石材開發等產業。柳山醬菜歷史悠久、遠近聞名,加工業久負盛名,以鑫鑫釀造廠為主的醬菜加工業發展,利用龍頭帶動,推動全鎮醬菜生產,成為全縣最大的醬菜、釀造生產基地,年產“包瓜菜”等各類醬菜400萬公斤,醬油、醋、黃酒和調料等各種釀製品600萬公斤,產品暢銷濟南、青島、 淄博、濰坊等大中城市,實現產值1200萬元;2008年全鎮民營企業新發展6家, 規模以上企業新發展2家,個體、工商戶發展到476家,從業人員723人,民營經濟收入3.6億元。

農業發展

奶牛奶牛

柳山鎮黨委政府以建設“民富鎮強、文明和諧”的新柳山作為奮鬥目標,狠抓招商引資,鞏固發展了醬菜、化工、繅絲、礦產資源加工等傳統優勢工業項目;大興農業產業化,突出了大棚瓜菜和以奶牛、生豬、肉雞為主的畜牧業兩大產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現已發展大棚瓜菜7000畝,建成標準化畜牧小區2100多畝,實現年收入2.6億元,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大棚西瓜專業鎮和全市標準化畜牧生產強鎮。全鎮形成了以瓜菜、畜牧、果品為主的三大支柱產業。突出抓好大棚果和奶牛小區

建設兩個亮點,全力建設林果和畜牧兩個強鎮。按照大棚模式栽植優質果品730畝,其中扣棚面積420畝。畜牧業以發展奶牛為重點,把畜牧小區作為推動全鎮畜牧業發展的突破口,促進了畜牧業的規模化、區域化、標準化進程。全鎮在建標準化奶牛小區4個,新增奶牛890頭,增長量居全縣第一,增加收入2500萬元以上。全鎮大棚瓜菜已發展到2000畝,瓜菜業可實現收入1000萬元以上。全鎮引進發展了凱特杏、藍黑寶石李、黑提葡萄等10多個珍惜品種7000畝,並積極與省果樹研究所、濰坊市農科院合作,人力發展設施農業,建成了全縣最大的大棚甜油桃生產基地。

以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為重點,全力促進農民增收。一是抓好黃煙生產。該鎮是傳統的黃煙種植大鎮,有發展黃煙生產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菸草公司繼續加大對黃煙生產的扶持力度,達到了種煙基本無成本。全鎮上下要抓住這一大好機遇,抓好這一富民、利村、強鎮產業,堅定不移地完成2007年的黃煙生產任務,切實增加民眾收入。二是全力抓好大棚瓜果菜生產。要在技術服務、土地流轉、信貸支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進大棚瓜果菜的快速、健康發展。2007年大棚瓜菜面積發展到12000畝以上,把我鎮建設成為臨朐大棚瓜菜“第一鎮”。同時加快西瓜、蔬菜專業市場建設,爭取使柳山儘快成為臨朐東部的西瓜、蔬菜集散地。三是加快發展以標準化小區、飼養場建設為重點的畜牧業。在重點抓好奶牛小區的同時,大力發展標準化生豬、肉雞、蛋雞、肉鴨飼養場。

安全生產

柳山鎮柳山鎮

一是監督檢查到位。結合百日安全督查專項活動,積極開展各項安全專項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將各種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近段時間,先後開展對學校、重點企業、危險品銷售儲存、食品安全、電力設施等專項檢查活動5次,共查處安全隱患8起,全部限期整改到位。二是宣傳教育到位。組織各村、鎮直各部門、各企業充分利用本單位現有的宣傳資源,通過廣播宣傳、張貼標語、製作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抓住集市日民眾

多的優勢,進行集中宣傳,發放明白紙和宣傳畫2000多份,營造了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良好氛圍。

三是從業人員安全培訓到位。進一步加大了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員的培訓力度,已舉辦安全生產知識培訓2期,培訓人員200多人次。同時,進一步完善企業規章制度,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職責,強化安全生產管理措施,細化和完善崗位操作規程和標準,全面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

建設與事業

城鎮建設

柳山鎮景色柳山鎮景色

柳山鎮2008年的小城鎮建設步伐走在了全縣前列,沿街商業樓、新計生辦辦公大樓、新派出所辦公大樓、中心國小

教學樓、新柳山客運站、鎮醫院宿舍樓、華興超市柳山店等相繼建成使用,各種配套設施如高檔沿街路燈、污水排放管道、自來水管道、電力電纜下埋等等陸續投入使用,富裕文明新農村、山水園林新柳山初現雛形。冶倫公路貫通全鎮,北至龍崗鎮的柳上公路已經建成,南至高崖的柳高公路與濰蔣路連線。截至2005年,該鎮程控電話裝機總量達到8000門,可與國內外各大中城市直撥電話,該鎮已實現村村通路、通電、通程控電話。

社會事業

鞏固發展“兩基”教育成果,繼續整合教育資源,加大投入力度,合理調整學校布局,最佳化教育結構,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教學水平。2007年,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雜費,對困難家庭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課本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進一步最佳化師資,合理配置教育教學資源,大力推進寄宿制學校建設。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繼續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衛生一體化,使所有民眾都享受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帶來的實惠。加快農村衛生所建設,在有條件的村建設符合要求的村級社區衛生服務站,方便民眾就近就醫。加快村村通柏油路建設步伐。2007全鎮村村通柏油路再鋪開7個村,全鎮柏油路里程達到40公里以上。重點硬化窪高路柳山至上林窪子段,徹底改善現鄉村道路狀況,為民眾的生產、生活及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全面推開戶用沼氣建設。繼續搞好試點工作,在有條件的逐步推開沼氣建設,努力使民眾用上清潔能源,徹底地解決農村村容村貌髒、亂、差的問題。加大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力度。2007年要加快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的建設步伐,力爭年內在12個村建成自來水工程,改善民眾飲水問題。

鎮村建設

本著“美化柳山、綠化柳山、發展柳山”的原則,根據《柳山鎮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確立“一軸兩帶六區”的建設思路。一軸:沿冶倫路城鎮綜合發展軸;兩帶:依託丹山河和金鉅河,形成與城鎮空間交融、滲透的兩條綠化生態景觀帶;六區:行政中心區、文化教育區、生態工業園區、商業服務區和兩個居住片區。組織實施道路建設,拆舊建新,綠化、美化、亮化基礎設施配套等重點工程, 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2007年,投資240萬元建設柳(山)上(林)路, 同年7月建成通車。投資46萬元對柳(山)高(崖)路進行復油維護。投資90萬元,完成鎮址吉山路北大街硬化,工業園長旺路基和硬化,學校路段、後疃村前東西大街的拓寬工程,貫通鎮址大街。鋪設大街人行道,栽植綠化樹,改變柳山小城鎮面貌。投資160萬元,復蓋18個村,容納600名學生的中心國小教學樓及設施, 已投入使用,柳山中心國小成為全縣一流的中心國小之一。投資170萬元建成鎮區飲水工程, 解決21個村、 1.6萬人的飲水問題。 2008年鎮區突出對“一路兩街”(冶倫路、落星坡至鎮區南北、東西大街)的規劃建設,堅持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標準的原則,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帶動小城鎮建設的上檔升級,鎮區拆遷108戶,6個單位,1處養雞場,拆出可利用面積4萬多平方米,沿街商業樓、新計生辦辦公大樓、新派出所辦公大樓、中心國小教學樓、新柳山客運站、鎮醫院宿舍樓等相繼建成使用。路燈、自來水、污水排放等配套設施設施一應俱全。 2008年,總投入達2400多萬元,進行金鉅河治理工程清淤完成,共清淤6萬平方米,金鉅河公園樹木栽植完畢。冶倫路、學校路、工業路、中心大街北延等拓寬硬化, 共硬化道路4.3公里,5.32萬平方米,建華興柳山超市2156平方米,開發沿街樓房11000平方米。 完成冶倫路綠化,高標準栽植魔紋5000平方米,栽植各類綠化樹13萬株。

名優特產

柳山鎮柳山鎮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柳山鎮農業較為發達,尤以大棚瓜菜聞名全縣。截至2008年,大棚瓜菜已發展到1萬畝,年實現收入1億元以上,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奶牛存養量達2350頭,居全縣第二位。 柳山醬菜加工

業久負盛名,有醬菜加工廠三家,特色產品包瓜菜遠銷全國各地。繅絲、礦產品加工、糧食加工、化工等項目正逐年壯大,民營經濟蓬勃發展。

文化教育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柳山歷史悠久,轄區內城頭村為西漢時期朱虛侯國都城遺址。 鎮最高峰柳山上邊有一僅有14戶的村莊“山頂村”成為旅遊熱點。各村相繼建成文化站、戲曲團,每年春節期間的大秧歌、鑼鼓、舞獅劇團深受當地民眾歡迎。柳山中學教學水平名列全縣前茅。柳山鎮新建中心國小、中心幼稚園各一處。

紮實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文化場所、農村電影放映和農家書屋建設“四大民眾文化工程”,建設村鎮、企業、校園和家庭文化,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鼓勵文化創新,營造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環境。增加農村體育設施,廣泛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全鎮教育成績突出,全鎮教職工331人,其中專任教師265人,教師學歷達標率均為100%,在校生2884人。有初級中學1處,國小8處。鎮中心國中、鎮中心國小、朱家溝國小3處學校是市級規範化學校,其餘的6處國小均為縣級規範化學校。幼稚園20處,鎮中心幼稚園為市級示範園。柳山中學是全縣最早的市級規範化學校之一,教學水平一直名列全縣前茅,各大新聞媒體曾多次做過專題報導,學校連續5年中考成績名列全縣前茅, 被濰坊市教育局評為“師德建設先進單位”,被縣教育局評為“教學工作先進單位”。鎮教辦連續五年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鎮級優秀服務單位;教育總支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加快衛生事業發展, 2008年農戶參合率達到90%,投資100多萬元先後配置彩色B超機、 MA電視遙控X光機、三導自動分析心電圖機、尿液自動分析儀、血細胞自動分析儀、血流變、大型腦電地形儀、骨關節病治療儀、婦科臭氧治療儀、頸顱都卜勒等一大批先進醫療設備。極大的提高了醫療設備水平,柳山中心衛生院先後被授予“合作醫療先進單位”、“愛嬰衛生院”、“食品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衛生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引資與發展

招商引資

該鎮狠抓招商引資,用最大的優惠來克服柳山區位上的劣勢,截至2003年,共完成招商引資任務8437.5萬元,落戶東城區的超千萬元的大項目2個,落戶柳山的招商引資項目有6個,已經投產的有3個,在建的3個項目進展順利。其中裕興化工廠、華盛氣缸套廠和眾成紙業有限公司已經建設並正式投產;杜家莊繅絲廠建設已完成投產;柳山毯絲廠基建也已結束。柳山最大的工業園------長旺工業園已有近十家企業入駐,相應基礎設施配備齊全。

柳山鎮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和實施“工業立鎮”戰略的主要措施來抓,立足招大商,引大項目。積極走出去,拓寬招商視野,創新招商方式,投產項目抓運營,在建項目抓進度,意向項目抓落實。2007年該鎮落實招商引資項目18個,落戶縣“兩區”過千萬元項目7個,其中過3000萬的大項目2個,分別是占地57畝的方正不繡鋼項目和占地108畝的偉偉化學品項目。 2008年,共引進落戶“兩區” 過千萬元項目5個,其中台商投資落戶項目投資落戶項目華昌鋼構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新上H鋼焊接生產線4條、管桁架、立體車庫生產線各一條, 7200平方米的主體車間建成並投入生產,年加工能力2萬噸,銷售收入過億元,稅收過百萬元。積極扶持和鼓勵私營經濟發展,壯大鎮域經濟。新上私營企業17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30%。圍繞打造“生態柳山、綠色柳山”,大力實施生態建設。2007年投資100多萬元,完成冶倫路、柳高路境段20綠化帶建設, 投資400多萬元,大搞村村通路兩側和荒山荒灘綠化。配合縣依法處置非法開採、加工礦產品集中行動,對全鎮20多家非法生產加工礦產品加工業戶進行依法取締,保護生態環境。2008年,重點抓好“兩嶺、兩窪、五河、八山”的造林綠化,以及鎮區,冶倫路兩側的道路綠化。重點打造“兩點一線”,突出抓好鎮區綠化、洪山流域荒山造林和洪山至鎮區冶倫路兩側道路綠化。投資530萬元,全年實際完成造林面積1.2萬畝,栽植行道樹20多萬株。

林業發展

為提高生態林業建設質量和水平,柳山鎮結合實際,建立完善激勵機制,積極推動生態林業建設。該鎮實行“以獎代補”的政策,由鎮財政拿出專項資金,根據各村造林綠化實績予以獎勵,造林綠化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對零散造林的,每畝獎勵30元;連片造林20畝以上的,每畝獎勵40元;50畝以上的,每畝獎勵60元;100畝以上的,每畝獎勵80元;對連片造林200畝以上的,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再予補助。

柳山鎮衛星地圖柳山鎮衛星地圖

二是對完成造林任務的村,根據分配數量、完成任務情況及點評考核結果,表彰前20名為“生態林業建設先進村”,並對村主要負責人分別給予3000元、2000元和1000元現金獎勵。對完成任務且考核得分前5名的片,分別獎勵片總支書記3000元、2000元和1000元。對完成任務的

村、片,每畝分別獎勵組織費7元和3元。

三是對個人承包荒山100畝以上且按標準進行造林綠化的,授予“柳山鎮生態林業建設模範”稱號,獎勵現金1萬元;對個人承包荒山200畝以上且按標準進行造林綠化的,授予“柳山鎮生態林業建設功勳”稱號,獎勵現金2萬元。

四是對任務完成比例在80%以下的片,扣罰所在片全體幹部每人1000元,每降低10個百分點,加扣1000元;完成比例不足60%的,取消全年考核獎勵。對完不成任務且考核排名末位的片,所在片全體幹部寫出書面檢查,全鎮通報批評,一律取消評先樹優資格,年內不得提拔重用。

五是對在生態林業建設工作中實績突出、考核優秀的村黨組織負責人,優先推薦擔任鎮政府掛職副鎮長或聘任鎮長助理職務。朱家溝村黨支部書記張維民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由於成績突出被聘為鎮長助理,為推進全鎮生態林業建設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

榮譽稱號

柳山鎮黨委政府立足本地實際,把加快發展作為立鎮之本,兩個文明一起抓,人民民眾物質文化水平不斷提高,該鎮被省、市授予“省級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基層黨組織建設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農產品

果品、奶牛、凱特杏、黑提、葡萄、油桃

行政與人口

行政區劃

柳山鎮下轄村:邢家溝村、城頭村、北馬莊村、程家宅村、柳山寨村、侯莊村、辛山村、西河西村、西翠飛村、大田莊村、洪山村、南馬莊村、仁子溝村、侯家河村、石犋牛村、西斗崖村、南馮家溝村委、澇窪村、位家莊村、北馮家溝村、委河疃村、南福山村、荷花池村、敢家溝村、柳山前村、南河西村、劉家莊村村委、北福山村、解家莊村、朱家溝村、山頂村、東翠飛村、丁莊村、廟山村、花莊村、種子河村、石崖嘴村、北河西村、王莊村、范家河村、小安子村、小莊子村、杜家莊村、北營村、洋河村、孫家村、穆家莊村、英山河村、北崖村、郭家莊村、大溝村、唐家河村、鄔家官莊村委、孟家莊村村委、東溝村、東斗崖村、後疃村、辛莊村、徐家河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1445
21377
20068
家庭戶戶數 11514
家庭戶總人口(總) 41367
家庭戶男 21320
家庭戶女 20047
0-14歲(總) 9966
0-14歲男 5271
0-14歲女 4695
15-64歲(總) 28048
15-64歲男 14522
15-64歲女 13526
65歲及以上(總) 3431
65歲及以上男 1584
65歲及以上女 184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1109

鎮屬學校

臨朐縣柳山鎮魏家國小

臨朐縣柳山鎮廟山國小

臨朐縣柳山鎮中心國中臨朐縣柳山鎮中心國中

臨朐縣柳山鎮柳山初級中學

臨朐縣柳山鎮柳山村國小

臨朐縣柳山鎮洋河國小

臨朐縣柳山鎮中心國中

臨朐縣柳山鎮辛山國小

境內名山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柳山又稱飛來峰,位於江西省武寧縣石渡鄉境內。柳山於湖濱一山突起,風光秀麗,並有著許多豐富的民間傳說。

話說那年孽龍逞凶修河,興風作浪,堤岸崩潰,民舍淹沒,百姓流離,許真君替天行道,伏劍追斬。孽龍不敵,順河潛逃。許真君用劍挑起一坨土,欲堵住孽龍去路。誰知用力過猛,土隨風勢,落於西北遼田街後,成為今之遼山。許真君又用劍挑起土一坨,用力稍弱,落於修河南岸,即今之柳山,古稱“飛來峰”,前朝詩人稱它為“秀壓西南第一峰”。遼柳二山遙遙相對,一尖一平,是一對孿生兄弟。

志書載唐貞元年間,衢州司馬柳渾棄官居此山隱讀,後復出官,逐將此山命名為“柳山”。亦有說因此山曾遍植柳樹而得名。民間傳說卻又不同。有名“柳珊”的一位書生,結廬河邊,日夜攻讀,準備秋試。這夜三更過後,柳珊正在苦讀,來一美貌女子,自稱家住鄰村,常在河邊浣紗,見相公用功攻讀,至為欽佩,特來相伴,以解寂寞。柳生唯唯應諾,目不邪視,猶自苦讀,女子漸以言語挑逗,欲以身相許,被柳生正言斥退。數夜過後,女子又來到茅廬,先是挑逗,被柳生呵責後直言相告,原本是修煉中的狐仙,在赴九宮山參拜九宮仙女途中,見相公獨居於此,化作美女,以作試探。今見相公真乃正人君子,不為女色所動,實堪崇敬。說罷從懷中取出寶石一塊,稱此石能予知天下危難之事,今贈與讀聖賢書而行聖賢事者。狐仙又作一番叮囑後,化作一道紅光,往西北而逝。柳珊細觀寶石,玲瓏剔透,光澤奪目,置於案頭,不時把玩。一日柳珊夜讀,寶石突發嚶嚶細語,三日後修河水漲三丈,兩岸盡成澤國,囑柳生速避。柳生心想一人之事是小,沿岸眾多鄉鄰事大,於是不顧狐仙臨行時諄諄囑咐天機不可漏,只能一人知而不得眾人知,連日奔走沿河各村,鄉民盡遷高地,水漲之夜,雷電交加,天明後,柳生化成一座岩山,兀立江邊,鄉鄰均感柳生之德,扶老攜幼,來到山麓,連呼“柳珊”之名,頂禮膜拜,後人遂將此山喚用“柳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