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土壤類型以褐土為主,青龍山鎮土地面積8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7萬畝。青龍山鎮總人口37348人,總戶數8153戶,農村人口3.4萬人,勞動力18000人。青龍山鎮轄34個行政村,151個自然屯。
基本情況
![青龍山鎮](/img/0/88f/wZwpmL0czM0gTM4cDN2Yj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Q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青龍山鎮地處山區,是燕山余脈的一部分,境內有氂牛河通過,地貌形態差異較大,山多、河多、坡多。土壤類型以褐土為主,青龍山鎮土地面積8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7萬畝。青龍山鎮總人口37348人,總戶數8153戶,農村人口3.4萬人,勞動力18000人。全鎮轄34個行政村,151個自然屯。
![青龍山鎮](/img/5/fa8/wZwpmLyADMwkTNwcDN2Yj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Q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三一、套力波、平房、化吉營子等村在烤菸、天鷹椒產業上已逐步建成“烤菸村”、“辣椒村”;互利、四一、得力營子等村以甘薯栽植與深加工為主,打造“青龍山粉條”知名品牌,逐步建成粉條專業村;古廟子、沙子梁、英格山等村以種植谷雜為主,全力創建“青龍山小米”綠色品牌,逐步建設成小米專業村;斯布格圖、向陽所、喬家杖子、平頂山、鐵匠溝等村以林果業為主,充分利用好豐富的“四荒”資源,做好農民增收的文章;同時各村還積極探索花卉、食用菌、蔬菜、中草藥和優質牧草等新興產業的培育和壯大的有效途徑和辦法;小城子、二道、草帽山等村以毛驢養殖銷售為主,探索養驢致富新途徑;下地、哈沙圖、臥龍等村發揮養羊基礎好,羊存欄多的實際,著力建設養羊專業村;青龍山、得力營子、斯布格圖等村以白鵝養殖為重點,壯大鵝產業,建設養鵝村;杏樹園子、莫家灣子、平頂山等村以養豬為重點,建成養豬專業村。
青龍山鎮是通遼市的南大門,是與遼寧等周邊省市發生橫向經濟聯繫的視窗,是奈曼旗南部山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及金融中心。跨省公路大阜線從境內南北縱向穿過,南距阜新80公里,北距旗所在地大沁他拉70公里,距瀋陽、錦州港、赤峰、通遼等大中小城市最遠距離不超過25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移動、聯通網路覆蓋率近100%,固定電話近5000戶。
機構設定
農業服務中心
![青龍山鎮](/img/a/7be/wZwpmLzYTOzMTN5MTN2Yj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zU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其主要職能:負責農畜產品加工和農牧業產業化基地建設;負責水資源、防汛抗旱、安全引水等工程項目的規劃、申報、建設、管理工作。負責財務代理記帳、財務公開、資產管理。
文化廣電服務中心
其主要職能:負責組織開展文化宣傳和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進行時事政策、法律法規、科技教育宣傳;監管文化市場,保護歷史文化遺址和文物。
計畫生育服務中心
其主要職能:負責宣傳人和計畫生育相關法律、法規;負責生育指導與避孕諮詢,婚前保健與醫學檢查,婚前諮詢與新婚保健;負責《計畫生育服務證》的登記、核發等工作。畜牧業
動物防疫站
![青龍山鎮](/img/b/720/wZwpmLzAjN1QDN1UzN2Yj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1c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其主要職能:負責宣傳、貫徹和落實動物防檢疫、畜牧業工作相關法律、法規;負責重大畜禽檢測、疫情普查和疫情統計報告;負責畜禽疫病預防,疫情控制和疫情撲滅。
林業工作站
其主要職能:負責宣傳貫徹森林法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等各項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管理林木採伐、伐區作業和驗收工作;依法保護、管理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國土資源管理所
其主要職能:負責宣傳、貫徹和落實《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實施土地利用土地規劃;負責農村居民宅基地使用的報批和管理;監督管理礦產資源的亂控濫採行為。
自然資源
高嶺土
![青龍山鎮](/img/2/77c/wZwpmLxUjMwIjM1EjN2Yj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xY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林木資源:青龍山鎮林地總面積574950畝,現有木材加工廠6戶。林業用地面積235861.7畝,其中有林地128752.4畝,灌木林地59556.1畝,未成林地24165.5畝,宜林荒山23387.7畝。
2、生態資源:青龍山鎮屬於低山丘陵乾草原地帶,土產生物資源豐富。已通過專家鑑定的品種386種,其中藥用植物218種,極具採挖價值。
3、礦產資源:青龍山鎮內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鐵、鋅、煤炭、石膏、石灰石、矽石、麥飯石、陶土、紅粘土、瑪瑙石、油頁岩、磷礦、澎潤土、瑩石等。其中石灰石、鐵、鉛鋅、高嶺土等資源遠近聞名,極具開採價值。
基礎設施
![青龍山鎮](/img/2/917/wZwpmL3YzMyQTO5kjN2Yj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Y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青龍山鎮轄區內現有初級中學1所(教職工98人,學生1350人,旗直屬)。國小27所(完全國小1所,教學點26處,不包括土城子鎮的6個村和原白音昌鄉的3個村共9個村的教學點)。教職工224人(公辦教職工188人,代課教師36人),學生1961名。
青龍山衛生院是奈曼旗南部山區的中心衛生院。衛生院占地面積5170平方米,建築面積2690平方米。2005年新建門診綜合樓一棟,改善了原有的醫療條件和環境。現有職工255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50人,管理服務人員5人,
大專學歷39人,中級職稱6人。共開設24個科室,萬元以上醫療設備21台件。
特色產業
甘薯
種植業
![青龍山鎮](/img/6/842/wZwpmL4EDM5AjMycjN2Yj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Y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隨著近幾年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業技術服務部門大力推廣種植的甘薯、天鷹椒、烤菸、小雜糧等具有山區特色的經濟作物,2007年青龍山鎮甘薯、天鷹椒、南韓椒、烤菸等青龍山鎮特色種植業面積已達到2萬畝。
養殖業
按照三元立農的思路,加大了禁牧舍飼養畜的力度,建立了二道杖子、小城子、草帽山、沙子梁、喬家杖子5個養驢專業村;哈什圖、寒山、斯布格圖3個養羊專業村;套力波村養雞小區;鐵匠溝、杏樹園子、平頂山、莫家灣子、斯布格圖5個養豬專業村。
林果業
青龍山鎮林果業主要以大扁杏、沙果、123蘋果為主,現青龍山鎮大扁杏、沙果、123蘋果栽植面積已達到了1.48萬畝。平均畝效益均在1千元以上。沙果
設施農業
2007年在古廟子村東窪屯建立了占地102畝的設施農業示範區一處,所產蔬菜已於2007年4月份正式投入市場,所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2008年計畫在下地、前店、哈什圖、互利4個村再新建330畝溫室大棚。 5、旅遊業,在充分整合青龍山鎮自然資源、人文資源、集休閒、登山、餐引和避暑為一體的青龍山旅遊開發項目中,青龍山鎮注重抓好遼代陳國出土公主墓的修復和保護以及青龍山窪旅遊點的建設和開發工作。2005年啟動了青龍山窪旅遊區建設項目,建成了大殿、聖延閣、普蓮峰、關帝廟、旅遊區山門及其附屬服務性設施。2008年將啟動青龍山窪旅遊區三期工程建設項目。
行政區劃
青龍山鎮
政府駐地 | 嘎查村地名情況 | ||
嘎查村名稱 | 名稱的來歷或含義 | 駐地自然村名稱 | |
政府駐青龍山。 | 青龍山村 | 因位於青龍山腳下而得名。 | 青龍山 |
步步登高村 | 步步登高系蒙古語,正音為“額布格丁溝”譯為老頭溝。 | 楊家營子 | |
古廟子村 | 因該村建一座老爺廟而得名。 | 古廟子 | |
下地村 | 因該村坐落於山坡下的平地而得名。 | 下地 | |
莫家灣子村 | 清乾隆年間一姓莫的人家在此地灣子地定居,形成村後得名。 | 大灣子 | |
沙子梁村 | 因村西有一道白沙梁而得名。 | 沙子梁 | |
鸚哥山村 | 以駐地東側的山名命名。 | 河南杖子 | |
草帽山村 | 因位於草帽山下腳而得名。 | 草帽山 | |
棍都溝村 | 1908年左右,有一名叫棍都的蒙古人最早在此溝定居,形成村落後以人名命名。 | 棍都溝 | |
敖包後村 | 因位於敖包山後而得名。 | 敖包後 | |
得力營子村 | 清朝年間,路、嵇兩家落戶此地,在蓋房挖土時,挖出數瓮元寶,兩家將意外之財平分,共同“得利”,後得名“得力營子”。 | 得力營子 | |
斯布格圖村 | 蒙古語,譯為筐。 | 斯布格圖 |
青龍山鎮
政府駐地 | 嘎查村地名情況 | ||
嘎查村名稱 | 名稱的來歷或含義 | 駐地自然村名稱 | |
向陽所村 | 清乾隆年間,一卜姓人家在此建房定居,因房屋朝陽,而後形成村起名向陽所。 | 向陽所 | |
四一村 | 原村名為八戶,1952年創辦奈曼旗第四區第一農業社,當時簡稱四一,1958年將村名更為“四一”。2000年由原南灣子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四一 | |
清水塘村 | 因村邊有一蘆葦塘而得名。2000年由原南灣子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清水塘 | |
寒山皋村 | 寒山皋系蒙古語,原音“哈散高勒”,譯為玉河。2000年由原南灣子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寒山皋 | |
三一村 | 同四一村。2000年由原南灣子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慈德營子 | |
平房村 | 清末成屯時,屯內有幾家平房而得名。2000年由原南灣子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平房 | |
大溝村 | 清末,一張姓人家在此溝居住,形成村落後得名。2000年由原南灣子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張家溝 | |
互利村 | 1955年,該村的三個自然村以自願、互利的原則率先成立高級社,取名互利。2000年由原南灣子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互利 | |
二道杖子村 | 因該村坐落在溝岔里,人們習慣將第一道溝岔叫頭道杖子,第二道溝岔叫二道杖子,因此得名。2000年由原南灣子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孫家圍子 | |
小城子村 | 清末建屯時,幾戶人家築牆修院,村子形似小城而得名。2000年由原南灣子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小城子 | |
臥龍泉子村 | 很早以前,村北有一高土崗,人們稱這座土崗為臥龍,土崗下有一眼泉水,故得村名臥龍泉子。2000年由原南灣子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西水泉 |
青龍山鎮
政府駐地 | 嘎查村地名情況 | ||
嘎查村名稱 | 名稱的來歷或含義 | 駐地自然村名稱 | |
套力波村 | 系蒙古語,標準音為圖來波勒,譯為文冠果。2000年由原南灣子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套力波 | |
哈沙圖村 | 蒙古語,譯為杖子。2000年由原南灣子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哈沙圖 | |
杏樹園子村 | 很早以前,有一李姓人家在此地栽植杏樹而得名。2006年5月由原土城子鎮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杏樹園子 | |
束龍溝村 | 因村前有一條形似臥龍的溝,此村坐落位置恰似束住此龍尾而得名。2006年5月由原土城子鎮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束龍溝 | |
西鐵匠溝村 | 清末,有一姓謝的鐵匠在此地定居,後形成村落,加之村址在一條溝畔而得名。2006年5月由原土城子鎮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西鐵匠溝 | |
平頂山村 | 因該村位於平頂山腳下而得名。2006年5月由原土城子鎮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關家杖子 | |
化吉營子村 | 因該村西桃山上花草茂盛而取名花的營子,後來演變為化吉營子。2006年5月由原土城子鎮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化吉營子 | |
奈曼杖子村 | 因此地屬原奈曼王爺轄區的最南邊界而得名。2006年5月由原土城子鎮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奈曼杖子 | |
喬家杖子村 | 1812年左右,從山東遷來一戶姓喬的人家在此定居,故得名。2006年5月由原白音昌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喬家杖子 | |
西窪村 | 1965年更名為西窪。2006年5月由原白音昌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西窪 | |
前店村 | 前薛家店的簡稱。2006年5月由原白音昌鄉劃歸青龍山鎮管轄。 | 前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