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墩鄉

金墩鄉

金墩鄉位於鶴慶壩子南部,距縣城10公里,北接草海鎮,南連松桂鎮,東靠六合鄉,西鄰馬耳山。全鄉國土總面積22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042.6畝。大麗公路和正在建設中的大麗鐵路穿境而過。另外福州金墩黃氏其祖先歷代簪纓世濟、英彥輩出,科甲為盛。先後有清代候官進士黃元吉遷居台灣淡水港的裔孫清翰林章京黃彥鴻、金壋鄉福明里清進士龍泉知縣黃錫祚、鼓山孫老營金墩巷探花第黃培昌(1810-1885年)字金墩號滋園,清進士浙江龍泉知縣黃錫祚子,儒士黃國星孫,貢生黃廷蘭曾孫,福州榕城台江洋中聖王廟金墩街儒生黃瑤林、嵩山黃守儛(清乾隆壬戌進士餘杭知縣)父子曾鳩資興建修葺福州觀音岩朱子祠、漱經堂等義舉的崇儒重教傳統,鳩資創建西城學堂,曾留學日本明治大學學政法及師範速成科,東京加入孫中山組織的同盟會。由閩山南台江洋中南公園西側聖王廟金墩街”析居“福州鳳池裡三牧坊巷鼓西達明金墩”之當代福州金墩黃氏新加坡總統黃金輝、福建省長黃小晶皆其後。

基本信息

金墩鄉金墩鄉

一、福建福州金墩鄉

 1、鄉名由來:金墩鄉又名金壋鄉,

民國時期南台金墩景觀民國時期南台金墩景觀

地處中國福建省福州台江區洋中街道福明社區和金壋新村,位於省城南台水部十三橋(與五一中路南公園交叉路口國貿路西畔),崇儒重教,地靈人傑。自明迄今,自莆田黃石金墩里儒商黃震旦自墾福州南台嘉崇里後,為紀念宋代傑出人物——金墩始祖江都令平海軍節度判官、副都統謚清惠的黃府豐功偉績,遂以祖地莆田黃石祖地堂號“金墩鄉”即“金壋鄉”故名。明末福建莆田黃石景德里金墩黃氏簪纓世濟,外遷謀生。居閩山南台江洋中南公園西側聖王廟金墩街”析居“福州鳳池裡三牧坊巷”之黃氏其裔貢士國星執教於鳳池書院遂居此,清末鼓西孫老營金墩巷舉人黃士恆儒士黃士復當代閩首小晶皆其後。金墩街閩縣監生叔初公道教逸士建台江金墩境聖王廟告竣後撰曰:“威鎮本境拒妖魔,神顯金墩祐民安”(墨寶尚存),榕城金墩黃氏初祖黃震旦成南台一帶商賈巨富後,回祖地莆田黃石金墩敦親睦族,率一家三代子孫三十二人特此到莆田黃石拜謁金墩黃府祖祠黃廟。修庀金墩祖祠,不吝捐俸佐之族人,義其舉,配享於廟厥後,於子孫繩繩,人文蔚起雲,延師課子,備致益勤,一念尤鍾愛詩書也。南台金墩鄉民國時期景觀

2、分守遷徙:金壋(金墩)黃氏英彥俊儒輩出,科甲繁盛。先後有清代候官進士黃元吉遷居台灣淡水港的裔孫清翰林章京黃彥鴻、金壋鄉福明里清進士龍泉知縣黃錫祚、鼓山孫老營金墩巷探花第黃培昌(1810-1885年)字金墩號滋園,清進士浙江龍泉知縣黃錫祚子,儒士黃國星孫,貢生黃廷蘭曾孫,福州榕城台江洋中聖王廟金墩街嵩山黃守儛(清乾隆壬戌進士餘杭知縣)元孫。福建候官孫老營金墩巷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狀元孫毓桂榜探花及第,初授翰林院編修,鏇簽分禮部,累官至軍機處章京。 清光緒六年歲次庚辰十月致政歸。配琅岐衙前里陳公篤甫諱可琛長女。子黃翼為清鹹豐已卯進士刑部主事,孫黃士恆光緒壬寅鄉試中式舉人繼承其先輩清康熙四十年黃瑤林(清文林郎慈善家)、清乾隆二十二年黃守儛(清進士餘杭知縣)父子曾鳩資興建修葺福州觀音岩朱子祠、漱經堂等義舉的崇儒重教傳統,鳩資創建西城學堂,曾留學日本明治大學學政法及師範速成科,東京加入孫中山組織的同盟會。清光緒十一年乙酉九卒十一月十五日卯時卒,壽七十有六,葬在福州鼓山真君廟南側觀音疊座穴坐巽向乾偕配陳恭人。榕城鼓樓城西善化坊金墩黃氏清末舉人黃士恆儒士黃士復當代新加坡總統黃金輝、閩首小晶等皆其後;福州金壋新村洋中福明黃氏元帥路澳門路世居達明里黃氏均其裔昆。

3、地理範圍:金壋(金墩)鄉由莆田黃石景德里金墩遷居福州榕城金墩鄉黃氏初祖黃震旦裔昆世居地理範圍包括台江洋中金壋新村、福明社區金壋街、金壋巷、金壋洋、金壋聖王亭、金壋聖王廟。其中台江洋中國貿路(南公園五一路西側)的金壋新村與福明社區為守居於福州榕城金墩鄉黃氏祖居原黃氏住民聚居地。

新加城金墩二十五世孫黃金輝新加城金墩二十五世孫黃金輝

兩岸台胞血濃於水親情見證

台灣清末四大翰林之一金墩黃彥鴻章京台灣清末四大翰林之一金墩黃彥鴻章京

 4、福州金壋(即金墩)黃氏世系

一世 震旦幼洛子字淑初號台江行孝一郡監生乃莆田黃石金墩始祖黃府十五世孫遷福州榕城金墩初祖有傳明崇禎癸酉年三月初三日巳時生清康熙庚寅年十二月十五日午時卒配林氏子二長俊公次瑤林

二世 俊公震旦長子字素候號榕城行敬一閩縣監生配陳氏子四大瀚大成大鴻起大厚 瑤林震旦次子字素候行敬二號聖王子候官縣監生清康熙丙午年五月廿八日子時生清乾隆乙丑年十一月初二日亥時卒配李氏子八守儛守謙守鼎守器守英守韜守經守嶧俱居福州榕城台江洋中金墩街閩縣監生叔初公道教逸士建台江金墩境聖王廟親書曰威鎮本境拒妖魔神顯金墩祐民安告竣遂回祖敦親睦族謁金墩祖祠黃廟訪浙江錢塘金墩雪台良相府禮耕堂國初修庀金墩祖祠不吝捐俸佐之族人義其舉配享於廟厥後於子孫繩繩人文蔚起雲延師課子備致益勤一念尤鍾愛詩書也

三世 大瀚俊公長子配陳氏子五廷稟廷育廷亨廷享廷文俱世居福州榕城 大成俊公次子配鄭氏居榕城東街三牧坊鳳池書院前之黃宅分台灣淡水新竹清末翰林章京彥鴻公裔也 鴻起俊公季子配王氏子二長廷淇次廷京嗣次伯大成為後 大厚俊公四子配林氏子三長廷湛由榕城遷尤溪梅仙次廷澌遷尤溪梅營季廷潢遷尤溪坪寨分支下渡汶潭後寮 守儛瑤林長子字奮如號嵩山行敬一閩縣稟生以五經登清乾隆辛酉科福建亞魁舉人壬戌科聯捷進士遂建進士第官浙江杭州府餘杭知縣嘗倡修雪台黃相府景德里雪庵金墩祖祠清康熙庚辰年正月初二日辰時生清乾隆乙巳年八月十三日子時卒配陳氏子五長房廷蘭二房廷韶三房廷詔四房廷元五房廷魁俱世居閩縣文山鋪聖王廟黃進士府第在榕城南台橫山嘉崇裏文山鋪金墩街金墩路金墩巷黃氏為其裔孫 守謙瑤林次子字奮遜號思庵行敬二由聖王廟金墩街徙居候官縣衙黃宅配李氏子四長子廷日世居候官縣學黃宅次子廷旦徙居新美裏黃巷季子廷亘世官閩縣縣衙黃宅四子廷昌居於山下黃宅五子廷晶徙居榕城東街書院守鼎瑤林季子字奮立號祠山行敬三由聖王廟金墩街徙居閩縣學前東南草履營黃宅配林氏子五長廷召次廷昭季廷迢四廷劭五廷邵 守器瑤林四子字奮品號鳳池行敬四由聖王廟金墩街徙居府城仁惠裏鳳池黃宅配王氏子三長廷閭次廷閶季廷闡 守英瑤林五子字奮傑號榕溪行敬五由聖王廟金墩街徙居府城積善裏達義溪黃宅配張氏子三長廷殿次廷院季廷閣 守韜瑤林六子字奮略號三山行敬六由聖王廟金墩街徙居府城西關外三山書院南黃宅配劉氏子三長廷桂次廷檑廷標 守經瑤林七子字奮書號白龍行敬七世居南台江文山鋪黃厝配江氏子五長廷傑世居榕城次照季廷熙四廷默五廷然由榕城徙居尤溪 守嶧瑤林八子字奮峰號東山行敬八由聖王廟金墩街徙居府城東十裏許遂勝裏榴花樓配趙氏子五長廷願次廷穎季頤四廷預五廷頃  

四世 廷蘭守儛長子字錦桂號橫山行添一以父守儛蔭授文林郎擴建本里金壋聖王廟清雍正丙午年三月初三日辰時生清嘉慶庚申年十月初十日巳時卒配方氏子五國星國顯國炅國昊國晟世居南台上黨金墩街分居鼓西達明里則徐祠堂邊黃宅省長小晶國星裔也塋在鼓山東南麓觀音疊座穴坐辛向乙兼戌辰坐子二長錫祚登進士龍泉知縣次子明祚鄉飲大賓  

五世 國星廷蘭長子字善化號文北榕城儒士以祖守儛蔭誥封傳官公授文林郎著有嵩山續集清高宗乾隆二十年歲次乙亥八月王寅朔二十七日巳時生清宣宗道光十六年卒配李氏女

六世 錫祚廷蘭清乾隆五十年乙巳十一月十六日子時生清嘉慶二十四年己卯恩科殿試登狀元陳沆榜進士官至浙江龍泉知縣清宣宗道光三十年庚戌十月廿一日卯時卒配葉氏女葬鼓山南麓龍蝦出海穴坐巽向乾兼已亥子培昌探花及第官至章京

七世 培昌錫祚子字金墩號滋園浙江龍泉知縣黃錫祚子清嘉慶庚午年三月初三日丑時生福建候官孫老營金墩巷人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狀元孫毓淮榜探花及第初授翰林院編修鏇簽分禮部累官至軍機處章京清光緒六年歲次庚辰十月致政歸配琅岐衙前里陳公篤甫諱可琛長女子清光緒十一年乙酉九卒十一月十五日卯時卒壽七十有六葬福州鼓山真君廟南側觀音疊座穴坐巽向乾偕配陳恭人子進士刑部主事翼為

八世 翼為培昌子清道光乙未年七月十八日辰時生清鹹豐已卯進士刑部主事清明光緒三十一年乙巳十二月初九卯時卒葬鼓山西山仙女撒花穴坐醜向未兼癸丁配浙江仁和探花公馮君培元長女子二長士恆領鄉薦次士復儒士

九世 士恆翼為子字少希生清鹹豐九年乙未七月初二日午時卒民國十三年甲子六月廿一日未時葬鼓山仙女觀月穴坐坤艮兼申寅配葉氏女子長達明次達仁

十世 達明士恆長子清光緒十四年戊子正月初七日辰時生共和國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未時卒辰時卒葬鼓山西埔渴馬飲水穴坐辛向乙兼戌辰配林氏女子二福元正元

十一世 福元達明長子民國九年庚申七月十一日巳時生子小晶

十二世 小晶福元子金墩始祖黃府二十六世孫世居榕城達明里民國三十五年丙戌二月十八日寅時生
二、雲南鶴慶金墩鄉(見上圖)屬典型的溫帶氣候,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3.5℃,年日照2117.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072.9毫米,無霜期為193天左右,平均海拔為2200米,最高海拔3384米,鄉內分壩區、山區和半山區。壩區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灌溉便利,主要河流漾弓江從北至南由境內東部經過,銀河、小兆河、映紅河從西至東匯入漾弓江,西部山麓有黑龍潭、溫水龍潭、羊龍潭、銀河水庫等豐富的水資源。此外,還有大小壩塘12座,蓄水量可達440萬立方米。山區、半山區牧場廣闊,森林資源豐富,經濟作物種類繁多,礦產資源現已開發並開採的有煤、、鋁、鐵、膨潤土等。

金墩鄉是一個多民族鄉, 全鄉總人口為39196人,其中男性19374人,占49.4%,女性19822人,占50.6%。全鄉農業人口為37290人,占總人口的96%;非農業人口 1904人,占總人口的4%,在非農業人口中,鄉級機關有66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7人,境內居住白、漢、彝、納西、傈僳、回、藏、苗等民族,以白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有24308人,占總人口的62.01%。社會和諧,民族和睦,鄉武裝部共組建17個連1500人,其中一個工兵分隊30人,一個醫療救護隊85人。

風景

(圖)金墩鄉金墩鄉

金墩鄉自然風光旖旎,山水綺麗。龍華山奇山異石、景色秀美,龍華十八寺規模甲於滇西,氣勢輝煌,有“雲南第二佛都”之稱。寺中遺存有唐末種植的山茶、宋時用銀屑汁寫的《華嚴經》、元朝時高僧的袈裟、明朝種植的緬桂(山茶尚存,其他已損)被稱為“龍華山鎮山四寶”。還有龍華夕照、月光竹影、暮鼓晨鐘、雙池倒影、魚躍龍門、空谷鳥聲、晨芳覽勝、層林霜葉、丐仙留石、萬家燈火等龍華十景奇觀。古樹梵宮的菩提三景,其寺巍峨壯觀、肅穆莊嚴,其井晶瑩剔透、波光粼粼、其樹能“驗歲之凶吉豐歉”,此樹不可繁衍,至今仍獨一無二,遠近聞名。象眠山,這傳說中的風水寶地上盤踞著占地約4000平方米的罕見明代火葬墓群,具有較大的觀賞性和重要的考古價值。此外,還有漾江煙柳、朝霞映紅、螺峰野色、石寶天光等神奇的自然景觀。

金墩地靈人傑、人才輩出,有詩書畫三絕的趙鶴林、醫畫雙馨的楊天祿、能詩善文的明朝都御史楊方勝、創作出氣勢的《落水洞歌》趙以相、精於經史又善於楹聯的段克瑩、民間故事講述家彭章元等等,人才薈萃,贏得“文墨之邦”的美譽。

人文歷史

(圖)金墩鄉金墩鄉

金墩是清代晚期至20世紀中葉著名的鶴慶商幫發祥地,商幫歷史悠久、實力雄厚、分布廣闊,打開了商業的通道,促進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積澱出燦爛的文化;現存的《六禁碑》、《護水碑》等,是人們保護生態環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寫照,《敬老碑》是金墩人尊老愛幼、敬賢扶弱的見證,三月初三的龍華會是對金墩鄉民族美德的傳承;甸南風味“八大碗”則體現了金墩人獨特的製作手藝和美食理念;秀雅端莊的甸南白族新娘妝展現了金墩人的文化品位;白族傳統民居四合院,造型別致、工藝精湛,堪稱一絕;白族“瓦貓”,又稱“鎮脊虎”、“降脊虎”,是一種融宗教文化、建築裝飾和民間藝術為一體的白族傳統泥制工藝品。

金墩興文重教,把教育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不斷加強基礎教育,重視素質教育,鞏固“兩基”成果,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中考上線率連續三年居全縣農村初級中學榜首。文化“三下鄉”和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十分活躍,科技網路不斷加強,民眾學科學、用科學蔚然成風,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增強,社會穩定團結,農村基層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健康發展。

旅遊景點

龍華山:永興便江綿延百里,上接東江,下瀉耒水,素有“小灕江”之稱,兩岸含秀吐綠,丹霞映輝,兼有侍廊坦、

(圖)龍華山龍華山

黃坦、黑坦、穿坦點綴其中,游有其樂,求有我佛,其情融融。風景區以便江上游為中心,龍華山公園為重要景觀,龍華山莊為休閒勝地,與之呼應的有宗教勝地和黃克誠公園以及便江上游的九鼎山石鼓山御筆山金龜獻壽等景點。集秀、險、奇、幽於一體,是旅遊觀光、獵奇、度假、燒香拜佛的好地方。交通從永興縣城5分車程,可打的前往。

朝霞寺:朝霞寺座落在大理鶴慶縣城西南三公里處的朝霞山上。包括朝霞寺、黃龍潭地下水資源,1988年被公布為大理州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約8平方公里,是風景水資源型自然保護區。這裡以螺髻峰為中心,集雲峰寺、朝霞寺、黃龍潭、松坡寺為一體,是鶴慶縣境內一令人神往的自然風景遊覽區,號稱鶴陽八景之一“螺峰野色”。曾有詩這樣描述:“朝登螺髻瞰蛟河,東方日出漾金波,四面峰連尺回抱,始知佳色此峰多”。
朝霞山位於螺髻峰南側,原名鹿阜山,因山半有風洞,時有彩霞朝見而得名。朝霞寺就在這山半坡上的蒼松翠柏之中。寺周古柏參天,綠竹依依,清泉環流。據《康熙鶴慶府志》載寺建於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現寺為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重修。 寺東向,依山而建,一進二院,布局方整。前院正面有中樓,面闊三間,為抬梁式樓房建築,前後掛有小廈。後院正殿,面闊三間,二層重歇山頂屋面,前檐斗拱雕刻精細、彩畫富麗。後檐斗拱簡潔、古樸。左右有南北廳房各三楹。寺記憶體明萬曆三十六年所篆“朝霞極樂碑”一通。氣候介於南亞熱帶與寒溫帶之間的過度性氣候區,屬冬乾夏濕的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5攝氏度,最高氣溫33.4攝氏度,最低氣溫零下11.4攝氏度,年平均日照2293.6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47.9毫米。由於地貌類型複雜多樣,植被分布繁複,種類比較豐富。本區森林植被為暖性針葉林、常綠闊葉林和落葉闊時林。有雲南松、圓柏、雲南油松、雲南柳、滇楸、藍桉等。有百年生長的古柏群近百株,有百年以上的古刺桐2株,均列為縣珍稀古樹嚴加管理保護。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地下水資源、古柏群、古刺桐等珍稀古樹,朝霞寺松樹群落等保護完好無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