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解放碑地下環道一期一號橋到十八梯主通道段已貫通,預計最快2015年6月一期竣工,市民有望直接從地下環道進入各大商廈。
解放碑地下環道工程共分三期建設,由“一環、七聯絡、N連通”構成。其中,“一環”是一條地下車行循環道,總長約4公里,線路走向為“臨江門—較場口轉盤—新華路—中華路—五一路—臨江路—臨江門”。其中,一期工程為從臨江門到較場口轉盤;二期工程為從較場口轉盤到五一路口;三期工程為從五一路口到臨江門。
一期工程出入口一隧道通過重賓連線道與保利重賓地下車庫相接,兩個支洞分別連線英利國際金融中心、萬豪、合景大廈地下車庫。一號橋到十八梯主通道段已經貫通。2015年6月一期竣工,建成通車後能夠增加解放碑地區停車庫的周轉率及利用率,實現停車資源的共享,以後市民逛解放碑,可直接駕車通過地下環道進入解放碑商圈各大商務大廈。
此外,整個三期工程地下環道建成後,接入的停車泊位上萬個,能有效緩解臨江門、小什字片區的地面交通壓力,發揮嘉濱路和長濱路的作用。
地下環道概況
大通道地下興建“一環”“七聯絡”
如果要在寸土寸金的解放碑地面,新建或改擴建一條道路,無疑是一件“奢侈得幾乎無法實現”的事情。
但是,解放碑的擁堵狀況又不得不改變。
歷經多年醞釀,渝中區政府全面披露了新方案—向地下空間“要”暢通。
渝中區政府介紹,解放碑地下交通組織方案計畫總投資15億元,分三期建設,擬於2015年建成通車。一、二期工程已經開工。
地下交通組織方案由“一環、七聯絡、N連通”組成。
“一環”長2.8公里,為單向循環雙車道,路寬為7~9米,層高5.5米,處於地下20米處,連線整個解放碑核心區域。其線路走向為臨江門—較場口轉盤— 新華路—中華路—五一路—臨江路—臨江門。其中,從臨江門到較場口轉盤,為一期工程;從較場口轉盤至五一路口,為二期工程;從五一路口到臨江門,為三期工 程。一、二期工程已經正式開工。
“七聯絡”則是出入解放碑的7條地下連線道,同樣位於地下20米處,與“一環”直接接軌。“七聯絡”中,有3條通道出解放碑、3條通道進解放碑,另1條則為雙向進出解放碑。
大車庫13200個地下車位融為一體
在渝中地下交通組織方案中,特別提到“N連通”。所謂“N連通”就是通過多條支線將“一環”內外的地下車庫連成一體,並與“一環”形成互通。
“地下車庫連為一個整體後,將有效緩解解放碑核心區地面的交通壓力,因為,車輛不再需要通過地面通行來尋求車位了”,渝中區城投公司介紹,解放碑 核心區內的知名樓宇地下車庫幾乎都將被全覆蓋:世貿中心、中天酒店、萬豪、國際金融中心、得意世界、創匯大廈、大都會、商業大廈、帝都大廈、金融廣場、威 斯汀酒店等。
“經過整合,核心區內的13200個停車位將被融為一體”,渝中區城投公司一人士介紹,這就相當於在解放碑地下形成了一個偌大的停車庫。
大交通出入解放碑可以不再經地面
之所以投入15億打造地下交通組織方案,目的就是為了給解放碑地面交通減壓。渝中區城投公司該人士介紹,2015年,進出解放碑的車輛可不再經地面通行完成。
這主要依靠新建的“七聯絡”完成。該人士介紹,“3條進道”的入口分別位於一號橋北區路附近的燈飾廣場、長濱路上的儲奇門匝道處、千廝門大橋渝中隧道處 (滄白路附近);“3條出道”的出口則位於較場口地下、海逸酒店地下、五一路口地下,分別連線解放東路、解放東路和千廝門大橋(東水門大橋);而另1條雙 向進出道則位於嘉濱路上,穿重醫附二院抵達“一環”。
通過“一環”與“七聯絡”的互通,屆時,進出解放碑均可經地下完成通行。換句話說,江北、南岸、沙坪壩、九龍坡等地車輛,均可經濱江路入地到達解放碑,從而讓地面交通壓力緩解,為解放碑交通減壓。
緊急預案
遇突髮狀況咋辦?
有緊急車道消防設施全
在地下環道內,遭遇突髮狀況,如車禍、火災等,怎么辦?渝中區城投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不用擔心,制定了專門的應對預案和配有應對的設施。
在地下環道內,設定有專門的緊急備用車道,用於緊急停車和意外事故發生時,後續救援車輛的通行,保證消防、公安或者醫療救護的車輛能在第一時間趕到現 場。同時,地下環道裝有類似於賓館房間的煙感、噴淋裝置以及排煙送風、視頻攝像、備用發電等安全系統。同時,為了保證地下車輛有序運行,在五一路口附近, 將建立一個大型的地面控制室。投入運行後,將實施24小時監控。另外,該負責人介紹,地下環道將禁止行人通行。
幕後
攻克消防難題
花100萬做火災模擬試驗
解放碑地下環道工程,刷新了兩項國內空白。
渝中區城投公司辦公室主任陸川介紹,解放碑地下環道工程,集地下車行交通、軌道交通、人防設施、地下車庫等為一體,此前國內尚無此工程,國家也無與之對應的消防安全技術標準。
為此,經多次協商,國家消防局同意,由指定的消防安全評估機構製作模型實驗,採集數據。
陸川說,渝中區政府花費近100萬元,由該機構設計模型,模擬地下環道發生火災。採集排煙、人員疏散時間、噴淋情況等數據。
2011年4月下旬,渝中政府邀請了北京、上海、天津、雲南等13名全國知名消防專家,來渝中專業評審。經現場提問、討論、答辯、現場查看等,專家組一致認為,地下環道方案安全性可行,攻破了“世界級難題”。
陸川談到,我國關於地下道路的坡度的標準,不能高於4%。因山城地形條件,解放碑地下環道大大高於標準。經交通部專家組審定,按重慶地形條件,特地同意 地下道路的標準,提高兩個百分點,不超過6%。這項重慶地方標準的設立,為重慶其他類似工程,提供了參照樣本,破解工程標準“瓶頸”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