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涪陵實驗中學

重慶市涪陵實驗中學,學校現有教職工312名。其中研究員1人,特級教師4人,國家級優秀教師5人,省市級優秀教師6人,區級優秀30人,市級骨幹教師10人,區級學科帶頭人14人,區級中青年骨幹教師48人,高級教師126人),教學班101個,7215名學生。其中高中生90個班,6500餘人,國中11個班,600餘人。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基本情況

學校位於涪陵城區最繁華的興華西路與實驗路交匯處,交通便利。占地116畝,建築面積7萬餘平方米。校內布局
合理,環境優美。設施設備先進齊全,功能完善。有教學樓、實驗樓、圖書樓、學生食堂、學生公寓、大禮堂、綜合大樓等19幢建築。有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標準的塑膠足球場籃球場,每間教室配備有多媒體裝備,配有專用音樂室、美術教室等功能室。

教學情況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素質優先,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按“六會一長”的標準培養學生,堅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學治校管理。教學上實行集體備課制度、教師課堂教學雙向評估制度、教師教學業績考核制度等制度。學校著力推進新課程改革,開設選修課20多門。學校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師生課餘文化生活,組建了“綠舟環保社”、“跆拳道社”、“泊靜詩社”、“動漫社”、“文學社”、“籃球社”等10多個學生社團。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的方針,每年邀請專家講學10餘次,開展與國內高校合作,與西南大學、西安交大、解放軍工程大學等211高校建立優質生源基地協定。與市級重點中學開展新課程交流學習活動,承辦市級教研工作會議10餘次,承擔區級中學教研工作40餘次。2010年5月,與美國蒙特克萊爾市高中結為友好學校。
2010年學校獲得的榮譽有:重慶市教育系統節能減排工作先進集體,創建重慶市文明城區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中語會“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課題先進實驗學校,重慶市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學校,“平安重慶、法治同行”網上法律知訓競賽活動優秀組織獎,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慶市教育增量貢獻學校,重慶市第五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優秀組織獎,涪陵區高考質量一等獎等40多項市區級獎項及榮譽稱號。累計獲得的主要榮譽稱號累計:國家級2項,省市級的25項,區級的有400餘項。教職工獲縣級以上表彰、獎勵共300多項。學生在學科、體藝競賽中獲縣區級以上獎勵,表彰的有1300多人次。[1]

教學成績

高考升學率穩定在95%~96%之間,多項指標居涪陵區高中學校第一。 2005年重本上線327人,2006年上重點大學人數408人, 2007年上重點大學人數564人, 2008年上重點大學人數514人, 2009年上重點大學人數651人, 2010年上重點大學人數709人,2011年上重點大學人數737人,連續七年上重點大學人數居重慶市前列。
涪陵實驗中學歷年成績
2013年高考新佳績:
1、涪陵區文科狀元,657分我校理科第一名。
2、全區文科前10名,我校占9人(分別為:1、3、4、5、6、7、8、9、10名);全區理科前10名,我校占7人(分別為:2、3、5、7、9、10、10名)。
3、重點大學上線人數首次突破800大關,達820人(超區內第二名160人),重點大學升學率達37.6%;應屆生重本上線714人,重本升學率高達40%,其中:文科162人,升學率26.7%,理科552人,升學率46%(以上指標遠超區內第二名)。
4、600分以上高分140人(超區內第二名65人)。
我校從2005年至今,連續9年保持重本上線人數全區第一名;2009年至今,連續5年保持上重點人數居重慶市第四名。
2013年中考新佳績:
中考參考人數232人,上實驗中學、五中分數線104人,上實驗中學、五中升學率45%,居全區第一。
在此,感謝全體高三教師、初三教師的辛勤付出,感謝各級領導以及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我校發展的關心和支持。

實驗校歌

望州對著北山,三環連著四環
我們是時代我青年,未來不遙遠
白雲依偎藍天,桃李述說思念
我們是時代的青年,路在天地間
我們眺望未來,鼓起理想的風帆
我們追趕太陽,迎接燦爛的明天
實驗,向前,書聲滋潤心田
向前,實驗,歌聲傳遞信念
啊!實驗,啊!向前
我們手挽手,肩並肩,我們實驗人永遠向前

辦學特色

學校現有教職工300餘名,100多個教學班,7000多名學生。涪陵實驗中學以升學預備教育為主要辦學模式。堅持以“三個面向”和“三個代表”思想為指針,以強化管理為保證,突出“高、嚴、實、新”的特點(即“高起點、高標準;嚴格治校、嚴謹治學;注重實效,講求實際;更新觀念,改革創新”)。遵從“以人為本,素質優先,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以建成全國示範高中為辦學目標,按“六會一長”的標準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主體能力達到學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諧發展。學校實行走精品立校的發展道路,即通過外樹形象,內強素質來增強競爭力,使學校管理、師資隊伍、教育質量、辦學條件通過重慶市示範高中驗收,爭取在2010年前後辦成全國性示範高中。
學校管理 經過十餘年的探索總結,學校形成了一套民主科學的管理體系。健全領導體制,加強幹部的領導、管理水平建設;推進“名師工程”,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學校將完成“1213人才計畫”:培養1名國家級優秀校長,2名教書育人專家,10名市級骨幹教師,10名區級學科帶頭人,30名區級骨幹教師,30名區級拔尖人才,鑄造一支學科配套、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建立健全各種制度,規範管理,依法治校。
教育教學特色 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始終堅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把做人與成才,智力與非智力,知識與能力,繼承與創新統一起來,注重學生人格、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性格傾向、自主與協作、創新與實踐等素質的培養,造就可持續性發展的新型人才。
辦學成果 建校十五年來,創業艱難百戰多,辦學成果傳捷報。學校獲得的主要榮譽有稱號有:重慶市重點中學、全國電化教育試點學校、重慶市電化教育示範學校、重慶市藝術教育先進學校、重慶市學校衛生工作先進學校、重慶市衛生與健康促進示範學校、重慶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重慶市“五四”紅旗團委、重慶市檔案管理工作一級標準單位、重慶市中學示範食堂、重慶市模範職工之家、涪陵區最佳文明單位、涪陵區綠色學校、涪陵區師德師風先進集體、涪陵區民主辦學示範學校等國家級的有2項,省市級的20多項,區級的有400餘項,教職工獲縣級以上表彰、獎勵共300多項。學生在學科、體藝競賽中獲縣區級以上獎勵,表彰的有1000多人次。已輸送出13屆高中畢業生,升學人數達12800多人,主要指標以位居重慶市前十名,每屆都有區級狀元,都有考入北大、清華的學生,升學率已高達95%左右。
現有特級教師3人,國家級優秀教師5人,省市級優秀教師6人,區級優秀30人,市級骨幹教師6人,區及名師1人,區級學科帶頭人10人,區級中青年骨幹教師28人,高級教師90餘人。
十六年來,經過“實驗人”不斷發揚“團結奉獻,求實開拓,拼搏創優”的精神,實現跨越式發展,在重慶市內乃至全國聲譽日隆。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一顆教育明珠在渝東大地熠熠生輝。

學校領導

校長、黨委書記:劉群朴
主持全面工作
副校長、黨委委員:許光文
分管:德育、安全穩定、共青團
副校長、黨委委員:高川
分管:教學、教研、教學督
副校長、黨委委員:張承沛
分管:後勤、基建
紀委書記、黨委委員:廖萬鈞
分管:紀檢監督、人事、檔案
工會主席、黨委委員:趙立

行政機構

黨委辦公室
教務處
德育處
總務處
保衛科
團委
校工會

歷史沿革

重慶市涪陵實驗中學校(以下簡稱涪陵實驗中學)位於重慶市涪陵區興華西路2號,占地115畝。學校興建於1991年,是當時涪陵黨政為實施科教興涪戰略的大手筆。1991年3月5日,四川省教委以“川教基〔1991〕8號”文批准涪陵地區涪陵市新建一所實驗中學,學校全稱為“四川省涪陵市實驗中學校”。1996年12月,四川省重點中學專家評估團到校進行評估,12月30日,批准為四川省重點中學。
1998年11月,更名為重慶市涪陵實驗中學校。1999年12月,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新確認為首批市級重點中學。

實驗精神

表述:
團結奉獻 求實開拓 拼搏創優
內涵:
“團結奉獻”,是實驗人在創業過程中體現出的一種良好素質。團結,就是為了共同的目標而聯合起來的群體意識。它表現為全體教職工緊緊圍繞辦好實驗中學這一目標,工作上互相支持,“文人相尊”、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生活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共患難,同歡樂;人際關係上坦誠相見,將心換心,求大同存小異,互相信任,和睦相處。大家牢固地樹立了“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思想,並用實際行動為學校的自下而上出謀劃策,為學校的發展盡心竭力,為學校的聲譽增光添彩。奉獻,是以強烈的責任感為前提的付出,它不排除個人利益,但它決不以個人的得失為前提來講付出。它在公與私的矛盾面前以大局為重,在付出與報酬不相稱時不斤斤計較,對名民利坦然相待。“團結奉獻”的核心是團隊精神精神和忘我精神,形成的是強大的群體凝聚力和持久的人格力量,因而是無往而不勝的。
“求實開拓”,是實驗人必須堅持的思想路線和方法,它在我們的創業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求實,就是實事求是,就是要求我們考慮問題要從涪陵社會、經濟和教育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從實驗中學實際面臨的機遇和困難出發來考慮問題,善於把上級的指示同學校、部門、學科和個人教育教學的實際結合起來,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並落到實處,乾出實效,反對華而不實、虛偽浮誇。開拓,就是不能囿於現狀,而要在求實的前提下,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改革進取,不斷開創新局面。堅持求實開拓,能使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並富有不斷前提的動力。
“拼搏創優”,突出地表現了實驗中學創業過程中形成的一往無前的意志品質和勇於爭先的目標意識。實驗中學創業未竟,實驗中學和創業者個人都將在生活、工作、學習等面臨諸多困難,面臨強大的壓力,面臨嚴峻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保持[2]敢於直面困難,遇弱不弱,遇強更強的戰鬥氣質;保持在險境、逆境中決不膽怯、永不低頭,敢打硬仗的良好心理素質;保持對每一個教育對象,每一堂課、每一次作業練習和每一項工作都一絲不敬的韌勁。創優,核心是要創一流意識,要有“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志向。要從身邊做起,盯住一流目標奮起直追。要有創一流育人環境的決心,要有創一流管理水平的膽識,要有成為一流的領導和教職工的氣魄,而最終的目標要培養出具有一流素質的人才並讓他們在各種檢測和競爭中達到一流的水平。只要保持我們血液中生機勃勃的品性和永創一流的精神品質,實驗中學的未來必將更加燦爛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