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改革開放30年來, 作為全鎮經濟發展的中心,里村歷屆村幹部始終貫徹落實鎮黨委、政府的發展要求,搶抓機遇,大膽改革,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小城鎮建設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村莊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農村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農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改革開放前,里村的農民住的都是土坯房,走的是窄小泥濘的土路,燒的是柴草,滿村到處是草垛,全村沒有一台電視機,到了下雨天就成爛泥路,出門路也難行。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現在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寬敞明亮的磚瓦房了,部分民眾蓋起了樓房,村莊實行統一規劃,現在寬闊平整的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戶戶的門口。村里主街道實現了亮化和綠化,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到2007年全村達到戶戶通電、通公路、通電話,通有線電視,通自來水。村內實行集中處理垃圾,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95%,農民病有所醫。農民切切實實享受到改革成果,現代嶄新的新農村初步顯現。農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就是解放生產力,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里村經濟開始從單一農業經濟迅速向多種經濟發展轉移,推動了本村經濟全面快速增長。改革開放以來,在鎮政府的幫助下,里村大膽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一改原來只依靠單純糧食種植為主的農業發展格局,改變了家戶養殖的小農經濟模式。形成了以發展紅提葡萄為龍頭的經濟作物種植結構模式,形成了以生豬、肉雞為主的養殖產業化發展模式。
在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前,以集體經濟為主,調動不起民眾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大家出工不出力,天天都勞動,年年吃不飽,農田耕作全部是靠牲畜來完成,收了小麥種棒子,年年都是老樣子,民眾自己不敢種一點別的什麼,更別說在家裡養雞、養豬,沒有任何一點其他的收入。
改革開放後三十年來,里村的經濟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民眾的積極性被極大的調動了起來,牲畜也被分發到戶,糧食的產量大幅增加,大部分的家庭都已經有了餘糧,而且在種植什麼的問題上民眾的自主性更大。家家戶戶養起了雞、鴨、豬等家禽家畜,民眾過上了吃的飽的日子。
第二階段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民眾已經不滿足於都吃的飽、穿的暖生活,開始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通過改變以前單一種植糧食作物為種植多種經濟作物,來增加收入,部分富裕的勞動力外出打工掙錢,已經初步脫離土地,不單一依靠土地生存。此時的民眾吃的好、穿的好。
第三階段是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民眾逐步摸索出了聯合起來共闖市場的發展模式,市場經濟已經深入民眾腦海,民眾已經明白如何規避市場風險,獲得最大利潤。目前里村的紅提種植已經形成規模,達到萬畝,組建了農民合作社,從產、管、銷上為民眾服務,定期聘請專家組織種植戶進行種植技術和相關知識培訓,使紅提質量不斷提高,效益逐年增長,就今年的行情來看,一畝地純收入最低也在6000元以上,僅此一項就為全村人均純收入增加了1000元以上,極大的激發了民眾的種植熱情。里村的紅提遠銷太原、廣州在市場上擁有了自己的品牌。里村的肉雞養殖形成了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模式,依靠公司提供種苗、提供技術、保證收購,實現了農戶低風險、高收入。里村肉雞養殖基礎投資達120萬餘元,目前,每幢飼養規模達8000隻,一期存欄已達13.6萬隻。全部建成後,年出欄商品雞6批,出欄量達280萬隻,預計可為養殖戶增收420萬元。
通過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里村已成為全縣的新農村建設重點推進村,村民的經濟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作為全鎮的集市所在地,里村的小城鎮建設也取得很大成績。在村兩委的努力下,籌集資金在對主街道進行硬化、綠化、美化的同時擴建了東西商品街,成立集鎮管理委員會對每三天一次的集市貿易進行規範管理。現在,里村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東西商業街日行銷成交額居全縣鄉鎮之冠,個體攤點、門市部百餘個,成為全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同時也推動了里村市場經濟的發展。
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
自1978改革開放30年來,里村通過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集鎮建設等舉措,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不斷提高,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發展;同時,農業的科技進步使不斷增多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打工,這一切都為農民增加收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07年人均純收入達到5973元。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298.24元,比1978年增長27.8倍。農村恩格爾係數由1978年的52.0%,降至2007年的34.9%,說明30年來農村居民在物質生活日漸提高的同時,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較快的發展。居民消費已由生存型過度到享受型。1、吃從“填飽肚子”到講究營養。
改革開放前,誰都會記得農產品供應短缺,醃製鹹菜是農村百姓的主菜,主食以粗糧為主,人們滿足於吃飽。如今食品消費逐步從追求數量滿足為主轉入了以追求質量為主的階段,人們開始在吃上講科學、講精細、求營養、高質量。市場上豐富的肉、蛋、魚、鮮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麼買什麼。到2007年農民人均食品支出1502.18元,
2、穿從“暖”到個性化、多樣化
改革開放前,穿衣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補丁衣服隨處可見,式樣色澤較為單一。自改革開放以來,開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費模式,穿著更加講求舒適大方,服裝變得豐富多彩,並日趨成衣化。
3、用的從無到有,從低檔向高檔現代化發展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隨著農村居民收入的增長,農村居民耐用消費品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抵擋到高檔、從單一向全面的發展過程。改革開放前居民耐用品消費始終是低水平的,“腳踏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四件是高檔用品的象徵,自改革開放以來,八十年代黑白電視、洗衣機、電風扇、錄音機、照相機等逐步進入農村居民家庭,九十年代彩電、電冰櫃、機車等快速進入家庭,進入二十一世紀電話、手機、電腦、大螢幕彩電、家用汽車不斷進入家庭,家庭用品得到長足的發展。到2007年百戶擁有洗衣機81台、電冰櫃21台、空調23台、機車83輛、固定電話90部、行動電話132部、彩電112台、電腦26台。生活用汽車開始步入農村家庭,2007年百戶擁有4輛。
總之,在三十年改革開放過程中伴隨著“包產到戶”、“土地承包”、 “市場調節”、“種植結構調整”、“農村增收”、“稅費改革”、“新農村建設”……這些改革歷程,我們欣喜地看到,里村村三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