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志記載:清朝鹹豐年間裡二十村屬王石保所轄;民國初年,取消鄉、保,劃歸寨里區嶺前鄉;1940年12月歸華山區嶺前鄉;1945年10月劃歸香山區;1951年為十三區爐廠鄉;1955年10月,歸香山區大王莊鄉;1958年3月劃歸大王莊鄉爐廠小鄉;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歸屬大王莊公社大王莊管區;1984年屬大王莊辦事處;1985年劃歸大王莊鎮瓜屋管區管轄。
里二十村原有唐彌寺一座,早年被毀,遺蹟無存。1978年農業學大寨期間曾挖掘出部分磚石瓦塊,據考證為唐彌寺遺址。村里原先還有古芙蓉樹5棵,直徑均在1.6米以上,村冠遮蔭半畝,分別在1942年和1958年被毀。
1990年,里二十村民自發捐款,在村西山頂建王母娘娘廟一座,每逢古歷大年初一、三月三,周邊村莊百姓紛紛前來參加廟會。
1958年至1960年,里二十村因村小人少,與瓜屋村、程家莊村合建一個黨支部,大隊長姜永芝具體負責全村的各項工作。當時村西200畝荒山無一株樹木,汛期水土流失嚴重。在上級“封山造林、綠化荒山”的政策指引下,姜永芝同志會同黨支部對荒山治理作了統一安排,僅用了3年時間,就帶領村民栽植松、柏樹4萬株,刺槐3萬株,成活率在85%以上。1978年村里又在新整的梯田邊栽植花椒樹2萬棵、山楂樹4000餘株。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里將全部果樹承包給了44戶村民。
里二十村地處山嶺地帶,以前生產條件較差,只能種植小麥、玉米,人們生活十分貧苦窮則思變,里二十人從改變生產條件人手,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幾十年不間斷,終於取得了顯著效果。
1962年,村里選拔姜潤芝等16名青壯年勞力,在支部書記姜永芝的帶領下,2年內打大口井3眼;1963年村里投資購進8馬力柴油機1部、3.5千瓦汽油機l部;1964年又購進了3千瓦電機3部,4.5千瓦和7.5千瓦電機各l部,充分利用大口井,使全村實現了土地灌溉的機械化和電氣化;1972年,里二十村幹部民眾自籌資金30萬元,修建了村里第一座水庫——西山水庫,庫容1萬方。1978年,農業學大寨,大王莊公社黨委政府提出了“0九公路一條線,路東路西兩大片”的口號,決心治理從瓜屋村至爐廠村長達6華里的山嶺地塊。以0九公路為界,向西山坡逐層建造梯田,並用料石順山勢全部高標準壘砌石堰。當時調集了大王莊管區所轄18個村的勞力參加大會戰。管區書記張克蛾、副書記張德甫坐陣指揮。在這次會戰中,里二十村壘砌石堰七、八層,平均高度為1米,總長度6000餘米,為整個工程的順利完工做出了突出貢獻。工程完成後,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擴大了耕地面積,梯田繞山轉,果樹栽滿山,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時任省委副書記的秦和珍同志給予高度評價。
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60年代打的3眼大口井已遠遠不能滿足生產需要。1999年,村支部書記姜聖軍帶領村民在村東打大口井l眼,修築了高2米、長30米的攔河壩。2000年3月,又在村南打大口井1眼,用石料100餘方修築了攔河壩。同年7月,在村南又打了一眼直徑為6米、深7米的大口井,至此全村先後打機井6眼,極大地改善了澆灌條件。2000年10月,大王莊鎮實施大王莊河小流域治理工程,里二十地段長達803米,河岸全部需用料石壘砌,里二十人又按期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任務。
在調整種植結構的同時,里二十村人還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通過各種途徑發家致富。1992年,村民姜聖明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開辦了石英礦,先後購買汽車5部從事石英石運輸業,收入十分可觀。作為村兩委幹部,任維俊在作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飼養了3頭奶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民眾發家致富。
1977年萊蕪縣在里二十村南建設了占地15畝的磷肥廠,1982年,因礦粉限制停產後,大王莊建築公司利用廠房開辦了綜合門市部,經營了2年多之久。
里二十村重視教育。村國小始建於1967年,首位教師是民辦教師姜秀珍,學生最多時達到27名,1至5年級全部採取複式班教學。1986年回響上級合班並校的號召,學生全部到瓜屋國小就讀。自恢復高考以來,先後有3人考入了本科大學。
1999年、2000年,政通人和的里二十村分別被萊城區委、區政府授予“計畫生育‘三為主’合格村”、“治安安全村”。在榮譽和成績面前,永不滿足的里二十人正團結進取、銳意創新,朝著更加美好幸福的未來闊步前進。 里二十村隸屬萊城區大王莊鎮,地處萊城區西北,距鎮政府駐地4公里,O九公路從村中穿過。該村東隔河與程家莊接界,西隔嶺與造甲峪相接,南靠瓜屋子村,北依豆腐石村,全村共79.93畝地,135口人。
里二十村僅有姜、張兩姓。據村碑記載:清朝乾隆年間,張姓從大王莊遷來建村,村南有一巨石,上面布滿栗子狀石坑,故以石取名“栗子石村”。清末,姜姓從今寨里鎮公王莊遷來定居,距公王莊相距20華里,為懷念故里,改稱里二十。
據史志記載:清朝鹹豐年間裡二十村屬王石保所轄;民國初年,取消鄉、保,劃歸寨里區嶺前鄉;1940年12月歸華山區嶺前鄉;1945年10月劃歸香山區;1951年為十三區爐廠鄉;1955年10月,歸香山區大王莊鄉;1958年3月劃歸大王莊鄉爐廠小鄉;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歸屬大王莊公社大王莊管區;1984年屬大王莊辦事處;1985年劃歸大王莊鎮瓜屋管區管轄。
里二十村原有唐彌寺一座,早年被毀,遺蹟無存。1978年農業學大寨期間曾挖掘出部分磚石瓦塊,據考證為唐彌寺遺址。村里原先還有古芙蓉樹5棵,直徑均在1.6米以上,村冠遮蔭半畝,分別在1942年和1958年被毀。
1990年,里二十村民自發捐款,在村西山頂建王母娘娘廟一座,每逢古歷大年初一、三月三,周邊村莊百姓紛紛前來參加廟會。
1958年至1960年,里二十村因村小人少,與瓜屋村、程家莊村合建一個黨支部,大隊長姜永芝具體負責全村的各項工作。當時村西200畝荒山無一株樹木,汛期水土流失嚴重。在上級“封山造林、綠化荒山”的政策指引下,姜永芝同志會同黨支部對荒山治理作了統一安排,僅用了3年時間,就帶領村民栽植松、柏樹4萬株,刺槐3萬株,成活率在85%以上。1978年村里又在新整的梯田邊栽植花椒樹2萬棵、山楂樹4000餘株。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里將全部果樹承包給了44戶村民。
里二十村地處山嶺地帶,以前生產條件較差,只能種植小麥、玉米,人們生活十分貧苦窮則思變,里二十人從改變生產條件人手,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幾十年不間斷,終於取得了顯著效果。
1962年,村里選拔姜潤芝等16名青壯年勞力,在支部書記姜永芝的帶領下,2年內打大口井3眼;1963年村里投資購進8馬力柴油機1部、3.5千瓦汽油機l部;1964年又購進了3千瓦電機3部,4.5千瓦和7.5千瓦電機各l部,充分利用大口井,使全村實現了土地灌溉的機械化和電氣化;1972年,里二十村幹部民眾自籌資金30萬元,修建了村里第一座水庫——西山水庫,庫容1萬方。1978年,農業學大寨,大王莊公社黨委政府提出了“0九公路一條線,路東路西兩大片”的口號,決心治理從瓜屋村至爐廠村長達6華里的山嶺地塊。以0九公路為界,向西山坡逐層建造梯田,並用料石順山勢全部高標準壘砌石堰。當時調集了大王莊管區所轄18個村的勞力參加大會戰。管區書記張克蛾、副書記張德甫坐陣指揮。在這次會戰中,里二十村壘砌石堰七、八層,平均高度為1米,總長度6000餘米,為整個工程的順利完工做出了突出貢獻。工程完成後,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擴大了耕地面積,梯田繞山轉,果樹栽滿山,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時任省委副書記的秦和珍同志給予高度評價。
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60年代打的3眼大口井已遠遠不能滿足生產需要。1999年,村支部書記姜聖軍帶領村民在村東打大口井l眼,修築了高2米、長30米的攔河壩。2000年3月,又在村南打大口井1眼,用石料100餘方修築了攔河壩。同年7月,在村南又打了一眼直徑為6米、深7米的大口井,至此全村先後打機井6眼,極大地改善了澆灌條件。2000年10月,大王莊鎮實施大王莊河小流域治理工程,里二十地段長達803米,河岸全部需用料石壘砌,里二十人又按期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任務。
在調整種植結構的同時,里二十村人還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通過各種途徑發家致富。1992年,村民姜聖明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開辦了石英礦,先後購買汽車5部從事石英石運輸業,收入十分可觀。作為村兩委幹部,任維俊在作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飼養了3頭奶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民眾發家致富。
1977年萊蕪縣在里二十村南建設了占地15畝的磷肥廠,1982年,因礦粉限制停產後,大王莊建築公司利用廠房開辦了綜合門市部,經營了2年多之久。
里二十村重視教育。村國小始建於1967年,首位教師是民辦教師姜秀珍,學生最多時達到27名,1至5年級全部採取複式班教學。1986年回響上級合班並校的號召,學生全部到瓜屋國小就讀。自恢復高考以來,先後有3人考入了本科大學。
1999年、2000年,政通人和的里二十村分別被萊城區委、區政府授予“計畫生育‘三為主’合格村”、“治安安全村”。在榮譽和成績面前,永不滿足的里二十人正團結進取、銳意創新,朝著更加美好幸福的未來闊步前進。
①唐彌寺:唐彌寺位於里二十村後,相傳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時曾住在該寺招兵買馬,寺院早已毀壞。民國十六七年,里二十村在整地時曾出土過琉璃瓦、鐵器、箭等,現已無存。
②黃巢崮的傳說
泰山麓的狼虎嶺,南有一崮,山峭崖陡,怪石林立。相傳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曾在這一帶招兵買馬,安營紮寨。崮頂有深約1米的旗桿窩,系當年“黃王”插旗之地。後人為了紀念黃巢起義,就把它叫作黃巢崮。
崮的左側是里二十村,村後原有唐彌寺,早已無痕跡。1927年前後,村人種地曾挖出不少長而圓的帶色琉璃瓦和各種兵器、鐵器。目擊者雖在,但出土之物卻無處可查。寺中有個叫扁地的和尚通曉韜略,與黃巢頗談得來,並經常獻點小計策漸漸得到信任。即便軍機要事,黃巢對其亦不避諱。後來,起義軍擬訂了出征計畫,但兵馬未發,即有官兵四面圍來,有直搗老營之勢。黃巢知是扁地向官府告密,立刻躍馬揮刀,欲斬扁地。但尋遍寺院,不見蹤影。黃巢恨得大吼一聲,舉刀將院中一棵大樹攔腰斬斷,不料卻流出鮮血,並滾出扁地之頭。
崮的右側是造甲峪村,系義軍造鎧甲的場所,現有遺址可考。1955年平整土地時挖出了一些造甲模型和兵器(現存於市文物辦),經小文物普查隊鑑定,認為是唐朝末年之物。
崮後有爐廠樹,是義軍冶煉之所,現村西有冶煉遺蹟。該村西北有黃窯溝為義軍燒木炭的地方。黃巢兵敗自刎於狼虎谷,官兵四處搜捕其親屬,其父被燒窯人藏於窯內未燃的柴垛中,但燒窯人卻未告訴家人,他的兒子便點火燒窯:黃父想喊,濃煙嗆嗓,想出,薪柴堵塞,結果被活活燒死於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