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信息化系統

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在國際學術界已公認為新興的醫學信息學(MedicalInformatics)的重要分支。

系統介紹

醫院信息化系統 醫院信息化系統

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在國際學術界已公認為新興的醫學信息學(MedicalInformatics)的重要分支。美國該領域的著名教授Morris.Collen於1988年曾著文為醫院信息系統下了如下定義:利用電子計算機和通訊設備,為醫院所屬各部門提供病人診療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和數據交換的能力,並滿足所有授權用戶的功能需求。

醫院信息化系統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和通訊設備,為醫院所屬各部門提供對病人診療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及數據交換的能力,並滿足所有授權用戶的功能需求。隨著全社會信息化的高速發展,醫院信息系統在國際學術界,已公認為新興的醫學信息學的重要分支。

系統廠家

隨著科技的進步,核心技術不再被少數幾家公司所壟斷,目前國內廠家因其結合實際的優勢,產品占壟斷地位,在影像處理方面國外廠家有一定份額。

系統組成

醫院信息化系統只是一個統稱,本質是將醫院各科室的系統進行整合,使其互聯互通,共同織成一張能夠覆蓋整個醫院的信息大網。通過系統間的信息共享,避免了信息孤島,方便其他科室進行信息調用,提高了醫院整體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不僅最佳化了流程還減少了人為的誤操作,有效的提升了醫院服務質量和患者滿意度 。

醫院信息系統主要由以下系統組成:

1 PACS系統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全稱為醫學影像存檔與通訊系統。是近年來隨著數字成像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的進步而迅速發展起來的、旨在全面解決醫學圖像的獲取、顯示、存貯、傳送和管理的綜合系統。 PACS在醫院影像科室中迅速普及開來。如同計算機與網際網路日益深入地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PACS也在改變著影像科室的運作方式,一種高效率、無膠片化影像系統正在悄然興起。在這些變化中,PACS的主要作用有:聯接不同的影像設備(CT、MR、XRAY、超聲、核醫學等);存儲與管理圖像;圖像的調用與後處理。不同的PACS在組織與結構上可以有很大的差別,但都必須能完成這三種類型的功能。對於PACS的實施,各個部門根據各自所處地區和經濟狀況的不同而可能有各自的實施方式和實施範圍。不管是大型、中型或小型PACS,其建立不外乎由醫學圖像獲取、大容量數據存儲及資料庫管理、圖像顯示和處理以及用於傳輸影像的網路等多個部分組成,保證PACS成為全開放式系統的重要的網路標準和協定DICOM3.0。

2. 電子病歷(EMR)

電子病歷(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也叫計算機化的病案系統或稱基於計算機的病人記錄(CPR,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它是用電子設備(計算機、健康卡等)保存、管理、傳輸和重現的數位化的病人的醫療記錄,取代手寫紙張病歷。它的內容包括紙張病歷的所有信息。美國國立醫學研究所將定義為:EMR是基於一個特定系統的電子化病人記錄,該系統提供用戶訪問完整準確的數據、警示、提示和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的能力。

3.區域醫療系統

隨著中國新醫改的推進,醫療衛生行業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醫療信息化建設逐漸成為 IT 市場的熱點之一。實現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體系,是新醫改方案明確提出的目標。發展區域醫療,實現區域衛生信息化,建立電子健康檔案,整合醫療衛生信息資源,是實現目標的關鍵工作。

4.移動護理系統

移動護理(Mobile Nursing)系統以無線網路為依託,使用手持數據終端(PDA),將醫院各種信息管理系統通過無線網路與PDA 連線,實現護理人員在病床邊實時輸入、查詢、修改病人的基本信息、醫囑信息、生命體徵等功能。可快速檢索病人的護理、營養、檢查、化驗等臨床檢查報告信息。

移動護理系統還可以將二維條碼標識技術套用於病人腕帶,通過EDA附加的條碼識別設備掃描腕帶信息,準確地完成出入院、臨床治療、檢查、手術、急救等不同情況下的病人識別。

5.臨床路徑系統

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way)的概念源自美國工業管理概念,自20世紀80年代引入醫學界後,並逐漸成為既能貫徹醫院質量管理標準,又能節約資源的醫療標準化模式。臨床路徑管理是兼顧醫療質量管理和效率管理的現代醫療管理重要手段,為保證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衛生部於2010年1月8日召開全國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會議,並由衛生部醫政司已下發的112個病種的臨床路徑。

隨著新醫改的逐步推進,由路徑知識庫、臨床路徑執行平台、質控管理平台、績效平台以醫療軟體為基礎建立的臨床路徑系統,將以電子病歷系統為依託,與其他醫療信息系統相互融合,轉變常規診療模式,規範醫生診療活動,不斷持續的改進醫療質量。

6. 供應室追溯系統

供應室追溯管理系統通過RFID射頻(或條碼)技術結合院內無線網路以及PDA終端實時監控包盤狀態,使包盤每個環節可控,並將目前市場主流的物流管理思想加入到系統中,能夠實時跟蹤包盤狀態,方便查詢問題包盤及相關責任人。

同時,系統能夠對管理人員實時提供所關心的預警信息,如包盤數量預警、包盤過期預警、包盤滅菌異常預警等。

更重要的是,系統引入了工作流的理念,將供應室的管理工作通過工作流模式進行流程再造,從而形成了我們的系統特色。

7.體檢軟體系統

體檢管理系統對醫院體檢中心進行系統化和規範化的管理,大大提高體檢中心的綜合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我們的系統從業務數據的採集、輸入、處理、加工和輸出全由計算機來引領整個體檢過程。為體檢中心進一步實施客戶健康管理服務和體檢中心業務及行政管理的最佳化,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持。

體檢管理系統為了能夠適應不同體檢中心的不同需求,系統的許多功能都可以靈活設定,包括體檢科室、體檢項目、體檢套餐、各種模板、體檢常見結果、體檢總檢建議、常見疾病、報告格式等等。

8.Lis系統

LIS系統配合醫生工作站,完成檢驗過程管理功能,包括檢驗申請、標本採集管理、標本核收、標本重做、無主標本處理、結果填寫及報告審核等功能,以及各類檢驗數據的分析統計,同時還能完成對病人費用的查詢和補充等

與ZLHIS一體化設計,為醫院提供了完整的、低成本的檢驗系統解決方案.

提供病人歷次檢驗結果對比;標本自動拆分/合併功能;標本的單個和批量審核功能;自動接收並解析儀器數據功能。

相關資訊

在關於醫改的公共大討論中,全國600萬醫護人員的聲音幾乎被禁止,因為他們被很多人看成是問題的一部分 。

就在醫改方案臨盆之際,醫院院長們紛紛藉助多個公共平台建言獻策。本月9-10日,中國醫院院長年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11日,由《南方周末》和中山大學嶺南學院、中山市衛生局以及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醫院發展論壇中山峰會召開。不少精英院長馬不停蹄,同時現身兩個論壇,而本報記者也藉機對他們做了貼身採訪。

"最近以來醫院院長們的話題中心都是醫改,但從來沒有人徵求過我們的意見。"寧夏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楊銀學對南方周末記者說?quot;我們也想參與醫改,不僅是利益攸關,還因為我們有這樣的責任與情懷。"

"我們要從改革的對象變成改革的參與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石應康說,該院是當今世界上單點規模最大、床位最多的醫院。

在目前的體制下,"公"立醫院在資金來源上已然不 "公"--平均而言,政府財政投入只占公立醫院成本的8%,大型三甲醫院可能只占6%,而本報採訪的一些大醫院甚至低至1%,再加上醫生的服務價值不能在正常體系中得到充分體現,造成了醫院和醫生以藥養醫、誘導病人需求等制度性趨利行為。同時,中國醫療保障體系欠缺,看病貴由此衍生為一大社會問題。

有些令人意外的是,院長們並未因此就希望政府把公立醫院包下來,相反,他們一致主張:政府應該保障基層醫院的支出,並把基層醫院發展成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的陣地,而大型醫院則可以面向市場而不需要政府來養,但是必須在醫院內部引入公司化的管理體制,賦予醫院管理者現在所沒有的人權、財權、決策權等和公司CEO類似的許可權,以此在市場中競爭,並把大型醫院建設成科研重地。

也就是說,對大型公立醫院而言,機制比所有制更重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院長們都同時認識到信息技術對醫療、政府監督,特別是醫院管理的極端重要性,信息化有可能是中國解決醫療這個世界難題的一個突破口。

"數位化醫院的管理對傳統醫療模式的衝擊,在全球是一個發展趨勢。"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耿慶山在本報參與主辦的中國醫院發展論壇上說,"這在幫助政府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上可能會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醫改應該有兩個目的:一是政府建立保障體系,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問題;二是要保障醫療衛生事業自身的發展,保護600萬醫護人員的積極性。"院長楊銀學說,"這兩大利益群體必須兼顧,傷到任何一方,這個改革都是不成功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