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
【創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李白
【文學體裁】五言排律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⑴
學道三十春,自言羲和人⑵。
軒蓋宛若夢,雲松長相親。
偶將二公合,復與三山鄰⑶。
喜結海上契,自為天外賓。
鸞翮我先鎩,龍性君莫馴⑷。
朴散不尚古⑸,時訛皆失真。
勿踏荒溪波,朅來浩然津⑹。
薜帶何辭楚⑺,桃源堪避秦⑻。
世迫且離別,心在期隱淪。
作品注釋
⑴詩題疑有舛錯。按唐睿宗子申王,公元720年(開元八年)薨,謚惠莊太子。宋泚必為惠莊太子陵廟丞者也,翼則王補闕之名耳,“惠翼”當作“翼惠”為是。
⑵羲和,一作“羲皇”。《宋書》:陶潛嘗言,五六月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⑶《韻會》:“將,與也。”三山,蓬萊、方丈、瀛洲也。
⑷顏延年詩:“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李善註:“許慎曰:鎩,殘羽也。”
⑸朴散,謂淳樸之風散失也。
⑹朅(qiè),發語聲。
⑺王勣《游北山賦》:“荷衣薜帶,藜仗葛巾。”薜帶,用屈原語。屈原既為楚所放逐,遷於沅、湘之間,作《九歌》,其《山鬼》一章雲“被薛荔兮帶女蘿”,蓋指山鬼而言,此用其意,指屈原以薛荔為帶矣。
⑼班固《幽通賦》:“又申之以炯戒。”顏師古曰:“炯,明也。”
⑽《論語》:“子張書諸紳。”何晏註:“紳,大帶也。”邢昺疏:“子張以孔子之言,書之紳帶,意其佩服毋忽亡也。”以帶束腰,垂其餘以為飾,謂之紳。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