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維春夜竹亭贈別

《酬王維春夜竹亭贈別》是唐代詩人錢起的作品。這是一首回贈詩,表現了詩人對王維亦官亦隱生活的羨慕,從“今宵竹林下,誰覺花源遠”中,可以體會詩人的隱退之思。全詩清新幽遠,新穎別致,自然渾厚,讀之回味無窮。

作品原文

酬王維春夜竹亭贈別

山月隨客來,主人興不淺。

今宵竹林下,誰覺花源遠⑴。

惆悵曙鶯啼,孤雲還絕巘⑵。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花源:即桃花源。

⑵巘:山峰。

作品譯文

春夜山中,明月隨著客人的光臨,慢慢地爬了上來;竹亭中觥籌交錯,主人客人,飲酒賦詩,逸興不淺。

在這明月當空的夜晚,在幽幽竹林之下,清輝播灑,天地一片空明杳然,誰還會覺得桃花源遙不可及呢?

黃鶯鳴啼,天色慾曉,宴席將散,心中不免悵然;抬眼望去,白雲一片,環繞於孤峰之上。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回贈詩,當作於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暮春。當時錢起任藍田縣尉,王維任給事中,在藍田建有別墅。暮春之夜,詩人飲於王維別墅之竹亭,王維作贈別詩《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故錢起寫此詩作答。

作品鑑賞

這首詩共六句。開頭兩句,一寫客人,一寫主人。起句實寫客人,虛寫主人。客人光臨,主人自然要出來迎接。“山月”是實寫,點題之“春夜”。月隨客到,以助主人之興。自然帶出下句“主人興不淺”:這句實寫主人,虛寫客人。主人興不淺,客人自然也不會減半分,可見賓主之歡悅。起句說月隨客到,“客”即詩人自己,大有反客為主的味道,顯示了詩人與友人的親密無間。三句“今宵”承“山月”,四句“誰覺花源遠”照應“興不淺”。春山夜月,幽幽修竹,月光朗照,一片朦朧,寂靜安閒,而賓主逸興不淺,遠離塵世雜念,不能不讓人想起世外桃源。此中暗含了詩人對主人生活的欽羨嚮往。最後寫鶯啼將曉,主賓各散,如彼孤雲之還絕巘。這裡,“還”字點明宴會將散,詩人將還。著一“孤”字,顯見詩人別後之失落與孤單。復著“絕”字,語意更甚,更為悵然。全詩清新幽遠,讀之回味無窮,如品香茗,久嘗愈覺其香。

作者簡介

錢起(722—780),唐代詩人。字仲文,吳興(今浙江省湖州一帶)人。公元751年(玄宗天寶十年)登進士第,歷任校書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錢起是“大曆十才子”之冠。詩與劉長卿齊名,稱“錢劉”;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他長於應酬之作,當時赴外地的官員以得到他的送行詩為榮。大概他得“才子”的桂冠,也就是這個原因。他的詩技巧熟練,風格清奇,理致清淡。近體詩中,多寫景佳句,深為評論家所稱道。有《錢考功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