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洪升

1710年(康熙四十年),朱彝尊在家鄉遇見了故友洪升,遂寫下了這首追憶往昔歡會與為故友鳴不平的詩。這首詩為酬答洪升的增詩而作,回憶了他們以前的交誼並慨嘆洪升的才高遭謗。全詩的感情深厚,體現了誠摯的友情,同時對當政者的濫施淫威、扼殺人才、文王高張、聽信讒言表示了不滿,但詩寫得典雅含蓄,合乎婉而多諷、怨而不怒的批評傳統。朱彝尊論試問都主張“醇雅”,於是可見一斑。

作品原文

酬洪升①金台酒坐擘紅箋②,雲散星離又十年③。海內詩家洪玉父④,禁中樂府柳屯田⑤。梧桐夜雨磁淒絕⑥,薏苡明珠謗偶然⑦。白髮相逢豈容易,津頭且攬下河船⑧。

作品注釋

①洪升:清代著名的戲曲家。②金台:即黃金台,戰國時燕昭王所築,以求名士,故址在今河北易縣東南,這裡泛指北京。擘紅箋:指分箋題詩,互相酬唱。擘:分開。③雲散星離:比喻分別。④洪玉父:宋代詩人洪炎,字玉父,江西南昌人。他是大詩人黃庭堅的外甥,能詩善文,著有《西渡集》,此比作洪升。⑤禁中:宮中。樂府:本指漢代采詩配樂的官署,又稱由此採集而來的詩歌,後人將詞曲一類能配樂的詩歌都稱為樂府。柳屯田:柳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曾官屯田員外郎。他是北宋著名的詞人,作品流傳極廣,甚至傳入宮中,深得當時仁宗皇帝的愛好。有《樂章集》傳世。⑥梧桐夜雨:指洪升所作的傳奇《長生殿》。白居易《長恨歌》中有“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之句,元代白樸敷衍此事而成雜劇《唐明皇秋葉梧桐雨》,《長生殿》即是在此基礎上擴充創作而成的。⑦薏苡(yìyǐ):一種植物,果實橢圓,果仁白色,稱作薏米。據《後漢書・馬謖傳》說,馬援在交趾(今嶺南一帶)常吃薏苡,有輕身省欲的效果,於是裝了一車回去準備做種子。他死後有人上書說馬援帶回的是一車當地產的明珠。故後人以薏苡明珠代指遭人誣謗。偶然:無意,出乎意料之外。⑧津頭:渡口。纜:繫船的繩索,此作動詞。下河船:指歸船。

作品背景

洪升是清代著名的戲曲家。字�思,號稗畦,是浙江錢塘人。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寫成傳奇《長生殿》,次年,因在佟皇后喪服期間召伶人於宅內演唱該劇,受劾下獄。不久被革去國子監生而離京回鄉,以後便在江南過著窮愁潦倒的生活,故後人有詩哀嘆道:“可憐一曲《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

作品鑑賞

詩從當初在京城聚會落筆,酒席間眾人分箋賦詩,興會淋漓,可見座中都是一時的名彥才子,絕非等閒之輩。洪升與詩人就是在那樣的氛圍中建立了友誼;而如今,昔日的朋友都已雲散星離,各奔東西,倏忽之間,已過了十年。人生本沒有不散的筵席,但詩人在往日的歡情於今日的清冷的對比中,自然逗露出一種深沉的今昔之感。“海內詩家”二句承接“擘紅箋”而來,稱揚洪升的文學才能。宋代詩人洪炎於兄洪朋、洪芻、弟洪羽當時被人稱為“四洪”,而以炎為翹楚,所以朱彝尊用此來形容洪升的詩才卓犖。當時洪升的老師王士�就說他“以詩有名京師”(《香祖筆記》),而另一位是人查為仁也說:“洪�思以詩名長安,交游燕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無不心折。”(《蓮坡詩話》)正可作為朱彝尊這句詩的註腳。“禁中樂府”自然是指洪氏的詞曲創作。宋代柳永的詞在當時家喻戶曉,甚至“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他曾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鶴沖天》)的詞句。相傳皇帝知道後將他的名字從中榜者的名單里除去,還說:“此人花前月下好淺斟低唱,何用浮名,且填詞去!”從此柳永絕意仕進,混跡於歌館青樓,並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朱氏以柳永比洪升,不僅說他的詞曲不脛而走,流傳極廣,而且也暗示了他由此得罪朝廷,流落江湖。因而下兩句就著重講洪氏因《長生殿》而遭劾的事,不過詩中用了含蓄深蘊的表現手法,說那“梧桐夜雨”的曲子雖然哀感頑艷,令人稱絕,然而卻出乎意料地受人指責,正如馬援以車所載的薏苡被人說成是明珠一樣,純為無中生有的飛來橫禍。當時因觀看演出《長生殿》而遭革職的人很多,如著名的詩人趙執信、查慎行等。其實,此時有深刻的政治背景,牽涉到當時以徐乾學等為首的南派實力與以明珠為首的北派集團之間的權力鬥爭,洪升只是這場官僚鬥爭的犧牲品。十年過去了,當時人在杭州又見到這位戲曲大師時,此時朱彝尊已七十三歲,洪升也已五十七歲,因而詩中有“白髮相逢”之說,大家都已垂垂老矣,今日相逢之後更不知何日再能見面,所以暫且系好渡頭的船纜,不妨做竟夕長談吧。

作者簡介

朱彝尊(1629-1709)號竹�,又號西區舫,驚風亭長,晚稱小長廬釣魚師,浙江秀水(今嘉興)人。少肆力古學,博極群書。客游南北,所至以搜剔金石為事。1679年(康熙十八年)應試博學鴻詞科,官翰林院檢討,參加修纂《明史》,後充日講官,入值南書房。時朱彝尊方輯《瀛洲道古錄》,因私抄禁中書,被劾降一級。後補原官,引疾乞歸。朱彝尊博通經史,擅長詩詞古文。於詞推崇姜夔。詩與王士�齊名,時稱“男朱北王”。藝術上能兼取唐宋,筆力雅健,用事贍博,開啟了浙派詩風。著有《經義考》、《日下舊聞》、《曝書亭集》,編有《詞綜》、《明詩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