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清嘉道年間,鄭子尹、莫友芝崛起西南,著述宏富,學術地崇高,清廷皆授文林郎,清史稿也都列入儒林及文苑傳,無愧西南巨儒稱號,影響深遠,桑梓生輝。鄭、莫二君都逝世於清同治年間,歸葬樂安江畔,由鄉人憑弔其墓冢。1929地方人士向駐紮遵義的北防司令黃道彬(丕謨)建議修鄭莫祠,採取由地方紳士出資的籌款辦法,黃出兩千元,縣長金章出五百元,師長蔣丕緒出一千元,很快湊齊經費,地點選在協台壩“老三中”荷花池前。
建築特色
鄭莫祠系磚房瓦頂平房一棟,正面及左右均為拱門立柱迴廊,裡面有三間屋,正中間為祠堂主人及配祀木主,左右為辦事用房, 《續遵義府志》就是借用此房刻版完成的。階一右側立《創修鄭莫祠附設圖書館碑記》的石碑,為遵義著名學者趙乃康撰文;“鄭莫祠”三字匾掛於門額,為寫《續府志》刻版的遵義書家楊文湘所書門聯“闡漢宋兩朝學術,為西南百代儒宗”系趙乃康手筆。鄭莫祠建成後,每年祭祀時,學生唱紀念歌,“播水瀠洄,播山蒼秀,中有名聖在前清道鹹時候。發為文章政篆籀,海內交稱學中泰斗,吾遵義文化,慚落後,唯鄭莫,兩先生,學問人品,允宜馨,香俎豆。瞻崇祠,齊俯首”。
1935年,國民黨中央軍駐遵義,鄭莫祠被國民黨軍政部占作彈藥庫,四周建碉堡設崗哨,門禁森嚴,不準擅入。1947年底,中學房舍收回,荷池和水亭被損壞,祠堂尚存。解放後較長一段時間仍不重視文物保護,鄭莫祠破欄不堪。直到80年代列為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才由政府撥款予以全面修復。
重修按整舊如舊、外形基本不變的原則進行,為便於展品陳列和民眾參觀,增加室內採光,按原貌把長、寬、高均分別加大兩米,把原磚木結構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牆用水泥粉糊後勾出仿磚縫,鄭莫祠再次展現出新貌。1991年6月,莫友芝誕辰180周年,遵義市政協在鄭莫祠舉辦了莫友芝詩文墨跡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