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年譜

《鄭板橋年譜》作者以自覺的學科建設意識,經年累月,進出百家,一邊博訪遐尋,一邊爬梳剔挾,力求對板橋每通書札、每篇序跋、每則判牘、每件書畫、每副對聯、每塊匾額、每方印鑑尋源探委,比勘糾訛,唯正是編,足見其匠心和識力。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鄭板橋,“揚州八怪”中最著名的一位,人稱詩書畫三絕。喜好者眾,而真正厚重的研究作品卻很少,蓋因爬梳整理,實為一大難事。《鄭板橋年譜》作者以自覺的學科建設意識,經年累月,進出百家,一邊博訪遐尋,一邊爬梳剔挾,力求對板橋每通書札、每篇序跋、每則判牘、每件書畫、每副對聯、每塊匾額、每方印鑑尋源探委,比勘糾訛,唯正是編,足見其匠心和識力。《鄭板橋年譜》記事始於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 695)鄭板橋出生,迄於乾隆三十年乙酉(1 765)鄭板橋逝世,以時間為經,以行跡為緯,經緯交織,對接轉換。凡採錄原始數據皆註明來源出處。原本有闕文者,必索相關影印真跡訂正。為完整揭示鄭板橋所處時代背景,在每年末均附以“揚州八怪”人物為主的主要事跡及當時重大事件摘記。譜文末附錄鄭板橋家世考略等。作者以嶄新的人文視野、凝重的歷史筆觸,不但對板橋的心靈作了一次精彩的探究,而且為板橋研究者確立了一種“深度解讀”的模式。在“鄭學”研究領域,《鄭板橋年譜》可謂板橋去世以來最新、最全、最厚重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以像觀心,讀譜識人,板橋何“怪”之有,答案也盡在其中了。

作者簡介

黨明放,鄭板橋研究者,兼擅唐代宮廷史及陵寢史。1958年4月生,陝西蒲城人。曾就讀於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初從政,後棄政從文,師從著名學者丁家桐先生,致力於板橋研究。著有《鄭板橋對聯賞析》、《中國人最應該知道的文化典故》、《鄭板橋圖傳》、《鄭板橋印譜》、《揚州八怪楹聯墨跡大觀》、《往事千年唐代帝王陵墓探秘》及《喋血禁門:唐代宮廷政變實錄》等。現為中國國學學會會員。

圖書目錄

丁家桐序

翟墨序

呼延華序

凡例

譜文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 一歲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 二歲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 三歲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 四歲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 五歲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 六歲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 七歲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 八歲

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 九歲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 十歲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 十一歲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 十二歲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 十三歲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 十四歲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 十五歲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 十六歲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 十七歲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 十八歲

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 十九歲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 二十歲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 二十一歲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 二十二歲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 二十三歲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 二十四歲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 二十五歲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 二十六歲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 二十七歲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 二十八歲

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 二十九歲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 三十歲

雍正元年癸卯(1723) 三十一歲

雍正二年甲辰(1724) 三十二歲

雍正三年乙巳(1725) 三十三歲

雍正四年丙午(1726) 三十四歲

雍正五年丁未(1727) 三十五歲

雍正六年戊申(1728) 三十六歲

雍正七年己酉(1729) 三十七歲

雍正八年庚戌(1730) 三十八歲

雍正九年辛亥(1731) 三十九歲

雍正十年壬子(1732) 四十歲

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 四十一歲

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 四十二歲

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 四十三歲

乾隆元年丙辰(1736) 四十四歲

乾隆二年丁巳(1737) 四十五歲

乾隆三年戊午(1738) 四十六歲

乾隆四年己未(1739) 四十七歲

乾隆五年庚申(1740) 四十八歲

乾隆六年辛酉(1741) 四十九歲

乾隆七年壬戌(1742) 五十歲

乾隆八年癸亥(1743) 五十一歲

乾隆九年甲子(1744) 五十二歲

乾隆十年乙丑(1745) 五十三歲

五十歲至五十三歲官范期間所作詩文、尺牘

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 五十四歲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 五十五歲

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 五十六歲

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 五十七歲

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 五十八歲

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 五十九歲

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 六十歲

五十四歲至六十歲在濰縣所作詩文及范、濰任上所留判詞

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六十一歲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 六十二歲

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 六十三歲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 六十四歲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 六十五歲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 六十六歲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 六十七歲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 六十八歲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 六十九歲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 七十歲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 七十一歲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 七十二歲

七十二歲之前,無年代可考之尺牘、序、跋、記、題畫、

詩詞、匾額及對聯

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 七十三歲

附一鄭板橋家世考略

附二鄭板橋書畫印章知見錄

附三鄭板橋僧友道友人名錄

附四 歷代師法鄭板橋書畫人名錄

附五歷代詩評詞贊鄭板橋

附六鄭板橋墨跡主要收藏單位

參考文獻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