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信訪局

鄭州市信訪局

鄭州市信訪局,位於鄭州市中原區互助路74號附2號(百花路與互助路口南50米),局內設機構11個 , 多年來,我局以“人民民眾完全可以信賴、黨委政府完全可以依靠”為目標,加強作風建設,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甘清貧,樂奉獻,努力暢通信訪渠道,為人民民眾解決了大量實際問題,化解了大量社會矛盾,密切了黨和政府與人民民眾的聯繫,得到國家信訪局和省、市領導的肯定,獲得了人事部和國家信訪局授予的“全國信訪系統先進集體”稱號等殊榮。

內設機構

辦公室

負責局機關日常事務、行政管理和後勤保障工作。具體職責:負責機關的組織人事、財務、固定資產、車輛、機要、檔案、印鑑的管理;負責學習、會務、對外聯絡接待、文印收發、衛生、計畫生育、節能減排、值班、安全保衛等工作;負責工會、共青團和婦聯工作;負責日常性工作報告;負責維護管理信訪信息電子網路系統。

黨總支

負責機關黨支部、機關紀檢監察、黨務宣傳、中心組學習、老幹部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

調研處

負責檔案起草、信訪信息、綜合調研和宣傳工作。具體職責:負責文秘工作;負責以市委、市政府、“兩辦”名義下發的涉及民眾工作和信訪工作的公文處理,市委市政府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市委民眾工作部、市信訪局綜合類檔案的公文處理;負責信息、宣傳和網頁信息的更新;負責信訪數據綜合工作;開展信訪工作調查研究,定期提出信訪情況分析報告;負責本級和市屬單位的信訪工作目標考核及評先表彰工作。

辦信徵集處

負責受理民眾來信、書記市長信箱、人民建議徵集工作。具體職責:受理、辦理民眾來信、傳真、網上信訪事項;受理、辦理市長信箱和人民建議徵集相關業務,對人民建議進行徵集、分析、篩選、批轉,對具有重要價值的建議提請有關單位給予獎勵、表彰。

來訪接待處

負責接待民眾到鄭州市的個人上訪、集體上訪事項。具體職責:接待、受理民眾到鄭州市信訪局的個人上訪、集體上訪事項;接待、疏導民眾到省委、省政府及鄭州市委、市政府門口的個人上訪、集體上訪事項;統計分析民眾來訪情況;組織安排重大活動信訪保障應急值班和平安建設工作。

辦案處

負責辦理中央、省、鄭州市交辦的信訪事項和信訪聯席會議相關工作。具體職責:負責統一交辦信訪案件;負責黨中央、國務院、國家信訪局、省委、省政府、省信訪局交辦和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的信訪案件的催辦、審結、報告工作;負責信訪聯席會議辦公室的具體工作。

督查處

負責中央、省、鄭州市交辦重大信訪事項的督辦和信訪法規的落實,提出信訪問責建議。具體職責:負責對中央和省、市交辦重大信訪事項處理情況進行督查;負責市委、市政府、市信訪聯席會議及有關會議研究決定的關於重大信訪事項處理的意見和領導批示意見的的督查落實工作;負責依法治市工作和信訪法規的督促落實;負責對信訪工作中的失職瀆職行為提出責任追究建議,協調、會同紀檢監察部門對信訪工作中的失職瀆職行為進行調查,實施責任追究。

複查覆核辦公室

負責信訪事項複查、覆核工作。具體職責:依法接待受理、組織辦理應由市政府信訪事項複查覆核委員會進行複查覆核的信訪事項;對信訪事項複查覆核工作中的失職瀆職行為提出責任追究建議;對下級信訪事項複查覆核工作進行指導;辦理市人民政府信訪事項複查覆核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民眾工作處

負責組織安排檢查市縣領導接訪、下訪和基礎建設工作。具體職責:組織安排全市領導幹部接訪、下訪有關工作,對領導預約接訪、定期下訪情況進行督查,並辦理相關信訪事項;對民眾和信訪工作的基礎建設提出意見、建議,並根據上級有關要求抓好督促落實。

社情民意處

負責排查矛盾糾紛、收集社情民意、信訪評估工作。具體職責:組織召開信訪例會,排查調處矛盾糾紛和不安因素;蒐集分析人民民眾對國家政策和重大決策的反映,掌握社會輿情,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組織指導信訪評估工作,並辦理相關信訪事項。

綜合協調處

負責教育培訓和民眾工作培訓中心的工作。具體職責:負責全市信訪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

現任領導

宋建偉:局長

牛瑞華: 市委民眾工作部部長,局黨組書記。

李應旺: 副局長

協助局長主持日常工作,分管辦公室、調研處。

馮 明 : 副局長

分管辦信徵集處、民眾工作處、社情民意處。
楊愛玲: 副局長
分管辦案處、複查覆核委員會辦公室等工作。
王隨府 : 副局長
分管督查處、綜合協調處、黨總支。
趙向東 : 副局長
分管來訪接待處等工作。
田書黎: 副局長
金愛江: 副局長
霍訓軍: 紀檢組長
張宏偉: 督查專員

部門職責

(一)代表市委、市政府受理人民民眾給市委、市政府及主要領導人的來信,接待民眾來訪,督促協調重大疑難信訪案件,為來信來訪民眾提供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次詢服務。

(二)承辦國家、省和市委、市政府領導交辦的信訪事項,督促檢查領導同志批示件的落實情況;向有關單位交辦信訪事項,督促檢查重要信訪事項的處理和落實;審結要結果案件。

(三)協調處理跨地區部門的重要信訪、民眾集體赴京到省來市上訪和突發上訪事件;對重要案件實施個案監督,並提出對有關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和建議。

(四)分析預測信訪形勢,深入調查研究,徵集人民民眾合理化建議,及時向市委、市政府提供信訪信息,並對重要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五)指導全市信訪工作,組織交流工作經驗,提出改進措施;組織信訪幹部的培訓;指導全市信訪部門辦公自動化建設。

(六)負責三級“兩會”、市重大活動信訪保障工作,做好突發事件應急工作。

(七)負責信訪工作的宣傳和信息發布;協調信訪工作的地區間活動。

(八)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信訪指南

《信訪條例》第33條規定:“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複雜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並告知信訪人延期理由。第34條規定:信訪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答覆之日起30日內請求原辦理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複查。收到複查請求的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複查請求之日起30日內提出複查意見,並予以書面答覆。

學習交流

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黨的民眾路線,始終保持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樹立正確政績觀,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同時,強調指出做好民眾工作,是實現“十二五”奮鬥目標的根本保證,是當前擺在全黨面前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今年春節前夕溫家寶總理在國家信訪局接待來訪民眾時強調“要拓寬人民民眾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渠道,創造條件讓人民民眾批評和監督政府,負責任地解決人民民眾的困難和問題。”在今年的河南省紀委八屆六次全會上,省委書記盧展工書記明確指出:“一些幹部見困難就縮、見問題就拖、見矛盾就躲,對民眾提出的訴求敷衍了事,對民眾反映的問題漠然視之甚至放任不管;或者亂乾胡乾,以致釀成了惡果。如果聽任這種現象蔓延下去,會極大地損害黨在民眾中的形象。”盧展工書記同時還反覆強調,要提升為民意識,突出為民發展,健全為民機制,樹立為民形象。做好新形勢下的民眾工作,營造科學發展的良好氛圍,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決策要求上來,堅持黨的民眾觀點和民眾路線,思想上樂於、行動上敢於、方法上善於做民眾工作,真正了解民之所思、做好民之所盼、贏得民之所信,團結和帶領廣大民眾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共同奮鬥。

領導幹部要樂於做民眾工作。樂於,謂對於做某種事情感到快樂,重在情、放於心,熱心熱情,積極主動。領導幹部是否樂於做民眾工作,並在與人民民眾的接觸中充滿感情、傾注真情,是一個立場問題。目前,有些領導同志缺乏做好民眾工作的主動性,缺少民眾的接觸面,習慣於跑上面外面,熱衷於與老闆開發商打交道,滿足於發文開會,注重於從媒體檔案上獲取信息,自覺或不自覺地拉開了與民眾的距離。正如有的民眾說的:“現在高速公路越修越多,乾群距離卻遠了;通訊設施越來越先進,乾群溝通卻少了;辦公大樓越蓋越好,民眾辦事卻難了;幹部學歷越來越高,做民眾工作的水平卻低了”。這些話說得非常深刻、讓人警醒。領導幹部樂於做民眾工作重在牢記宗旨、高度負責、傾注感情。感情是做好民眾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感情決定立場,感情決定態度,感情決定行動。領導幹部對人民民眾的感情越深,做好民眾工作的自覺性就越強。領導幹部只有在感情上與人民民眾融為一體,才會真正站在人民民眾利益的基點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傾注了感情,與民眾的結合就會自覺,並由衷地產生責任感、使命感;就會時刻把民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傾全力解決民眾的困難;就會把民眾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份內事,把為民辦事當成一種快樂、一種滿足;一些涉及民眾切身利益而又暫時無法解決的困難,民眾就能體諒,矛盾就容易化解,問題就容易解決。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繫民眾的重要方式,也是黨和政府了解民眾意願和訴求的重要視窗。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把民眾來信來訪作為送上門來的民眾工作,把來訪民眾當家人,把民眾來信當家書,把民眾反映的問題當家事。要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基層、深入民眾,帶頭落實定點聯繫幫扶、定期接訪下訪等民眾工作制度,滿腔熱情傾聽民眾呼聲、關心民眾疾苦,誠心誠意解決民眾問題、維護民眾利益,讓信訪民眾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從而贏得民眾信任,鞏固執政基礎。

領導幹部要敢於做民眾工作。敢於,謂有決心、有勇氣、有膽量去做某事,面對風險、危險而不顧。當前,經濟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對民眾工作產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響,新形勢下的民眾工作呈現出對象“廣”了、任務“重”了、社會關注度“熱”了等新特點。與此不相適應的是,有的領導幹部面對矛盾和問題,能躲則躲,能避則避,害怕觸及矛盾,引火燒身,影響到自己的前途,於是碰到問題繞著走,明哲保身;有的面對矛盾和問題畏難發愁,遇到突發性、群體性事件驚慌失措,甚至處置失當,激化矛盾等等。近年來發生的貴州甕安、雲南孟連、甘肅會寧等大規模群體性事件給世人傳達的訊息是:凡“事”發生,領導幹部要在第一時間敢於應對矛盾、主動觸及矛盾,才能及時化解矛盾;否則,若躲避三舍,必將造成重大損失和惡劣影響。在當前人民內部矛盾多發高發的形勢下,敢不敢於做好民眾工作,反映了領導幹部的政治責任感,體現了領導幹部的工作膽識。2009年通鋼事件後不到一個月,河南發生了“8·11”林鋼事件,一企業負責人被職工“軟禁”。河南省委、省政府和有關方面認真汲取通鋼事件教訓,應對措施隨即提速,有關領導馬上深入企業,採取靈活務實的策略,耐心解釋相關政策,認真反思工作不足,嚴格問責有關失職瀆職人員,很快取得職工的理解和支持。林鋼事件的及時妥善處置也足以說明,對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早解決早主動,早解決效果好;如果遇到問題和矛盾繞著走,甚至捂著、蓋著,問題只會越拖越複雜、矛盾只會越積越激化,解決的難度和成本也就越大。

領導幹部要善於做民眾工作。善於,謂做事情有方法、技巧和策略,也可稱之為“會幹”、“巧幹”。做好新形勢下的民眾工作,僅有熱情和幹勁遠遠不夠,還必須有新思路、新方法,善於處理各方面的利益關係,把一切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要堅持兼顧各方。既要注意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要兼顧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利益。尤其在制定政策、進行決策時,各級領導幹部要創新溝通形式,拓展溝通渠道,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這樣才能有效防止造成“項目上去了、民眾失去了”的嚴重後果。要堅持為民謀利。要堅持帶著責任和愛心去做民眾工作,把民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辦,善於把關心民眾疾苦與多為民眾辦實事相結合,切實把民眾最關心、最突出、最現實的問題解決好,少些“錦上添花”,多些“雪中送炭”,真正讓民眾得到實惠。要堅持依法辦事。依法理則正,違法氣則短。做好新形勢下的民眾工作,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既做法律法規的執行者,又做法律法規的遵守者,更做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者,堅持學法懂法、依法辦事。同時還要積極開展政策法制教育,不斷增強廣大人民民眾的民主意識和法紀觀念,形成人人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總之,領導幹部樂於、敢於、善於做民眾工作,這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踐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堅持以人為本、踐行為民宗旨的應有之義,更是加快領導方式轉變、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迫切需要。

領導信息

牛瑞華 市委民眾工作部部長,市信訪局局長、局黨組書記

主持民眾工作部、信訪局和局黨組全面工作。

李應旺 副局長

協助局長主持日常工作,分管辦公室、調研處。

馮 明 副局長

分管辦信徵集處、民眾工作處、社情民意處。

楊愛玲 副局長

分管辦案處、複查覆核委員會辦公室等工作。

王隨府 副局長

分管督查處、綜合協調處、黨總支。

趙向東 副局長

分管來訪接待處等工作。

田書黎 副局長

金愛江 副局長

霍訓軍 紀檢組長

工作動態

6月25日下午,我市召開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專題會議。市政府副市長張學軍、市政府副秘書長趙紅軍、市委群工部部長、市信訪局局長牛瑞華出席會議,省委信訪督導組的三位組長省信訪局副局長謝海洋、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紅林、九三學社河南省委專職副主委陳志民應邀出席會議,各縣(市、區)政府分管領導、民眾工作部部長、信訪局長,部分鄉(鎮、辦)黨(工)委書記,市信訪局中層以上幹部參加會議。會議由市政府副秘書長趙紅軍主持。

張學軍副市長在會上強調,一要真正認清形勢。針對當前我市赴京非訪和赴京到省集訪高發反彈的實際和個別非訪人情緒激烈、部分集訪民眾頻繁串聯聚集的狀況,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認真開展信訪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活動,集中時間、集中力量解決一批疑難複雜信訪問題,努力減少越級上訪的發生。二要切實解決問題。各縣(市、區)和任務較重的市直部門要立足轄區、行業實際,深入開展信訪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活動,充分發揮聯席會議、領導包案、案件動態掌控、信訪救助、督導問責等工作機制的作用,千方百計解決問題。三要突出工作重點。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加大統籌解決力度,做好超前預防和應急處置。各級各部門要突出重點,加強聯動,切實加大對違法信訪行為的依法矯治力度,著力維護正常信訪秩序,樹立信訪工作的正確導向。四要強化責任落實。市委民眾工作部、市信訪局要積極介入,協助做好重點案件化解工作,進一步加大工作督導力度,改進完善制度,建立權責明確、程式完備、監督有力、查究到位的信訪工作責任體系。

最後,謝海洋副局長對我市貫徹落實全省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專題會議精神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對鄭州市近年來為省會社會大局穩定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謝。他還向與會人員詳細介紹了此次督查的目的、方法和要求。他要求各級各部門要以事要解決為核心,落實責任,細化措施,嚴格標準,明確時限,切實將信訪矛盾化解掉,將越級上訪量降下來,繼續為全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做出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